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Summit微课堂|如何在二线城市打造专业性技术团队?

本文整理自ArchSummit微信大讲堂线上群分享内容,本期分享嘉宾,美图架构平台部总监洪小军将担任ArchSummit 深圳2016新形势下的社交网络专题出品人,更多线下精彩,敬请关注ArchSummit全球架构师峰会!

引言

美图总部在厦门,国内在北京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北京和深圳研发中心的设立给美图带来了很好的人才补充。但是厦门作为美图的总部所在地,对于人才也有很大的诉求。所以准备跟大家一起探讨下,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在厦门组建架构平台这样的相对有一定技术性的团队的一些所思所想:做过的、尝试过的及其想做的。

当前逐步有更多二线城市对于人才有更多和更高的需求,同时也有一些一线城市的人才也在寻求到二线城市发展的机会,所以期望通过这样的分享和讨论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建议。当然因为我个人从北京回来厦门一年半,了解的也还不够全面,这方面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任重道远,希望接下来也可以一起多多交流,互相学习。

正文

一、团队人员组建

团队建设很核心的关键点是人员组建,尤其是对快速发展阶段的团队和新成立的团队。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源,接下来重点来一起探讨下在二线城市组建技术性团队的一些相关事项。

团队人员组建主体是确认要什么样的人选,然后怎么去找到这些人选,并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1、人才标准方面,我们认为的优先级是:软性技能 > 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 > 领域专项技能 > 学历

对于排在前面的软性技能,会先重点的去评估,包括自驱力和责任心、是否乐于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是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场景考虑,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原有经验)、是否契合团队的文化,也包括沟通能力等的。当然不是说任何一个人这里的每项都要很好,所以也是综合评估,底线是品格方面

我们认为一个相对靠谱的人选,至少要在软性技能、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亮点,如果被验证过在某些方面有过亮点,那么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出现亮点的概率也是越大。

对于大多数的工程性项目,领域专项技能更多是表明在这个领域里切入成本更低、踩坑概率更低,但是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是可以做到,甚至中长期可能做得更好。按照google的文化来衡量,他们认为“好的人才就是能否把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或是完全不会的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并且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学习能力相比,个人经验就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前三者的技能都具备最好了,现实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情况,所以一般从人才稀缺性和人员梯队的情况综合考虑,有合适的配比。

2、确认了标准之后,下一步是怎么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二线城市,主要有潜在的有三方面的人才:

1)本地技术人才

需要先分析本地人才的组成及其优势,比如多数二线城市传统软件开发的人员比互联网类的多,传统软件开发人员转向互联网领域也是个风口,借助这个风口是有一些空间。所以可能可以找到一些软性技能、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还不错的人选。

二线城市的公司相比一线城市会更少,尤其是同类型的公司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逐步形成一个个小圈子,这几个公司互相比较熟悉,甚至有比较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粗暴的去挖人明显不是合适的方式,更合理的方式还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团队,有更多成长空间及其提供更多帮助让靠谱的技术人来了之后能更好发挥价值。提供有这样的机会,选择权还是在于大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如果确实团队不错,中长期也会有一些收获,不能求快及其没有原则性的。

同时内部的推荐也是很好的方式,如果环境不错,身边的朋友要做选择,自然也会有所考虑。

2)外地技术人才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拥有很好的人才资源。尤其在互联网领域,北京具有更大的优势。如何争取这些人才资源,也是一些二线城市的TOP互联网公司一直在紧盯和努力着的方向。

在发展的第一阶段,能吸引到的最多可能是本地籍贯的人才。有不少在一线城市努力拼搏的人,由于家庭等的原因有在动摇是否回来,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对于多数技术性同学,担心较多的还是能否在技术上继续保持发展并发挥自身的价值。现在一些二线城市也逐步有一些有一定量级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公司层面可以尽可能提供有双赢的条件,提供更好的发展的路径(无论是技术上纵向还是横向的发展,或者更全方位的发展),及其生活上的保障。双赢的条件对于有部分这样想法的同学会有一定的吸引力,美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阶段也是吸引了一些本地籍贯同学回来。

随着北方雾霾等的加重、部分人为了下一代学习或生活等考虑,及其生活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也逐步有一些人考虑回去二线城市。大多数人籍贯所在地可能没有合适的公司,所以一些有这样条件的二线城市也会在这些人的考虑范围之内。借此作为管理者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清楚,提供一些确实能满足他们诉求的方案。多数人对二线城市了解较少,又涉及换城市,会有一定的顾虑,所以对于有意向的人选,最好也是能提供一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尤其是有过来人的实际经验是最好的。最终实现双赢会是最长久合理的方式

如果有条件的公司,比如北上广也有研发中心或者分支机构,也可以让部分同学可选择性的在原本工作所在地城市挂职,先来二线城市工作半年或一年。因为有些人想尝试但是担心成本过高,比如社保中断后续没法回头等,所以有条件的话站在对方角度多去思考,也可能能找到一些合适的人才

美图的架构平台团队社招的同学有50%左右的是从北京回来,这也很有利于前期的一些工作开展

3)优秀毕业生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二线城市招聘的实习生的整体质量往往比校招更高一些,但是流失率也可能会比校招更高。

所以对于人才有较大渴求的,也可以考虑引入实习生的方式,可能可以吸引到一些不错的人才。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留住人才。对标大公司,要让他们具有更好的认同感,那么就需要切实的整理出一些比大公司更有优势的地方,比如可以参与更核心的业务而不仅是周边配套,让大家感受到未来在这里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并最好在实习期能直接的感受到。所以很不建议是把一些大家不大想做的事情都先给实习同学来做来练手,当然也更不建议过了实习入职后再蜂拥的把这种事情给他们,只会让他们觉得受到一定的欺骗。

实习生加上校招也是不错的补充方式,但是怎么让优秀的学生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及其留下来也是很重要的考虑点

二、技术氛围建设和人员培养

团队建设另外一个核心要点是怎么一起营造一个更好的技术氛围,及其关注大家的成长。接下来重点说下美图在技术氛围建设方面做的一些尝试,这里重点说下关于技术交流活动方面的。

技术交流活动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效果,如果效果不好或者沦为形式应该马上中止或者做调整,因为这种属于会严重占用大家时间的行为,同时也要避免人情绑架的问题。要运转起来很关键的还有可持续性,同时对于部分想长期持续性进行的交流会,受益不仅要考虑到听众,也要考虑到讲师层面的。从当前现有的分享来看,按照参与者群体由少到多是:

1、小组周期性讨论

参与者为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可以针对方案设计、问题分析、code review、项目计划等针对性的讨论。是效率最高目标性最强的,也是见效比较好的方式,现在一直很鼓励这样的讨论。每周1-2次比较适合

讨论和交流其实比较担心可持续性和真正带来的效果,这种方式这两者都能较好保证

2、部门每周技术交流

参与者为某个大方向的技术团队,从过去的1年多以来,我们做了三种的尝试,基本上保证了每周持续的在进行。

第一种是部分有经验的同学主动来贡献议题,偏向于实践性的分享和讨论,涉及到现有项目及其原先所熟悉的项目相关的。听众主要受益点是了解到各种最佳实践,这个时期也有部分从传统行业转互联网方面的,所以也侧重分享了较多互联网系统最佳实践方面的。但是这种方式也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就是固定的几位讲师,可持续性会面临一些问题。

第二种是团队每个人轮流准备一个议题。在前期多数人会分享他所擅长或做过的领域的知识,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和关注点不一样,所以整体上知识体系偏宽泛一些,听众更多也是广度上了解更多知识。由于是全员性的分享,质量上的保证一般也会相对低一些,但是这样也有好处是锻炼了一些同学的演讲能力,有些同学甚至在之前都没有机会来这样做分享。在后期,有些同学也会分享当前所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方案,这种也加深了互相之间的交流,大家也了解到团队内各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第三种是讨论大家都应该关注及其鼓励大家提出一些建议一起来完善的流程、方案等,比如故障的总结、研发流程改善、工具建设等方面。形式上主要是会有先行者先做一些尝试,然后来进行讨论总结,最终确定具体的方案然后更大范围推进落地。这种方式对于要达成一定的共识,获取一些先行者经验,及其更多的讨论落实一些具体的方案有一定的益处。

现在以上的三种方式也都有在交叉的推进,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也是根据目标诉求及其不同阶段来做调整。这方面最近也在进一步的思考,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

3、后端技术交流

参与者是整个后端的技术团队,由于涉及到数据团队、运维团队、业务团队、基础研发团队等各种同学,大家口味也不尽相同,所以比较适合的方式是选择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来选择,并且对议题本身整体上期望有一定的质量上的保证。尝试过两种的方式:

第一种是对于新来的有经验的同学,尤其是有领域性经验的,给大家扩展视野,同时也是提供一种方式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新同学,偶尔也会邀请外面的技术牛人来给大家做技术分享。

考虑到可持续性,后来也组织了技术体系方面议题。针对后端方面,有系统设计类、基础技术类等,有经验的同学认领相关的议题并提前准备。系统设计类主要是内部的核心业务系统或者基础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实现相关,基础技术类包括Redis原理与实践、Nginx原理和实践、消息队列服务、高可用缓存设计等方面。包括后面在大力推进golang语言,也加入了语言系列的议题。

除此之外,部分同学也会去参加国内的一些技术性大会,比如QCon、ArchSummit等,也会把其中的一些不错议题,结合现有的业务,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

总体来说,这样的方式比较重,由于听众较多,对于质量也会有一些要求,最担心的可持续性方面。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定时review,避免沦为形式,如果存在的话哪怕先暂停调整也尽量不要硬着持续,因为这种其实也是挺耗费大家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存在有人情绑架的问题。

4、公司分享活动

公司设有专门的培训中心,周期性会有各种类型的活动,各种类型都会涉及。从技术层面来看,会邀请公司的核心骨干及其外部的技术大咖来做分享。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了解到公司现有技术的发展,及其业内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领域。使用报名制,先到先得,往往一票难求,比较火热。

5、美图互联网技术沙龙

为了提高厦门和福建地区的技术交流氛围及其加深互相的了解和沟通,同时期望有更多渠道可以让美图及其美图之外的公司有更多交流,美图也组织了美图互联网技术沙龙,主要面向公司外的群体。首期在今年年初在厦门举办,规划每个季度一次,正在做第二期的筹备。对于议题的设置,每期有固定的议题,并会有2-3位讲师,期望讲师分布是1位来自美图,至少1位来自北上广深的资深讲师,最好也有1位来自本地的讲师

对于筹办这样的技术沙龙,首先会先想到的是在厦门会有多少的目标受众群体,在我们做了一些宣传后(主要是通过公司同事的微信朋友圈及其部分技术群),第一期有近500位同学报名参与,地区性还是有很大的潜在期望多交流沟通的群体。通过这次沙龙的举办,也发现有挺多人愿意来一起探讨交流,所以也建议有条件的一些二线城市的公司也可以多推动一些这样的技术性交流活动

三、团队微管理

这里写的是微管理,是因为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情况是应该不大需要管理,有明确的目标及其约定可较好work的做事方式,所有人朝着目标去把事情做好。这是相对比较理想的情况,现实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要去应对,但是作为管理者要尽量控制度,及其关注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方面也是抛砖引玉,下面列举几个我认为的关键点,多数是涉及到管理者自身方面的。

1、需要有合理的流程和规范

大家也都知道,大公司里一般会有各种各样的流程和规范,经常会有人跳出来说流程太长导致效率太低、不够灵活等等的问题。但是是不是不要有流程更合适?尤其是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司。

举几个日常中可能会碰到的事情,开发同学做在线压测没有周知运维同学,突然间的流量可能让运维措手不及甚至不得不采用一些紧急的预案来处理;系统出现问题并没有得到第一时间快速的跟进解决及其事后的总结,类似的事情下次继续发生。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初步看都觉得这不应该是大家自觉都会做到的?对于高可用意识很敏感或者有做过类似事情经历的同学,这方面都能做得比较好,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做事方式。但是不能认为所有人能自发的做好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些同学之前的工作环境和习惯就没有这样,即时想主动去做但是不知道怎么更好的下手。这类事情也很容易造成多方配合上出现一些问题,出现这方面的问题,管理者自身也有很大的责任,所以还是需要有一些指导性的流程或者原则,来引导他们更好的做事,及其时刻提醒他们,重要的事情要强调一百遍。

我所理解的流程应该是大家要养成的比较好的做事方式和习惯,及其一种更好的互相沟通方式,脱离开这些的多少都有些耍流氓。谨慎的引入流程,流程的引入需要跟团队核心成员都做好沟通和讨论,避免引入形式化的流程,流程性的应该是要对于在成长中融入中及其可能自驱力不够的人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其他的同学尽量不要成为其自由发挥的绊脚石。

对于确定的流程,最好的方式是要记录下来并且持续性的强调和总结,并真正的去落实

2、多关注中间地带

在产品和技术中间,在业务系统和基础设施中间,在业务系统和运维中间等等的方面,都会存在有一定的中间地带,如果没有人介入去梳理和推进,那么这将是后续逐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点

产品和技术方面,根据产品的需求完成研发是最基本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数据化运营及其针对性的投入来帮助提升产品。研发同学具有产品思维对于技术团队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更针对性的投入资源及其更好做trade off;能从产品发展角度做一些技术性预研工作,同时也多关注前沿技术及其业界发展趋势,尽量保证技术不会成为产品发展的瓶颈,更进一步还能有些技术性驱动

业务系统和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脱离开业务。尤其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司,人员相对紧缺,更合理的情况是投入较大比例的同学做更高优先级及其业务更需要的方面,另外一部分同学做一些中长期储备

3、要不断的放权和适当的失控

快速发展阶段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去梳理,有更多的项目需要去孵化。所以如果没办法放权,一方面可能是管理者自身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人才还储备不够。不过放权不代表不管,主要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技能,及其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无论再怎么拼再怎么加班,一个人一天24小时的时间最多就这样,有限的时间下适当的放权能争取出更多时间去做大家没在关注的、大家不愿意去做的、你的角色更应该去做及其可以更好去推进等的事情。可以更多从产品和业界发展角度去思考,可以更多从系统演化和方案设计去思考,可以更多去关注前沿技术和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多去孵化新的项目和帮助大家推广,可以多关注容易被多数人忽略但是对于公司很重要的事情(比如质量、成本等)

部分管理者会对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关注最多。如果是从可以为此带来更多的经验角度来看是挺好,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因,比如只是因为这是自己的舒适区,自然而然这样做,那就有一些问题。无论对于自己的发展或者团队的发展,都是应该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一定程度的失控能换来更好的可控。不放权带来的问题是相关同学得不到更好的成长,自驱力等会受到一些影响,过渡放权可能带来项目的失控,所以需要个权衡。适当的失控是一种还相对可行的方式,目标和主要流程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细化的部分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哪怕你觉得可能有问题,并且这事情也还一定程度可控,建议的做法是提供改进建议而不是要求和期望怎么做。有些事情如果没有自身经历过或者看到周边的同学经历,还是很难由心的改变做事方式,还是有一颗蠢蠢欲动想尝试的心,如果一定程度可控就试吧,一点的失控也能带来更好的可控

4、总结和计划性

这方面有太多的文章和资料,每个人做事方式也不一样,但是这方面的差异间接影响也比较大。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包括观察身边一些朋友的情况,有两个东西可以分享下:

TimYang的《选择学习目标的方法与自然法则》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需要确定核心价值并且确实有投入时间去做,再借助时间和目标规划的工具及其周期性review

还有一种工作习惯是每周末下午提前进入上班状态。身边有几位高效的朋友是这样的做事方式,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来总结一下工作、安排下周的工作计划等,尤其如果有拖延症的,也是能提供缓冲,避免出现焦虑问题,整体也更具条理性。

5、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并及时做一些改进

比如我个人就在团队流程和规范层面有一些疏忽,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强调不够多,所以也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承认和抛出自己的问题,及其更客观的倾听大家的建议和想法,并推进做调整,比起一直期望在团队中保持神一样的角色不出问题好很多。

比较难有不犯错误的,要嘛就是神人强人,或者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及其类似的环境下。自己如果意识到问题,也尽量不要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其实大家有看过《奇葩说》也知道,双方持的是相反的观点,但是每方都能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并且让大家由心的觉得挺有道理的。总是能找到很多借口说可以不这样做,但是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团队来说,期望的是简单、灵活和纯粹的方式,有问题就改进,大家都能理解,不要给自己太多无形的包袱。每个人自己也是需要发展和提高,通过这样自身也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二线城市工作体会

我是在14年11月份从北京回到厦门,主要base在厦门,由于北京有研发中心,包括去参与一些技术性大会等,也会周期性回去北京。虽然我老家是在福建,地理位置上来说相对比较熟悉,不过在回来之前对于厦门互联网公司的情况及其技术氛围等,也主体是通过网上的了解及其来过本地做过一次技术分享了解了部分,相信跟多数同学了解差不多。

北京作为当前国内互联网最典型的代表,聚集了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也有最浓的互联网技术氛围,包括也有最多的技术性大会和交流会等。厦门是二线城市,拥有较好的生活环境,逐步也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也逐步有更好的互联网氛围。所以从我自身的角度看,谈谈其中的一些个人感想,由于跟所处环境及其个人的一些情况也会有一些关系,所以不一定完全客观和全面,仅作为参考

先简单的去看多数人会谈到的北京这样城市的技术上的优势。

1)北京拥有更多的技术交流会和更多的面基机会:具不完全统计北京平均每天至少有1场以上的技术交流会,并且也有足够大的技术圈子,提供了更好的面基环境

2)北京节奏更快:节奏体现在整体氛围上大家对于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投入更多,危机意识也更重一些,会有更大比例的人快马加鞭在努力提升自己,当然也有一些原因是来自更大的业务压力及其外部压力。会有一些人觉得在这样的氛围下会更有动力

3)北京拥有更多的机会:机会包括有更多快速发展和成熟的环境的机会,有更多可以跟着业务快速上升发展的机会。之前不少文章也有分析到,国人的危机意识相比欧美国家更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一个拥有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里,部分人也会觉得比较有安全感

所以自然的,面临换城市的话,尤其到二线城市,多数人会先去考虑这些因素。

1)北京拥有更多的技术交流会和更多的面基机会

一年这么多技术交流会,可以想下你自身去过多少,以后期望是怎么样。其实不少在北京的同学,一年下来没参加几场。拥有的是否是优势,重点还是看每个人自身的诉求

现在逐步也形成了更多类似今天的这种微信群分享的方式,也逐步有更多不错的技术性微信公众号,比如InfoQ、高可用架构、聊聊架构等。随着直播的普及,后续地域上的距离因素也会逐步被淡化,当然也不能忽视线下交流比起线上所能带来的优势。

线下的交流会现在有很多,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每年的ArchSummit和QCon基本都会到场,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大会也根据情况参与。一是更好的了解业界的趋势及其了解大家针对不同问题场景的落地实践方式,同时这种大会聚集了业界不少的架构师,也提供了很好的面基机会

2)北京节奏更快

这个重点还是看人,氛围和整体能带动大家,但是最主要还是人的层面

3)北京拥有更多的机会

现在也开始有越来越多在二线城市也具有相应技术挑战的机会,重点还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评估,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下面说说我自身在厦门的一些感想:

1)工作方面

我过来厦门还是继续做感兴趣的事情,美图的架构平台团队,同样也是会面临有各方面的挑战,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并且也可以更多从产品层面去做一些思考。所以建议大家要做这样的选择之前也是要思考好利弊及其自身的诉求。

2)心态方面

从我自身感受及其跟一些业内朋友交流,发现多数人也能感受到现在不少人心态都开始变得比较浮躁。身边的朋友要嘛创业了,要嘛又高升到哪里,遍地是黄金遍地是机会,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遇到自己最适合的伯乐,其实总体来说还是因为比较迷茫。迷茫很主要的体现是觉得别人的什么都是好的,而自己最终要什么比较迷茫也比较被动,会随着外界的环境在变化中。随着外界的环境良性合适的变化是很好的,但是浮躁有时候来自于有些过度,就忘了自己要什么,忘了以后几年期望自己是什么样的

个人的建议是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好好思考自己要什么,每个阶段是否积累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自己以后想要什么东西,而不仅是因为外在的别人怎么样。外在的和别人的是参考,更多还是想自己要的。在厦门的一年多,这样的环境心态上会相对好一些,能更多沉下心多看看一些书和资料,更好消化网上各类型的不错资料,多想一些事情

3)技术交流

厦门这方面相对比较少,也是多数二线城市所面临到的问题。我有跟一些本地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聊过,发现一个现象是大家也比较担心技术人员出来交流后被人挖角,所以有些时候要让某位同学出来分享,需要先评估下抗挖性,侧面反映优秀的人才缺失也比较严重。不过这样的情况,从我自身在厦门的观察,从这一年多来看有在好转。美图也在厦门举办了互联网技术沙龙,期望可以带动地区性更多的技术交流,形成一个更好的技术圈子。

北京拥有较多的技术交流活动,但是发现经常参会的还是相对固定的某一批人,拥有的是否是优势这也是很重要。所以也建议在一线城市的朋友,自身也可以多想想拥有的优势是否可以转化为自身所需的,既然觉得有不错的技术交流环境,那么你是否去利用好了它。

当然即使在二线城市,也是一定要保持跟进业界的趋势,当前的网络环境基本提供了所需的环境,重点还在于自身,包括也可以跟业界朋友更多的沟通交流。有条件参与一些业内的技术大会也是很好的方式

4)氛围方面

一直认为氛围是个环境,越小人群里形成的氛围产生的影响是越大的,所以前面有特别提到的美图在技术交流方面做的一些尝试,也是想在氛围建设方面多做一些事情。但是重点还是看个人自身,需要养成和保持有更好的自驱力,不断的去学习

5)生活方面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在北京之前有轻度的咽喉炎,每年要咳两次,一次半个多月,回来厦门后基本都好了。二线城市相关的生活压力也会更小,心态会更好,上下班普遍距离较近,城市也提供天然的锻炼场,有原本在北京的同事之前要跑步还得挑着天气好专门去奥森,现在在厦门哪怕加班到8点半也可以很快过去海边跑步,生活幸福感指数会有一些提升。当然生活方面是最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更多关于在二线城市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包括相关团队建设的事情欢迎大家加我微信进一步交流。

QA环节

Q:请问一下一些实习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就走了,怎么去防止这些情况啊?

A:大公司天生有一些光环哪怕这个期间去了只是做个简单的后台,不少人还是会考虑留下来。但是发展性团队,需要在实习期间让他们看到他们以后可能的发展路径,所以不建议这类型公司在实习期间安排一些大家不大愿意做的事情给他,相反的,分配好导师,导师确实在用更好的方式去辅导他,让他参与一些有一定发展的项目,让他更多看到他在这里后续也可以做到很多东西。当然根本上还是需要梳理好你们公司跟他们自然会去对比的大公司或创业公司,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最好在实习期间就能让他感受到这样的优势。当然如果最后他也离开了,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Q1:小军同学,中间有提到浮躁,团队中阶段性的都会有成员浮躁的表现,这种常态下,如何考虑团队整体的稳定性?

我个人会把这方面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影响到他人,一类是仅影响自身。对于会影响到他人的,如果是关键的职位或者是管理性的岗位,那么是有更大的杀伤力,最主要还是跟他私下做好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确认他的诉求点,如果通过沟通及其一些方式可以达成的那么是皆大欢喜,如果最终实在没有办法,并且在很大范围的影响其他人的心态,转岗或者是其他方式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类场景的需要尽快的处理。而对于仅影响自身的,就相对可控一些,更多可以从项目影响、产出、人员梯队结构、人员待遇平衡性等方面去评估

Q2:当团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员越多,事情分配上越有可能出现不均衡,也有可能出现人力闲置的问题,在管理上,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会从两个层面来看待。第一是如果某个团队比较闲置,那么可以去review所负责的项目和方向,是否能进一步优化项目,或者是否能继续接新的工作安排。第二是如果是某个团队的具体某些人闲置,那么主要会去review每个人的情况。而且其实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某个工作多年的人,身上有多个项目,只是这段时间刚好没有新需求,在等着安排事情但是先暂停工作,那么至少来说他还不是一个自驱力和主动性很强的人,因为即使没有新事务,能有机会闲下来能做一些相关的优化改造或者重构也是挺好的机会。

Q3:二线城市的薪资水平要低很多,以及职业发展有限,不好跳槽,行业流动性慢导致自己的机会偏少。如果是一个基础的开发人员怎么看这问题?

我前面也有提到的一些点,拥有的是否是优势,还是为了安全感。未知的是否都没有机会,还是自己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否有具体去了解清楚有能满足自己发展的

Q4:美图在厦门的人员比例大概是什么样呢:从一线城市到厦门的(不论本身是否是厦门或者福建人) 于 厦门本地招聘的人才的比例

美图有北京和深圳研发中心,都拥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在快速扩张中。如果只是计算一线城市到厦门的比例,当前我还不好直接统计到,对于像是架构平台团队,我们社招的有一半以上的来自北京。

Q5:对于新建团队的氛围营销有哪些一些爱好的方法,虽然您刚有分享过的几点,对于实际的效果和结果可衡量的指标很少,加上随着团队和项目的增多,很多氛围和读书等都会沦为敷衍,不知道对于这个是如何处理的?

对于成为敷衍和形式化的,那就是不合适的,就果断先取消,因为会浪费大家很多时间最终又没什么效果。这方面确实不大好衡量,也不能太依赖或者期望说氛围就一定能带来什么好处,氛围更多还是潜移默化可以形成一些大家更好的做事方式和习惯。

Q6:比如你刚毕业觉得不错,但是工作两年到了高级开发,后来就发现厦门没啥机会跳槽,然后在本公司发展也慢。这种场景应该很常见吧 针对薪资的那问题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去找管理者,而且更合理的方式也是去先沟通,我相信多数管理者是能设身处地的客观去做相关评估和调整,做好沟通你就能更好的做决定。最不建议的方式是害怕或不想谈钱但是直接一走了之

Q7:请问团队产品质量保障的职责如何分解和落实?

对于质量保障我觉得是个所有人的事情,关系到所有人,不仅仅是QA同学和运维同学,也涉及研发同学。首先还是先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事情,QA做好各方面的验证测试,运维做好各种保障,研发做好各种容错机制,同时还需要有人主动去关注在这中间可能存在的中间地带的部分,需要有人整体去把控

讲师介绍

洪小军,美图架构平台部总监,ArchSummit 专题出品人 ,从零开始组建架构平台团队,负责美图后端技术架构和体系化工作,及其平台服务、基础服务和部分核心业务等的研发工作。

在此之前,担任过新浪微博平台技术专家,带领微博平台架构团队,负责微博平台基础设施、中间件及其核心业务等的研发及其架构优化工作。2011年初加入新浪微博,历经微博平台从起步到发展最迅猛阶段,早期参与了绝大多数业务系统的研发及其异地多IDC部署等的推进工作。对SNS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流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探索者,对构建高并发、高可用和具有海量数据的互联网在线系统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对从发展初期到后期相关的技术体系选择和建设也有较多的认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ArchSummit微课堂|如何在二线城市打造专业性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