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计费方式

1、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动成本,此计价方式是指按广告投放实际效果,即按回应的有效问卷或定单来计费,而不限广告投放量。

CPA的计价方式对于网站而言有一定的风险,但若广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计价方式要大得多。

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只有当网络用户点击旗帜广告,链接广告主网页后,才按点击次数付给广告站点费用。
因此,此计费模式对广告主来说是无风险,但在网站主中却不大受欢迎。
网站主们普遍不愿意拿优质广告位投冷门产品的CPA广告,因为广告被点击后是否会触发网友的消费行为或者其他后续行为(如注册帐号等行为),最大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网站媒体,而在于该产品本身的众多因素(如该产品的受关注程度和性价比优势、企业的信誉程度等等)以及现今网友对网上消费的接受状况等因素。越来越多网站媒体在经过实践后拒绝CPA模式,CPA收费广告很难找到合适的媒体。

 

2、CPP(Cost Per Purchase)

每购买成本,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只有在网络用户点击旗帜广告并进行在线交易后,才按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费用。

无论是CPA还是CPP,广告主都要求发生目标消费者的“点击”,甚至进一步形成购买,才给出广告费;CPM则只要求发生“目击”(或称“展露”、“印象”),就产生广告付费。
该计费方式好处就是把商品的购买与广告费用联系起来。当然,这必须借助于一些软件的支撑。国际上著名的Value Commerce公司利用其ITrack 软件,构造了一个根据交易来收费的广告模式,该模式也可算作CPP 的一种变体。它借助ITrack 软件,当交易完成时,才开始计费,把广告与销售实际效果联系起来。

 

3、CPM(Cost Per Milli-impression)
每千人印象成本,指的是广告投放过程中,听到或者看到某广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担到多少广告成本。CPM取决于“印象”尺度,通常理解为一个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注视一个广告的次数,目前国内门户网站的广告多采用此模式。

 

4、CPC (Cost Per Thousand Click-Through)

每千人点击成本,是以实际点击的人数为标准来计算费用的。它仍然以1000次点击为单位。
比如,一则广告的单价是40/CPC则表示400元可以买到10×1000 次点击。与CPM 相比,CPC 是更科学和更细致的广告收费方式,它以实际点击次数而不是页面浏览量为标准,这就排除了有些网民只浏览页面,而根本不看广告的数量。当然,CPC相应的成本与收费比CPM 要高。尽管如此,CPC仍然比CPM更受欢迎,它能直接明确地反映出网民是否对广告内容产生兴趣。能点击广告的网民肯定是有这种产品兴趣或购买欲望的人。


5、CPS(Cost Per Sale):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

6、CPL(Cost Per Leads):以搜集潜在客户名单多少来收费。

 

7、CPR(Cost Per Response):每回应成本。

 

8、CPP(Cost Per Purchase):每购买成本。


9、PFP(Pay-For-Performance):按业绩付费、包月方式等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广告计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