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体验环境
体验产品:知乎APP V2.4.4
1.战略层
1.1产品定位
知乎从诞生之初的口号就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它在百度文科中的介绍是这样的: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国互联网源源不断的提供高质量信息。
知乎从一开始为了防止有人从中灌水,采取了严格的邀请制度,这就形成了知乎的前辈们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问答范围;知乎用户谌斌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微博之乱耳,无SNS之劳形”形象的描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
1.2用户需求
知乎的用户主要分为二类:
提问者:当某个用户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答案或者百度上搜到的答案,不够具体;此时用户希望有这么一个平台,它能满足用户能在上面获得高质量的答案。
回答者(分享者):人其实是渴望分享的动物,人有趣事不能分享就好比女人穿了件好衣服没人问她是哪里买的一样难受。再者,这个分享也是有回馈的,他能让你建立威望。你回答的却多,越显你知识的渊博,你的威望就越高。
1.3优势
它是一个实名制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知道回答者是谁,并依此判断出这个答案的可信度。垃圾答案少,因为通过【投票】、【没有帮助】、【修改】等功能,每个用户都有规范和管理的权限。用户可以有效的提问和回答,答案的效用、准确度更高。
2.范围层:功能分析
根据前面战略层的分析,我们已经很容易的想到知乎app的功能有哪些。目前知乎的功能的主要功能有:提问,回答,邀请回答,关注,收藏,发现。
2.1提问
知乎把问题的提问分为三步,首先写下问题的标题,第二步就是对问题的详细描述,最后为这个话题添加一个话题;如你的问题属于编程语言java方面的问题,你就可以添加”编程语言”“java”等话题。知乎最棒的就是把问题的提问分为了三个页面,这样就能减少用户的负担,避免所有要填的内容在一个页面,让用户望而却步。如果你不想让他人知道是你提问的,你可以勾选匿名。
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个提问里有2块功能做的并没有那么尽人意。1.在描述问题的一步中,对添加的图片的功能没有那么明显;可以像第一步一样,把添加图片的按钮放在底部,并采取文字的按钮。2.当用户没有填写任何内容时,点击发布,此时没有任何的提示。
2.2回答
用户在查看问题答案列表时,可以自己添加回答,这和其它app并没有什么不同;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有个邀你回答的功能,这就能为此提问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回答。和提问一样的问题,就是添加图片的按钮并没有那么明显。
2.3邀请回答
在前面回答一个模块里已经指明,知乎表现好的一个方面就是它有一个邀请回答的功能。当用户提问了一个问题,他知道这个问题某个人很好的帮他解答时,用户可以邀请他来回答,这样问答者既能得到高质量的答案,又能为以后查看此问题者得到解答;不过目前它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当我需要邀请某人回答时,这时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对方的昵称查找;此时其实可以做个列表,列出这类话题中此前自己邀请过的人排序。
2.4关注
可以关注问题,收藏,话题,专题栏,但有一点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关注的这块可以加个关注的人,现在的关注的人是必须要到个人中心那块才能查看,其实完全可以在这块也加一下,毕竟它们同属于关注领域。
2.5收藏
收藏可以以模块来划分,收藏夹的名称是由自己来起的,方便用户来区分。有一点不足的就是当用户收藏了一个问题的几种答案时,在收藏列表只显示问题的标题,这样回造成用户的困扰,就像上面截图中交互设计收藏夹下的2个问题。另外,收藏列表在UI设计上也不是让人满意。
2.6发现
发现模块的内容是一些热门的问题列表,当用户在首页自己关注的话题中没有感兴趣的问题时,可以到发现模块浏览当下热门的问题,此举能增加用户的黏性。
3.结构层:框架
4.框架层:交互表现
1.点击首页导航栏处最右边的更多按钮,出现了“关于”和“登出”,这块比较重要的位置,完全可以把抽屉导航中的“关注”和“收藏”挪到这块;而把“关于”和“登出”放到个人中心。
2.打开抽屉导航只能点击导航栏处的图标,这块应该加上向右滑动打开抽屉导航的交互,解决大屏手机的点击左上方困难的难题。
5.表现层:视觉设计(略)
知乎在UI的界面设计上采用以蓝色调为主,灰色调为辅
6.商业模式:
知乎最有价值的就是沉淀的知识和靠谱的人。
围绕知识,可以做出版,将内容变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围绕一个话题,从深度入手,将内容以某种形式整理成一本书;比如,收集每个月认可度高的问答,从广度入手,从多个方面反映互联网发展,形成月刊杂志。
围绕人,可以做咨询、线下活动组织、会议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甚至可以将知乎打造成一个问答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