显示器参数详解

显示器参数详解

显示器参数详解

A:SONY特丽珑显像管

B:三菱钻石珑显像管M2

C:中华显像管

D:飞利浦(和LG合作)显像管

E:LG物理纯平显像管

F:三星旦娜A级显像管

G:美格珑显像管

H:锐晶二代(Flatron)物理纯平显像管

I:带宽110~135

J:带宽135~185

L:带宽>200

M:高亮(显亮)

N:TCO 99

O:TOC03

P:MPR II

Q:最大分辨率 1280*1024

R:最大分辨率1600*1200

S:最大分辨率2048*1536

T:最大(工业测试)亮度300流明

U:最大(工业测试)亮度500流明

V:最大(工业测试)亮度650流明

W:超黑晶显像管


说 明:通常珑管(阴栅式结构)的点距为0.24MM~0.25MM,阴罩式显像管点距为0.20MM。以下不说明用什么显像管的为自有品牌生产的显像管或尚 未查明的显像管。110带宽通常是1024*768分辨率下,能上85HZ刷新率,185带宽为1024*768下能上100刷新率,200带宽以上为 1024*768下能上110以上刷新率


专有名词解析:

   点距(Dot-Pitch):是指荧光屏上两个同样颜色荧光点之间的距离,它通常以毫米(mm)表示。点距越小,影像看起来也就越精细,其边和线也就越 平顺。因此,点距越小越好,现在的15/17英寸显示器的点距必须低于0.28mm,否则显示图像会模糊。当今市场上主流17英寸纯平显示器的点距为 0.25mm、0.26mm等,最小的有点距0.24mm的。

  分辨率 (Resolution):可以把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想象为由许多个点绘制所得,如:分辨率为640*480,图像就是由640*480个点绘制得来的,分 辨率越高,也就是这些点越多,因此,屏幕上所能呈现的图像也就精细。所以,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越高越好,当前市场上主流17英寸纯平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为 1280*1024 ,也有分辨率达到1600*1200的和2048*1536。

   场频(Vertical Scan Frequency):又称为“垂直扫描频率”,也就是屏幕的刷新频率,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表示,它可以理解为每秒钟重画屏幕的 次数。垂直扫描频率越高,感受到的闪烁情况也就越不明显,因此眼睛也就越不容易疲劳,因此,场频是越大越好。屏幕的场频要达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 觉出,但长时间注视必然会让眼睛感到很累。通常85HZ以上才算现在比较合格的,100HZ就接近完美了。

  行频(Horizontal Scan Frequency):指电子枪每秒在荧光屏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量,等于“行数×场频”。显而易见,行频是一个综合分辨率和场频的参数,它越大就意味着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稳定性越好,因此,行频也是越大越好。

   带宽(Band Width):所谓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一个电路的带宽实际上是反映该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带宽越宽,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 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的大小。因此,带宽越大越好,现在市场上17英寸纯平显示器的带宽,低端的大约 110 MHz ,高端的大约200 MHz。CRT显示器的带宽是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像点数的总和,一般采用MHz(兆赫)为单位。显示器对带宽的要求可以用分辨率与场频来计算:带宽要求等 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带宽通常被认为是反映一个显示器的综合因素。

   MPRII——最初的低辐射标准有著名的MPRI、MPRII。MPRI诞生于1987年,是由部分电脑商、专业人员、瑞典工会及医生组成的瑞典技术认 可局(Swedish Board for Technical Accreditation)就电场和磁场放射对人体健康影响提出的一个标准,在现在看来,这个标准还比较宽松。1990年,MPRI进一步扩展变成了 MPRII,更进一步详细列出了21项显示器标准,包括闪烁度、跳动、线性、光亮度、反光度及字体大小等,对ELF(超低频)和VLF(甚低频)辐射提出 了最大限制,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严格的电磁辐射标准。

  TOC—— 但MPRI和MPRII历经发展,到现在已经过时了。瑞典专业雇员联盟(TCO)1992年在MPRII的基础上对节能、辐射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标准 更加严格,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TCO92标准。TCO92是针对显示器内容的包括电磁辐射、自动电源关闭、耗电量、防火及用电安全、TCO验证证明5个 方面的标准;TCO95则加入了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覆盖了对显示器、键盘和主机单元的要求。TCO99的发布,提出了更严格、更全面的环境保 护、用户舒适度等标准,对键盘和便携机的设计也提出了具体意见。它于1999年发布,涉及到环境、人体生态学、废物的回收利用、电磁辐射、节能以及安全等 多个领域,提出了更严格和全面的标准,对键盘和便携机的设计也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该项认证体现了厂商对用户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体现了厂商的实力,它通 过最严格的认证标准使显示器相关参数达到要求,最大的保护用户的健康和环保,在行业和社会引起高度重视。TOC03在环境和辐射方面比TOC99更加严 格。

以下为显示器资料,可对照上面的字母。
三星:
743DF: F,I,N,P,Q,T
757DFX: F,L,O,P,T,最大分辨率1920×1440@64Hz
757MB: F,L,O,P,U,M,最大分辨率1920×1440@64Hz
773DFX: F,I,O,P,Q,T
763HZ: F,I,P,Q,U,M(三星称正在通过TOC03的验证,带局部高亮)
763MB: F,I,O,P,Q,U,M
765MB: F,J,O,P,R,U,M
783MB: F,I,M,O,P,Q,U
785MB:F,J,M,O,P,R,U
955DF:F,J,P,R,T,TCO95
957DF:F,L,O,P,T,最大分辨率1920×1440@64Hz
959NF:F,L,O,P,T,最大分辨率1920×1440@73Hz

液晶显示器的知识点

液晶显示器的知识点


视角
液晶显示器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 使得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去看时画面品质会 有所变化. 与正看时相比,斜看的时候, 转到当画面品质已经变化到无法接 受的临界角度时, 称之为该显示器之视角. 视角的定义有三种。

1. 对比
从 斜的方向去看液晶显示器, 与正看时相比, 白色部分会变暗, 黑色部分 会变亮, 因此对比会下降. 一般定义当对比下降到10的时候的角度为该显 示器的视角. 也就是定义大于此视角的时候黑白已经不易分辨. 一般面板厂商与监视器厂商规格书上对于视角的定义最常使用这一条.。

2. 灰阶反转
理 论上显示器从零灰阶(黑色)到二五五灰阶(白色)应该是灰阶数越高则越亮. 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个大角度的时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阶反而比高灰阶还亮, 也就是看到类似黑白反转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之为灰阶反转. 定义不会产生灰阶反转现象的最大角度为视角, 也就是超过这个角度就有 可能看到灰阶反转, 而灰阶反转是无法接受的影像品质。

3. 色差
从不同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 会发现颜色会随着角度而变化, 比如说本来是 白色画面变得比较黄或比较蓝, 或是颜色变得比较淡等等. 随着角度变大, 当颜色的变化已经大到无法接受的临界点时, 定义该角度为 视角。

响应时间
响 应时间的定义就是在面板的同一点上面 从黑色变到白色所需时间加上从白色变到黑色所需时间 LCD有响应时间的问题是因为 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暗 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 一般monitor使用的目的是文书处理与网页浏览 一般情况之下就是monitor会持续显示同一个画面很久一段时间,然后才切换到另一个不同的画面 这样的使用状况下 其实反应时间多快多慢对使用者而言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如果要使用monitor来看动画或影片 因为画面会持续变化没有停止 这时候响应时间就会影响画面品质。

反应时间
一般LCD面板的画面更新频率是60Hz 也就是每秒钟要换60次画面 不管目前显示的图片是否有在变动都会以这种频率重新显示 因此每个画面持续时间是1/60=16.67ms 如果响应时间远大于这个值 画面在动时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残影

残 影是指画面切换之后前一个画面不会立刻消失而是慢慢不见的现象 残影与反应时间不算同一件事,残影可能要两三秒后才会完全消失,而液晶的反应时间是十几到几十毫秒,一个设计得好液晶显示器,就算反应时间是15+ 35ms 也不可能让使用者看到残影,残影发生机制有些复杂,通常是同一画面显示太久的情况下,液晶内的带电离子吸附在上下玻璃两端形成内建电场,画面切换之后这些 离子没有立刻释放出来,使得液晶分子没有立刻转到应转的角度所造成,另外一种可能情况则是因为画素电极设计不良,使得液晶分子在状态切换时排列错乱,这种 情况之下也有可能看到残影,所以以为反应时间快就不会看到残影,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解析度
目前市面上LCDmonitor可以买得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解析度
XGA: 1024*768
SXGA: 1280*1024
SXGA+: 1400*1050
UXGA: 1600*1200
另 外还有一些解析度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殊用途的),液晶显示器的解析度表示它可以显示的点的数目,这是一个固定值, 没有办法调整的,同样的尺寸之下,解析度越高则可以显示的画面越细致,假设你买了一个XGA的monitor,则你的显示卡千万不要设定成其他解析度比如 说800*600,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电脑实际上是把一个800*600的画面scale成1024*768在显示,结果就是看到一个比较模糊的画面,正 确的做法就是买了什么解析度的monitor,显示卡就设定成那个解析度。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电 脑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完之後送出来的也是数字信号,但是传统的CRT monitor使用的是模拟信号,为了与CRT沟通,送到CRT的信号必须先转换成模拟的才能使用,因此一般显示卡的输出(D-sub, 就是有15pin的那个小插槽)送的是模拟信号,LCD monitor使用的也是数字信号,但是为了与一般显示卡相容,所以会设计成可以接收D-sub接头送出来的模拟信号,然后再把这个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 号去处理与显示,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不论是数字转模拟或模拟转数字一定都会有信号的遗失,因此为了与CRT相容的这个愚蠢理由,LCD monitor进行了两次本来不必要的信号损失,造成的结果就是,看到的画面会有一点点模糊,而其实LCD原本的能力可以显示得更清楚,由於这两年液晶显 示器开始热卖,显示卡厂商也开始推出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的显示卡,也就是多了一个叫作DVI的接口,如果你买一个有DVI接口的显示卡,再买一个有 DVI接口的LCD monitor,这时LCD,monitor所显示的清晰程度才是该LCD原本所设计出来的能力,当然, 这样的组合现在好像有比较贵。如果你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可以够用就好的话,可以考虑省下这笔钱。


坏点
所 谓坏点, 是指液晶显示器上无法控制的恒亮或恒暗的点,坏点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产时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瑕疵,可能是particle落在面板里面,可能是静电伤害破坏 面板,可能是制程控制不良等等等,坏点分为两种:亮点与暗点,亮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亮的点,切换到黑色画面就可以发现,暗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暗的点, 切换到白色画面就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亮点会比暗点更令人无法接受,所以很多monitor厂商会保证无亮点,但好像比较少保证无暗点的,有些面板厂商会 在出货前把亮点修成暗点。

对比
显示器的对比是这样定义的,在暗室之中,白色画面 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下的亮度,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则对比值越高,一般LCD monitor的规格书上都会写出它的对比值,但是这个通常只能参考,因为面板厂商为了保护自己,有一些规格值会写得很保守,对比就是其中一项,比如说, 某机种的对比值明明可以做到三百,但是规格书写的是typical 200, minimum 150,这是为了量产的时候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导致黑色漏光对比下降,该批货还是可以正常出货,如果你想比较的两款LCD monitor,对比值分别是写350, 400,不要以为四百的那个真的有比较好,那只是这一家他敢写而已,事实上,两款分别写300, 400的,我都还会怀疑那可能是差不多的,实际上运气好的话都有可能是做到五六百,如果你会很care这个,可以把想比较的两台显示器白色亮度调到一样, 然後切换到黑色画面

,在暗室下看谁比较黑,如果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在一般使用情况下,我认为对比三百应该是够用的。

LCD和CRT的比较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可分为扭曲向列型(TN-LCD)、超扭曲向列型(STN-LCD)、薄膜晶体管(TFT-LCD)几种,现在笔记本电脑上和大多数桌面型LCD是TFT-LCD,是LCD发展方向。

  LCD的主要部件是它的液晶板,液晶板包含两片无钠玻璃素材(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体会并排或呈不规则扭转形状,选择光线穿透是否,在屏幕上成像。

一、LCD和CRT的比较

1.点距

  CRT显示器的点距多为0.22-0.28毫米,而LCD点距多为0.297-0.32毫米。

2.分辨率

  一台CRT分辨率都能够调整为多种,但它的最大分辨率未必是最合适的分辨率。但对LCD最大分辨率就是最佳分辨率。若所设定的分辨率小于真实分辨率会对显示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3、刷新率

  CRT的刷新率要达到75HZ以上,才不闪烁;LCD的每个像素都在持续发光,所以LCD不会有闪烁现象。

4.视角

  大多数纯平显示器的视角都能达到180度,而LCD则在120-160度左右,一旦视角超出其实际可视范围,画面的颜色就会减退。

5.可视面积

  CRT显示器的尺寸是其显像管的尺寸,可以用来显示图像的部分根本达不到这个尺寸,但对于LCD来说,标称的尺寸大小基本上就是可视面积的大小。

6.反应速度

  LCD的反应速度在16-40ms,而CRT只有1ms。

7.色彩

  色彩理论上CRT可显示的色彩无限,而LCD只能显示大约26万种颜色,LCD灰度方面也不如CRT。


8.显示效果

  CRT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聚焦、汇聚、呼吸效应等方面的问题,而LCD则没有,CRT显示效果不如LCD。

9.其它问题

  CRT有辐射,而LCD根本不存在任何辐射,CRT体积大,重量大,占空间,LCD厚度都只有几厘米或十几厘米,体积小,重量轻,节省空间。价格上LCD比CRT贵很多。LCD在文本表现以及环保方面比CRT强得多。

二、LCD的优缺点

1. LCD的优点

   LC与CRT相比拟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小,用电比传统CRT显示器的耗电量少70%,散热小、没有丝毫辐射、对人体健康无损害、完全平面、能精确还原图 像、无失真、可视面积大、款式新颖多样、能大量节省空间、抗干扰能力强、显示字符锐利、画面稳定不闪烁、屏幕调节方便。

2.LCD的缺点

  液晶显示器价格偏高、可视角度小、反应时间比CRT慢、有无法维修的坏点。

  至于说LCD与CRT哪个更好?我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只要那个满足你的需要,那个就更好。

主频、外频和前端总线

主频、外频和前端总线

  在谈到200MHz外频时,不得不解释几个老名词:主频、外频和前端总线。

   CPU的主频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而不断提高,但外部设备所能承受的频率极限与CPU核心无法相提并论,于是外频的概念产生了。一般说来,我们 现在能见到的标准外频有100MHz、133MHz,甚至更高的166MHz,目前又有了200MHz的高外频。CPU的工作频率(主频)包括两部分:外 频与倍频,两者的乘积就是主频。倍频的全称为倍频系数。CPU的主频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倍频可以从1.5一 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CPU主频、 外频和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单位都是Hz,目前通常是以MHz和GHz作为计量单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外频和FSB频率混为一谈,我们时常在IT媒 体上可以看见一些外频800MHz、533MHz的词语,其实这些是把外频和FSB给混淆了。例如Pentium 4处理器的外频目前有100MHz和133MHz两种,由于Intel使用了四倍传输技术,受益于Pentium4处理器的四倍数据传输(QDR, Quad data Rate)总线,一块133MHz外频的Northwood处理器将能够以实际533MHz(133MHz×4)的前端总线速度传送数据,而200MHz 外频的P4将会以800MHzr的前端总线速度传送数据,AMD Athlon 64处理器基于同样的道理,也将会以200MHz外频支持800MHz的前端总线频率。但是对于AMD Athlon XP处理器,因其前端总线使用双倍数据传输技术(DDR,Double Date Rate),它的前端总线频率为外频的两倍,所以外频200MHz的Athlon XP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对于早期的处理器,如Pentium III,其外频和前端总线频率是相等的。

  提到外频, 我们就顺便再说一下PCI工作频率。目前电脑上的硬盘、声卡等许多部件都是采用PCI总线形式,并且工作在33MHz的标准工作频率之下。PCI总线频率 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系统总线速度,也就是外频。当外频为66MHz时,主板通过二分频技术令PCI设备保持33MHz的工作频率;而当外频提高到 100MHz时,三分频技术一样可以令PCI设备的工作频率不超标;在采用四分频、五分频技术的主板上,当外频为133MHz、166MHz时,同样可以 让PCI设备工作在33MHz。但是如果外频并没有采用上述标准频率,而是定格如75MHz、83MHz之下,则PCI总线依然只能用二分频技术,从而令 PCI系统的工作频率为37.5MHz甚至是41.5MHz。这样一来,许多部件主必须工作在非额定频率之下,是否能够正常运作就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 了。此时,硬盘能否撑得住是最关键的,因为PCI总线提升后,硬盘与CPU的数据交换速度增加,极有可能导致读写不正常,从而产生死机。

  高外频对系统的影响呈两面性,有利因素可归结为两个,一是提升CPU乃至整体系统的执行效率,二是增加系统可以获得的内存带宽。两者带来的最终结果自然是整体性能明显提升。

  因此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外频对系统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PU的主频由倍频和外频综合决定,前端总线频率根据采用的传输技术由外频来决定,主板的PCI频率由外频和分频倍数决定,内存子系统的数据带宽也受外频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显示器参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