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体检,在拿到体检报告的纷杂中落下了大幕。N个同事收到了医生的建议:适度运动,注意体重。过了30岁,而立的不只是事业,受地球引力作用,立起来的小肚子向着地心引力决然而去,它盖住了腰,盖住了腰带,最终成为冲刺时第一个触线的点。
大多数人,在喊着减肥和喊着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并天天喊着明天开始减肥的日子里,一天天越来越肥。借口工作忙和今天太累纵容自己,早起追公交车都气喘得不行,也淡定地摊在椅子上绝不运动,一定可以从身边的甲乙丙丁中对号入座。
只有体检,让这一切暴露无遗。医院的小仪器提示我们,这高了,那低了,有的数值超标了,有的零件退化了。都在嚷嚷再不疯狂就老了,那也得是在活着的前提下,能不能顺利地老去也是一个课题。前半截人生拼命挣银子,后半截拿银子买命,总以为这话离我们还远,就像2012,说着说着就来了,来着来着都要过去了。
每年的体验报告,都会催生一批阶段性健身、减肥的群体。那几天,办公室咨询健身房价位的电话多了起来,减肥食谱的网站点击率飙升,咖啡改成茶,部分群众有了课间苹果餐。这些都是次要的,你几乎没怎么注意,呼啦一下,大家都开始入手健身装备,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每天正经的要死的邻座,下班会换一身运动装,声称要活活走回家,马上揣测是不是绝症啊?
同事A,遗传基因+后天灾害严重,假如某天电梯停了,在楼下坐等宁愿迟到也不肯爬楼梯的一定是他。能坐车绝不走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三高的体检报告一年一次,去年他买的跑步机,今年买了专业自行车。
可怜的自行车啊,A坐上去,车座就被覆盖得严严实实,只能根据车梁大概估测一下它本来的位置。A家位置距离工作地点约7、8站地,骑车约半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自行车就不见了。这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同事B,据其回忆,大学期间曾有8块腹肌,目前只剩一块板油,附赠保暖救生圈一条。不过30岁,脂肪肝已经相伴两年多。医生一年前的建议就是多运动,今年的体检报告,已经从轻度发展为中度。去年他办的健身卡,我们打赌他一年没有去过10次,结果他很惊悚的去了一次,仅仅是开卡那次。
今年拿到报告那天,他马上网购了专业的羽毛球拍,信誓旦旦地说,这种技巧型运动最适合曾经风姿卓越的他,他也一定会成为业务选手里最专业的。结果呢,结果是几个月后,他加的那些业余羽毛球群,因总是不参与组织活动,纷纷踢了他,他办的羽毛球场馆次卡,折价转给我。
同事C,是我们这一拨人里,唯一颈椎还好,肥膘适中,体检报告也没那么多勾勾画画的健康人员,看到医生建议一栏“无”字,顿觉C的身姿都妙曼了许多。
C同学上下班骑车,饭后散步,饮食七分饱,不抽烟偶饮酒,性情柔和,典型的五好青年一枚,我们太多的健康失常严重刺激了他,他收购了B的健身卡,还准备入手A的二手自行车,突然他老婆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半年后,他先是有点像B,后来越来越像A,他抱怨他老婆坐月子的汤太多了,每次都是他喝,从那再也不提健身的事了。
再来说说我吧,总是和电脑相依为命,我怀疑脖子是被电脑辐射太多而生病。医生说,坐着坐着要站起来扭扭,每次想起这句话的时候都是要下班了。写在床头的跑步计划,每天都在梦里进行着,偶尔打一次羽毛球,浑身肌肉要疼上一周多。
为逼迫自己锻炼而购置的专业服装道具,拿回家的当天确实肉疼,大晚上装备齐全就上了马路跑步,坚持跑出去两千多米……走不回来,趁着天黑我招手打了个车……
在懒惰中昏昏而过。
一次意外,摔到了腰,卧床期间,医生说,三个月后不加强锻炼,会影响走路,这话真是吓得我一哆嗦。板着指头过了90天,每天30个仰卧起坐加10个俯卧撑(医生指定康复动作),睡到半夜突然想起来今天还没做,我会神经质的爬起来补上,头上悬着医嘱:影响走路……
格子间和快生活,吃掉了太多运动的机会和动力,虫子捅一捅也会动一动,如果每个人都要被医嘱才运动,后半辈子是直接省略号呢还是花钱买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