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G产业链的组成
3G产业并不仅是狭义地指3G运营业或设备制造业,而是与3G相关的各个行业形成的庞大相互关联群体。移动通信产业应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手机)制造商、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各种相关的行业如芯片设计与制造、软件、系统集成、各种仪表仪器、电子元器件等。这些相关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3G的发展。
二、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现状
运营商:中国目前有2家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形成所谓的“双寡头”竞争格局。而3G时代的竞争格局将由3G牌照的发放决定。移动和联通毫无疑问将得到3G牌照,中国电信和网通也将是很有实力的竞争者,另外不排除还有新的小运营商加入的可能。这样可以预计中国将会有4~5家3G运营商相互竞争。在标准方面,中国移动已多次表示将以WCDMA为主,联通现有CDMA网络升级到CDMA2000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新的移动运营商会采用何种标准还不得而知。TD-SCDMA标准会得到国家的支持而占有一席之地。
网络设备制造商: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有大唐、中兴、华为、中国普天、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金鹏等多个国内厂商,然而中国的前两代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几乎为国外的厂商所垄断,尤其是在基站设备市场。按照累计安装量计,到2002年底国外厂商在移动交换市场的份额达到了95%,国内厂商仅占到了5%的市场比例;在基站设备市场方面,国外厂商占到了96%以上,国内厂商仅占到了约4%的市场份额。目前有能力开发生产3G产品的国内厂商屈指可数。WCDMA以华为为主,中兴也有一定投入;CDMA2000则是中兴占先,华为也已经有相当实力;TD-SCDMA在国内仅有大唐以及今年成立的西门子和华为的合资公司。
终端厂商:在终端设备制造业方面,尽管国内有几十家手机厂商,而且如波导、TCL、厦新、联想等近两年也增长迅猛,逐渐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国内品牌手机质量问题十分突出,国产手机平均返修率是国外品牌的2倍左右,平均投诉率高达50%(国外品牌一般在25%)。这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内厂商尚未完全掌握制造手机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底层软件等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本上都由国外公司生产供应,许多厂商甚至直接到韩国或者台湾的手机代工企业买进“裸机”,然后贴牌销售出去。因而许多国内厂商很难进行品质控制。另外国内厂商即使是自己开发手机也仍需要交纳大量专利费用,购买关键零部件,因此很大一部分利润也仍然是落入国外厂商囊中。由于国内公司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厂商尚未形成3G手机的开发能力。
终端芯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集成电路工业发展较晚,近几年虽在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北京等地已有多条生产线投产,但由于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不足生产线产能难以发挥。近期以国外留学人员为主体的一些创业公司,开始涉足移动通信终端芯片设计领域,并已有具备一定商用条件的2G终端芯片开始投产。但3G终端芯片的开发刚刚开始,目前尚无任一3G技术制式的终端芯片可提供商用。
业务提供商:移动增值业务市场需要大量业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支撑,向用户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移动增值业务。中国移动目前拥有3000多家增值业务合作伙伴,其中短信服务商就超过2600多家。但大多数增值业务商规模都很小,每月收入超过千万元的SP才刚超过10家。联通尽管在积极拓展价值链,但其增值服务商整体规模仍较移动有较大差距。且目前业务提供商所能够提供的业务较为单一,同质化严重,尚未形成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系列化增值业务。随着运营商对短信业务以及SP运作的逐步规范,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正在经历一次重整,许多中小SP将被兼并或逐渐淡出市场。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在3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足以满足中国3G市场需求的产业能力。由于移动通信市场所具有的特殊的“跑马圈地”效应,即在运营商建网初期进入其市场的厂商,将在运营商网络扩容与升级时仍为其设备供应商。因此,在目前国内3G产业尚未成熟之时启动国内3G市场,该市场必将成为国外设备厂商主导的市场,国内制造厂商难以在其中有大的作为。这将重蹈2G市场发展的覆辙,给正在进行3G产品开发的国内厂商以沉重打击,国内企业将失去一次赶上、甚至超越国外企业的机遇。
三、日、韩的经验
日本和韩国作为3G业务发展的先锋,其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为我国发展3G产业提供有益的经验。在日本,目前提供3G业务的运营商有KDDI、NTTDoCoMo和VodafoneK.K.,3G所使用的网络设备与商用手机几乎全部是本国产品。到2003年3月份仅以DoCoMo i-mode为平台的核心内容提供商(CP)约有3200家,边缘的CP有57831家,这些内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资讯、娱乐和商务服务。日本在2G时代未采用国际标准而独立发展了自己的标准,这种策略虽然使日本企业未能进入国际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被许多人认为是失败教训,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采用特有标准也保护了国内市场,保护了日本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日本在2G产业发展时期为了给本国的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日本采用了与国际不接轨的本国标准—PDC,这使得国外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市场,本国市场为本国制造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通过国内PDC市场的培养,日本企业逐步形成了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的实力,在3G标准制定之初就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原在2G国际市场鲜有作为的日本企业,在3G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实力,NEC等企业不仅为本国和欧洲WCDMA网络提供了大量设备,也开发生产出了多款3G手机,目前已经在亚洲和欧洲的3G手机中占据主要位置。日本的松下、SHARP、SONY、SANYO、三菱等企业都在手机开发设计生产方面具有雄厚实力。日本的手机芯片产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封闭的2G市场的培养,为其在移动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方面形成强劲的研发实力和产品优势提供了可靠保证。可见,日本3G产业发展的明显整体领先和日本在2G时代发展起来的完善的产业链有着直接密切关系。
韩国是另一个移动通信产业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韩国在2G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在移动通信领域尚未形成标准与技术地位,为推动本国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韩国政府采用了当时处于弱势的CDMA,并由政府出面购买高通的专利,组织国内科研机构与制造业投入技术与产品开发。开发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CDMA商用网络市场,并培养出三星、LG等一批移动通信设备与手机制造企业,本国企业占居了韩国2G主要市场。在国内获得成功后,韩国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目前三星、LG等企业已成为国际主要的CDMA设备与手机提供商。在此基础上,韩国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为3G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韩国的移动运营商通过兼并重组数量从5家减少到目前的3家:SK电讯、KTF、LG。这些运营商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为不同用户提供细分化和差别化的应用和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韩国移动通信业的迅速发展。例如韩国KTF公司针对年轻人的不同年龄段细分不同的品牌:13~18岁的Bigi、18~25岁的Na、25~35岁的Main,还有专门针对女性的Drama及这个品牌下针对用户再细分的7种不同的价格方案。LG电信专为针对十几岁年轻人提供了品牌为“khai”的CDMA1x业务。韩国企业如三星、现代、LG形成了涵盖核心芯片、零部件、终端机、系统及服务等全方位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成为推动韩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同时也是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领先的重要因素。目前韩国LG电信的3G网络采用的都是LG电子的设备,SK电讯的3G网络设备由三星电子提供,KTF的相当部分3G网络设备也是由三星电子提供(资料来源:CDG)。韩国厂商在手机设计和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其中三星和现代手机的销售量都已分别占据全球第3位和第5位,Pantech&Curitel, Sewon 和Telson电子等也很有竞争力。韩国手机更受本国用户的喜爱并占据了本土市场的80%以上,NOKIA甚至不得不在2003年初因开拓无力而退出韩国市场。韩国手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预计将占据全世界26.6%的市场份额。韩国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等,通过战略联盟与竞争性合作,建立起良性互动的移动通信产业链,这些都使得韩国3G产业得到健康迅猛的发展。
四、我国3G产业链发展的标志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表明了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仍不完善成熟,在各个产业链环节上都需要进一步发展。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健康完善的中国3G产业链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从发展国民经济还是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绝不能在信息基础设施上依赖并受制于外国,中国的国家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都需要中国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其中就包括3G产业。中国的3G产业必须要实现自主,不能单纯依赖国外来提供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不能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上没有自己的地位,不能永远在技术创新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反过来说,中国积极发展自主技术,推动3G产业整体发展,实现3G产业合理布局,不仅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与突破,为发展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还能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信息战略安全。
从移动通信产业的规模而言,我国现有移动通信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壮大发展。我们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3G产业中最核心的网络运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制造,芯片设计制造和移动增值业务这几个环节。表1列出了目前这些行业的规模和3G时代应达到的规模。
表1.移动通信关键行业规模:现状与未来
移动运营商国内设备制造商 国内手机 制造商 国内手机
芯片厂商增值业务服务商
现状2G25~6 37 0 3000~4000
3G01~2
(3G各标准)00 0
3G未来4~54~5
(3G各标准)9~103~4 >10000
笔者认为,中国3G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数量将由目前已有的两家增加到4至5家,新的3G运营商的加入将使运营业的竞争更充分与全面,在网络、规模、技术、业务、服务、价格等各方面展开有益的竞争,并通过运营商的竞争,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利益。
3G网络设备制造商需要由目前的每个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各有不超过2家的局面增加到各标准分别有4~5家。这样一方面可以为运营商提供一个稳定的多厂商供货环境,确保设备供应,保证网络维护和升级换代,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适度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有关专家对3G市场的预测情况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只有达到这一规模,才有可能在3G网络建设时占市场50%左右的份额,才能形成国内移动通信产业的实力,并为后续技术的演进与完善奠定基础。
在3G终端设备方面需要大约9~10家拥有自主开发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家,以改变现在依赖于国外核心芯片和设计的落后局面。这种规模既能够保证通过竞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改善服务,为亿万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种类选择,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又能避免过度竞争和投资浪费,防止产业泡沫的出现。
核心芯片是中国目前整个产业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而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为网络和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则预计需要有3~4家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
移动增值业务环节需要有大量的业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参与,由现在的几千家的规模要扩大到上万家,并且真正为广大用户以合理的费用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业务,充分发挥3G的技术优势,刺激业务创新,发掘3G市场潜力,另外还需改善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构建完善的中国3G产业链还必须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和发展,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促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保证可持续发展力的关键。只有3G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实现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产品,才真正称得上中国完成了本国3G产业链的构建,同时国内企业也才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3G产业链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要把握3G发展的机遇并不简单等于立即购买设备进行3G网络建设,我们需要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需要考虑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发展3G并不能仅从运营业或设备制造业等某一个或一些行业的利益来考虑,而是要有利于中国的3G产业整体。从长远角度来说,中国3G产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和市场前景,对其中的每一个行业都更有利。中国发展3G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中国3G产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如果仅仅先发展3G运营业,而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还不能满足3G的需求,那么结果只能是将巨大的市场拱手送给国外企业,而中国企业不仅失去的是市场,还将失去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历史机遇。
五、结论
可见,3G产业由移动通信运营业、网络和终端设备制造业、移动增值业、内容提供、芯片以及软件、系统集成、仪表仪器、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紧密关联组成。完善的中国3G产业需要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具备适度规模和竞争,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就象一辆车要快速前进不能只靠一个轮子跑得快,中国3G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整体配合,协同并进。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国发展3G产业需要冷静判断,客观分析,理性思考和全盘规划。发展3G必须从全局出发,追求整体产业和国家长远利益最大化。中国3G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需要国家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实现3G产业的合理布局。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有序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中国应借鉴日韩等国的先进经验,认清差距,发现并解决问题,借3G发展之机,全面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整体实力,打破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垄断,摆脱在该领域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增强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在3G时代真正由信息大国转变为信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