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噪声抑制(4):普通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

引言


前面讲了基于Weiner滤波器的噪声抑制方法。

Reivew:用维纳滤波器实现噪声抑制

维纳滤波器有一些假设条件,比如信号平稳(这就导致解方程算滤波器系数的时候,自相关矩阵与绝对时间无关)、噪声和有用信号不相关…

其实,这些条件在实际中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

因此,用维纳滤波器来实现信号去噪,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于是就有人提出自适应滤波器,“自动”去更新滤波器的系数,使它自己去“适应”信号的一些特性。

自适应滤波器有许多种,这里挑最简单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滤波器来讲了。


LMS滤波器基本原理


原理的话,每一本现代信号处理的书上都讲得很清楚了。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需要“训练”(或者说“学习”)的滤波器,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把滤波器的输出与期望信号(训练信号)之差,作为算法的反馈,
不断地更新滤波器的系数,以使得在某种意义下,实现最优滤波。
LMS,顾名思义,最小均方误差。
另外,利用梯度下降法,可以简单地求出目标函数(均方误差是关于滤波器系数w)的极值。
一系列简单推导,可得出LMS算法。

w是滤波器系数,
x是滤波器输入,
d是训练信号,
x和w的内积(滤波器与输入信号的卷积)是滤波器的输出,
u是步长(1个正数)。

理论上,u越小,最终求出的极值点结果越精确,但所需要达到极值点的时间就变长了。
有最优的一个u,但其实吧,我感觉也就是理论上提供一种可能性,意思是,
u在每一次迭代的过程中,在理论上都有个最优值。
但实际上,为了求最优值,又需要一大堆的已知条件,而这些条件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知道”;
就算是知道了,求最优的u,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自己看着办了……
有资料建议,

滤波器阶数,初值,自己设置了。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值。这不知道了。试,效果出来就OK了。
Tail & error。

举例:噪声抑制


1. LMS的训练过程。
尽管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改良,但是去噪效果还是不明显!
我暂时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很多书上都回避了普通LMS来去噪的例子。
连去噪前后信号波形图都没有给出。更不要说什么均方误差了。

我在想,是不是在训练的过程中,整个语音信号中,说话不能有停顿啊?
从我的均方误差的图中,似乎看得出来,似乎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但是突然又会变大。
假设,期望信号中,有非常微弱的部分(说话间隙),基本就是0了。
这时滤波器为了让均方误差最小,是不是系数要全为0啊?
那这样的训练过程……
是不是最终导致去噪效果不佳的原因?



所以,是不是还需要做一个端点检测,把真正的语音段全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训练信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filter,matlab,lms,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