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搭一个zookeeper集群

在第一个已经启动起来的zookeeper,如果停止,用./zkServer.sh stop

如果要搭集群,那么一定要修改配置文件:在conf里面的zoo.cfg里修改:vim zoo.cfg

5-2 搭一个zookeeper集群_第1张图片

详细解释

zookeeper的默认配置文件为zookeeper/conf/zoo_sample.cfg,需要将其修改为zoo.cfg。其中各配置项的含义,解释如下:


1.tickTime:CS通信心跳时间【C-client,S-server】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tickTime以毫秒为单位。
tickTime=2000  单位是毫秒


2.initLimit:LF初始通信时限
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F)与leader服务器(L)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leader等那个没有启动的follower,如果超过时限了,视为你启动失败了】
initLimit=5  表示最多能容忍10秒 超过10秒认为follower有问题


3.syncLimit:LF同步通信时限
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与leader服务器之间请求和应答之间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
syncLimit=2  【如果一次同步失败了,再同步一次,2次】
 
4.dataDir:数据文件目录
Zookeeper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dataDir=/home/michael/opt/zookeeper/data  
不要配到一个tmp目录下

5.clientPort:客户端连接端口
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clientPort=2181 默认2181


6.服务器名称与地址:集群信息(服务器编号,服务器地址,LF通信端口,选举端口)
这个配置项的书写格式比较特殊,规则如下:
server.N=YYY:A:B 


server.1=itcast05:2888:3888
server.2=itcast06:2888:3888
server.3=itcast07:2888:3888

我是老大,我得知道哪个是小弟,小弟知道哪个是大哥,在这里配置,server.XXX 每一台server都有自己的一个ID,不能重复。后面是主机名(IP)+leader和follower之间的通信端口+leader死掉了之后小弟们的选举老大的选举端口

2888:LF通信端口,3888选举端口



修改数据文件目录:


然后在文件最后配他们之间的联系:

现在是一个集群,意味着有多台机器,怎样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呢,需要告诉他们怎么联系


[root@itcast01 zookeeper-3.4.5]# pwd
/itcast/zookeeper-3.4.5
[root@itcast01 zookeeper-3.4.5]# mkdir data   刚文件中写了这个目录,现在把它创建出来

[root@itcast01 zookeeper-3.4.5]# cd data
[root@itcast01 data]# touch myid      新建一个myid
[root@itcast01 data]# vim myid     往里面写1就可以,因为之前我们写了server.1=itcast01:2888:3888 ,IP就是1


把它拷贝到itcast02的根目录:

[root@itcast01 data]# scp /itcast/ root@itcast02:/


连不上,看到17分,以后再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5-2 搭一个zookeeper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