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简单,而且易用。
ehcache 是一个非常轻量级的缓存实现,而且从1.2 之后就支持了集群,而且是hibernate 默认的缓存provider。ehcache 是一个纯Java的进程内缓存框架,具有快速、精干等特点,是Hibernate中默认的CacheProvider。
ehcache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和Hibernate对象/关系框架结合使用。还可以做Servlet缓存。
Cache 存储方式 :内存或磁盘。
官方网站:http://ehcache.sourceforge.net/
主要特征:
1. 快速.
2. 简单.
3. 多种缓存策略
4. 缓存数据有两级:内存和磁盘,因此无需担心容量问题
5. 缓存数据会在虚拟机重启的过程中写入磁盘
6. 可以通过RMI、可插入API等方式进行分布式缓存
7. 具有缓存和缓存管理器的侦听接口
8. 支持多缓存管理器实例,以及一个实例的多个缓存区域
9. 提供Hibernate的缓存实现
10. 等等
1、 项目类库中添加ehcache.jar;
2、 在类路径下编写ehcache.xml配置文件。
ehcache.xml是ehcache的配置文件,并且存放在应用的classpath中。下面是对该XML文件中的一些元素及其属性的相关说明:
<diskStore>元素:指定一个文件目录,当EHCache把数据写到硬盘上时,将把数据写到这个文件目录下。 下面的参数这样解释:
user.home – 用户主目录
user.dir – 用户当前工作目录
java.io.tmpdir – 默认临时文件路径
<defaultCache>元素:设定缓存的默认数据过期策略。
<cache>元素:设定具体的命名缓存的数据过期策略。
<cache>元素的属性
name:缓存名称。通常为缓存对象的类名(非严格标准)。
maxElementsInMemory:设置基于内存的缓存可存放对象的最大数目。
maxElementsOnDisk:设置基于硬盘的缓存可存放对象的最大数目。
eternal:如果为true,表示对象永远不会过期,此时会忽略timeToIdleSeconds和timeToLiveSeconds属性,默认为false;
timeToIdleSeconds: 设定允许对象处于空闲状态的最长时间,以秒为单位。当对象自从最近一次被访问后,如果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超过了timeToIdl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当对象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空。只有当eternal属性为false,该属性才有效。如果该属性值为0,则表示对象可以无限期地处于空闲状态。
timeToLiveSeconds:设定对象允许存在于缓存中的最长时间,以秒为单位。当对象自从被存放到缓存中后,如果处于缓存中的时间超过了 timeToLiv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当对象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除。只有当eternal属性为false,该属性才有效。如果该属性值为0,则表示对象可以无限期地存在于缓存中。timeToLiveSeconds必须大于timeToIdleSeconds属性,才有意义。
overflowToDisk:如果为true,表示当基于内存的缓存中的对象数目达到了maxElementsInMemory界限后,会把益出的对象写到基于硬盘的缓存中。注意:如果缓存的对象要写入到硬盘中的话,则该对象必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才行。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缓存对象清除策略。有三种:
1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这个是大家最熟的,先进先出,不多讲了
2 LFU , Less Frequently Used ,就是上面例子中使用的策略,直白一点就是讲一直以来最少被使用的。如上面所讲,缓存的元素有一个hit 属性,hit 值最小的将会被清出缓存。
2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的元素有一个时间戳,当缓存容量满了,而又需要腾出地方来缓存新的元素的时候,那么现有缓存元素中时间戳离当前时间最远的元素将被清出缓存。
(1)使用默认配置文件创建
1 |
CacheManager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 |
(2)使用指定配置文件创建
1 |
CacheManager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 "src/config/ehcache.xml" ); |
(3)从classpath找寻配置文件并创建
1 |
URL url = getClass().getResource( "/anothername.xml" ); |
2 |
CacheManager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url); |
(4)通过输入流创建
1 |
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 new File( "src/config/ehcache.xml" ).getAbsolutePath()); |
2 |
try { |
3 |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fis); |
4 |
} finally { |
5 |
fis.close(); |
6 |
} |
(1)取得配置文件中预先 定义的sampleCache1设置,生成一个Cache
1 |
Cache cache = manager.getCache( "sampleCache1" ); |
(2)设置一个名为test 的新cache,test属性为默认
1 |
CacheManager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 |
2 |
manager.addCache( "test" ); |
(3)设置一个名为test 的新cache,并定义其属性
1 |
CacheManager 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 |
2 |
Cache cache = new Cache( "test" , 1 , true , false , 5 , 2 ); |
3 |
manager.addCache(cache); |
(4)删除cache
1 |
CacheManager singletonManager = CacheManager.create(); |
2 |
singletonManager.removeCache( "sampleCache1" ); |
(1)往cache中加入元素
1 |
Element element = new Element( "key1" , "value1" ); |
2 |
cache.put( new Element(element); |
(2)从cache中取得元素
1 |
Element element = cache.get( "key1" ); |
(3)从cache中删除元素
1 |
Cache cache = manager.getCache( "sampleCache1" ); |
2 |
Element element = new Element( "key1" , "value1" ); |
3 |
cache.remove( "key1" ); |
1 |
manager.shutdown(); |
下附代码。
1、hibernate.cfg.xml中需设置如下:
3系列版本加入
1 |
< property name=” 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 |
2 |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
3 |
</ property > |
EhCacheProvider类位于hibernate3.jar
2.1版本加入
net.sf.ehcache.hibernate.Provider
2.1以下版本加入
net.sf.hibernate.cache.EhCache
2、在Hibernate3.x中的etc目录下有ehcache.xml的示范文件,将其复制应用程序的src目录下(编译时会把ehcache.xml复制到WEB-INF/classess目录下),对其中的相关值进行更改以和自己的程序相适合。
3、持久化类的映射文件进行配置
1 |
< cache usage = "read-write" /> |
在<set>标记中设置了<cache usage="read-write"/>,但Hibernate仅把和Group相关的Student的主键id加入到缓存中,如果希望把整个Student的散装属性都加入到二级缓存中,还需要在Student.hbm.xml文件的<class>标记中加入<cache>子标记,如下所示:
1 |
< cache usage = "read-write" /> <!--cache标记需跟在class标记后--> |
注:SSH中hibernate配置的cache信息
1 |
< prop key = "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pr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