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码的程序员和做汉堡的有什么区别!

打码的程序员和做汉堡的有什么区别!

 

可能是最近课太少了喜欢胡思乱想,不由自主的就开始思考人生思考世界规则什么的。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名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看教材就像看使用说明书一样,其中,说明书的篇幅长度不一,详细(LuoSuo)的能跟砖比厚,简略一点的一般也有两百来页左右,总之它们的特点都是相对于一般的使用说明书内容长一点。当然偶尔有些时候会象征性的穿插一些思想来以示它们与普通说明书的不同,然而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方法经验而已,并不会像其他学科推出的定理法则那样让人感到惊艳。当然任何东西深入的往下说都可以有其中的一套理论,就是一坨屎你也可以分析它的形态特征组成成分还可以推断拉屎的那位的健康状况云云。因此不往深了说,我也没有深入学习计算机某个分支的具体内容,就从目前我对这个学科所学所知道它的大概样貌来看,也许这样说有点偏激,但给我的感觉确实是这样,计算机只是上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发明出来的工具,之后通过人们的完善不断的发展出了各种能够更好的利用这项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论,包括各种编程语言,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思想,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测试等等学科分支。的确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对我们生活的时代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可厚非的,也许也正是因为它的影响如此深远才会将一个工具的使用放到一门学科的层次上来吧。然而它还是只是一个工具,只是看你怎么玩儿,会不会玩 [摊手]

 

回到开头说胡思乱想的那个话题,觉得人类社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六个角色:科学家(探索与发现)、艺术家(设计与创造)、工程师(将已有知识变现)、哲学家(探讨世界的智慧和思想)、政治家(制度的制定和维护者)、劳动力(维持世界齿轮转动的转轴)。在这个基础上,一般的程序员只是技术门槛相对高一点的劳动力。产品经理告诉需求然后你完美的将需求实现就行,无法发挥任何创造性,不然就与产品规格说明不符。就像广为流传的那句话,产品经理说“我有一个绝佳的ideal,就只差一个程序员了”。程序员真的就好像一个帮产品经理产出产品的机器一样,如果在所处的方向上的技术足够熟练,那些相关的“说明书”啃得足够透彻,你对自己的定义也就是一般的程序员而已,那么来来去去你在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就是那些就够了,不停地高强度的重复劳动,因为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很好的用自动化来取代程序员的工作。百度词条上对工程师的定义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我想现在大部分程序员的工作应该还是达不到工程师的标准吧。

 

身边好几位同学兴致满满的去找实习,参加工作,又看着他们每次都拖着很疲惫的身子加班回来表示对工作有些厌倦或者说想辞职考研。当初刚接触这个专业时,对于大家自嘲以后是码农只是笑笑,觉得只是因为工作强度会很大之类的而已,承受一下也没什么,然而现在才慢慢体会到这个比喻的贴切之处。就像标题说做汉堡,创造汉堡的人将配方告诉你(怎么构成),压汉堡的机器如何使用操作也告诉你(你看的那些“说明书”),然后你的工作就是知道了操作流程后“照着要求做”(做出产品)!当然,有的人做得快有的人做得慢,有的人做得精致有的人做完现场脏乱不堪。做普通工作的程序员之间也会有类似的差别。这样是不是也意味着在流水作业逐渐被自动化取代的今天,程序员的工作也终将被自动化所取代。

 

为什么之前一直强调“一般的程序员”和“做普通工作的程序员”,因为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不应该是“敲代码”,而应该上升一个境界,不能是为了编程而编程。IT互联网行业中最有价值的是那些设计与创造能为用户(包括编程人员和普通用户)带来价值的工具(包括编程工具和普通互联网产品)的“艺术家”们。所以!我的意思是说:最核心的东西是产品,而不在熬夜加班的程序员上。就像大家在意的是肯德基新推出的这款手撕猪肉堡和其他汉堡比较风味如何,而不在意做出汉堡的那个人、那台机器如何。也就是说程序员不应该把自己定位在重复劳动的劳动力上,而应该往做管理的政治家或者做设计和创造的艺术家上发展。在开发方向你可以做算法设计、设计性能优化方案,可以直接创造某种开发工具、编程语言或者网络协议等等。或者往产品方面走,努力做出一款不管从定位、功能、交互还是产品文化等等各种方面真正让用户所喜爱的产品。

 

总之,比起单纯的打代码,我们更加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明去创造,工程师也好,艺术家政治家也好,我们不应该像个机器一样单纯的寄托在熟练使用编程这个工具上,而应该做程序的主人,我们不是码农!我们不是苦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码农,产品,艺术家,做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