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有的某个类的接口不能满足客户所需要的接口,需要将这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想要的接口,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这相当于给接口做了一个适配,使这个接口可以在现有的模块内可以使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国家家用电网提供的是220V交流电,对于台式机而言,主板需要12V直流电,当然不能直接拿交流电来使用啦。所以主机都有一个电源适配器,将220V 交流电 转换成 12V直流电。这个电源适配器就是从中间起到了一个转换的作用。
看一下类图:
综上,适配器模式是指:
适配器的通用模型为:
适配器模式最后真正完成业务的还是靠原来的接口,adapter从中间起到了转换,代理的作用。
再举一个更实际的例子:
在 项目中会涉及到查询用户信息的相关操作,在当前系统内,既有的底层提供的用户信息接口如下:
当前系统内,用户查询接口 可以查询 用户名,用户id,年龄 ,用户所在的省份,所在的城市,所在的街道。
但是现在系统的另外一个模块定义的用户查询 接口如下:
即:这个模块定义的用户查询接口应该为 查询用户名,用户id,用户年龄,用户的地址
现在就会存在问题:因为这个模块定义的接口和底层定义的接口不兼容,无法将底层的UserInfo 实现类直接拿来使用,现在要在这两个接口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我们可以是两个模块兼容起来,所以,我们构造一个适配器,这个适配器要能完成 UserInformation 定义的功能:
这样,两个模块就可以兼容起来使用了。
总结:
适配器模式在于,adaptee在系统中的不可代替性,一般为模块的底层或者是基础部分,当遇到不兼容的情况时,不方便或者对于当前系统稳定性和拓展性的考虑,应当遵循 “对修改关闭,对拓展开放”的原则,使用适配器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点。
这里的适配器模式,有一定程度的代理模式的意味在里面,真正业务的实现偏重在adaptee实现,adapter再对其进行转换,满足另外一个模块的要求。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uanlouis/article/details/1840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