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AVC 学习琐记(-)

1 参考图像列表:

P片中的帧间编码从fref0中选择参考图像,B片中的帧间编码宏块可从fref0和fref1中选择参考图像。前者是前向参考图像列表,后者是后向参考图像列表。

 

2 片

片的存在是使得各片之间编码相互独立,限制了误码的扩散和传输,因为同一片中,编码参考,如MV等采用了差分编码(基于前一个值进行编码,对于当前值编码,仅编码当前值和前一值的差值)。

但片的存在,也使得片与片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边界效应,虽然在后续的De-blocking模块中能有一定程序的消除,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为了减少边界效应,一般选择把整帧图像作为一片来处理。

 

3 片组

对于片,尤其是多个片,可以进行分组。当PPS中num_slice_groups_minus1元素为1时,表示使用了片组,目前片组有6种。在一般的编码中,片组很少用到。

 

4 DCT直流系数

帧内16x16分为16个4x4的小块进行DCT,在下一步编码时,会先对16个小块的直流系数进行编码。

色度帧内8x8,也要先分成4个4x4小块进行DCT,在下一步编码时,会先对4个小块的直流系数进行编码。

这点和MPEG-2的处理方法一样,在FFMPEG代码中的会看到有很多最大值6的循环。

 

5 重构帧

在标准中,一般都会讲,将编码后的重构帧作为参考图像,但在实际的编码中,有时为提高编码速度也会直接把输入帧作为参考图像得出MV。

你可能感兴趣的:(H.264/AVC 学习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