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学习001

ZooKeeper是Google的Chubby是一个开源实现,是Hadoop的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它包含一套原语,分布式应用开源基于  它实现同步服务 ,配置维护和命名服务等。
注意:zookeeper一定是一个集群,集群数目最小是3(其中有一个是leader,其余的都可以是follower) 
安装ZooKeeper步骤:
    准备好zooKeeper的软件,在虚拟机解压缩,配置环境变量
修改$ZOOKEEPER_HOME/conf下的配置文件,主要修改几个方面
 修改zooKeeper的数据存放地址 配置dataDir
修改zooKeeper的日志存放地址 配置dataLogDir
添加zookeeper集群的服务器列表
server.0=chaigy:2888:3888
server.1=chaigy1:2888:3888
server.2=chaigy2:2888:3888
...
在$ZOOKEEPER_HOME下添加data目录,在data目录下创建myid文件,文件内容为0(其实就是给这一台虚拟机zookeeper一个标示,是几都可以,但是不同机器上的myid值不能相同)

启动zookeeper     zkServer.sh start
关闭zookeeper     zkService.sh stop
查看当前zookeeper的Mode状态  zkServer.sh status

进入zookeeper的shell命令客户端
zkCli.sh 
输入help可以看到不同的命令,一般
ls path查看文件目录
get path 查看文件内容
rmr   path 删除文件
set path data 设置文件内容

zookeeper只支持一次读写

示例代码:http://note.youdao.com/share/?id=5409d201823c45e54f4116df5d77a9b3&type=note

zooKeeper的配置说明 

ZooKeeper 的功能特性通过 ZooKeeper 配置文件来进行控制管理( zoo.cfg 配置文件)。 ZooKeeper 这样的设计其实是有它自身的原因的。通过前面对 ZooKeeper 的配置可以看出,对 ZooKeeper 集群进行配置的时候,它的配置文档是完全相同的(对于集群伪分布模式来说,只有很少的部分是不同的)。这样的配置方使得在部署ZooKeeper 服务的时候非常地方便。另外,如果服务器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必须要确保不同配置文件中的服务器列表相匹配。


在设置 ZooKeeper 配置文档的时候,某些参数是可选的,但是某些参数是必须的。这些必须的参数就构成了 ZooKeeper 配置文档的最低配置要求。


下面是在最低配置要求中必须配置的参数:必须配置

1 )最低配置

clientPort

监听客户端连接的端口;

dataDir

存储内存中数据库快照的位置;

注意 应该谨慎地选择日志存放的位置,使用专用的日志存储设备能够大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如果将日志存储在比较繁忙的存储设备上,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性能。

 tickTime

基本事件单元,以毫秒为单位。它用来控制心跳和超时,默认情况下最小的会话超时时间为两倍的 tickTime 


2 )高级配置

下面是高级配置要求中可选的配置参数,用户可以使用下面的参数来更好地规定ZooKeeper 的行为:

dataLogDir

这个操作将管理机器把事务日志写入到“ dataLogDir ”所指定的目录,而不是“dataDir ”所指定的目录。这将允许使用一个专用的日志设备并且帮助我们避免日志和快照之间的竞争。配置如下:

#the location of the log file

dataLogDir=/root/hadoop-0.20.2/zookeeper-3.3.1/log/data_log

maxClientCnxns

这个操作将限制连接到 ZooKeeper 的客户端的数量,限制并发连接的数量,它通过 IP来区分不同的客户端。此配置选项可以用来阻止某些类别的 Dos 攻击。将它设置为 0或者忽略而不进行设置将会取消对并发连接的限制。

例如,此时我们将 maxClientCnxns 的值设置为 1 ,如下所示:

#set maxClientCnxns

maxClientCnxns=1

启动 ZooKeeper 之后,首先用一个客户端连接到 ZooKeeper 服务器之上。然后,当第二个客户端尝试对 ZooKeeper 进行连接,或者某些隐式的对客户端的连接操作,将会触发 ZooKeeper 的上述配置。系统会提示相关信息,如下图 1 所示:

ZooKeeper学习001_第1张图片

 1  ZooKeeper maxClientCnxns 异常

minSessionTimeout  maxSessionTimeout

最小的会话超时时间以及最大的会话超时时间。其中,最小的会话超时时间默认情况下为 2 倍的 tickTme 时间,最大的会话超时时间默认情况下为 20 倍的会话超时时间。在启动时,系统会显示相应信息,见下图 2 所示,默认会话超时时间:


图2 :默认会话超时时间

从上图中可以看书, minSessionTimeout 以及 maxSessionTimeout 的值均为 -1 ,现在我们来设置系统的最小会话超时时间以及最大会话超时时间,如下所示:

#set minSessionTimeout

minSessionTimeout=1000

 

#set maxSessionTImeout

maxSessionTimeout=10000

在配置 minSessionTmeout 以及 maxSessionTimeout 的值的时候需要注意,如果将此值设置的太小的话,那么会话很可能刚刚建立便由于超时而不得不退出。一般情况下,不能将此值设置的比 tickTime 的值还小。


3 )集群配置

initLimit

此配置表示,允许 follower (相对于 leader 而言的“客户端”)连接并同步到leader 的初始化连接时间,它以 tickTime 的倍数来表示。当超过设置倍数的tickTime 时间,则连接失败。

syncLimit

此配置表示, leader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如果follower 在设置的时间内不能与 leade进行通信,那么此 follower 将被丢弃。


ZooKeeper的一系列命令简介
     zookeeper额服务命令:
  • 1. 启动ZK服务:       sh bin/zkServer.sh start
  • 2. 查看ZK服务状态: sh bin/zkServer.sh status
  • 3. 停止ZK服务:       sh bin/zkServer.sh stop
  • 4. 重启ZK服务:       sh bin/zkServer.sh restartzooKeeper的客户端命令  
  • 1. 显示根目录下、文件: ls / 使用 ls 命令来查看当前 ZooKeeper 中所包含的内容
  • 2. 显示根目录下、文件: ls2 / 查看当前节点数据并能看到更新次数等数据
  • 3. 创建文件,并设置初始内容: create /zk "test" 创建一个新的 znode节点“ zk ”以及与它关联的字符串
  • 4. 获取文件内容: get /zk 确认 znode 是否包含我们所创建的字符串
  • 5. 修改文件内容: set /zk "zkbak" 对 zk 所关联的字符串进行设置
  • 6. 删除文件: delete /zk 将刚才创建的 znode 删除
  • 7. 退出客户端: quit
  • 8. 帮助命令: help


  • 你可能感兴趣的:(zookee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