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軟體開發的新思維

台湾人写的MDA入门介绍文章,是我喜欢的风格:一贯的实在和清晰,不用堆砌的名词、概念和不需要的形式化来砸人。这篇文章是2004年12月发的,但其中遗漏了对MDA中重要标准QVT的介绍。

转自http://nmlab.mis.nchu.edu.tw/course/93/nightelearning/wblog08/archives/002914.html

MDA—軟體開發的新思維



強調模型與實作分離的MDA,顛覆過去程式導向的開發方法,只要抽換底層的技術平臺,工具即可產生對應的程式碼...


需求搜集難以自動化
MDA的好處
由模型驅動程式的修改

強調模型與實作分離的MDA,顛覆過去程式導向的開發方法,只要抽換底層的技術平臺,工具即可產生對應的程式碼,因此開發人員應回過頭來重視設計與塑模,並強化本身的價值,純粹寫程式的工作,將淪為廉價勞工。



早期企業傾向自行開發應用程式,由於成本過高,1985年開始盛行商用套裝軟體,企業不再自行開發軟體,只要購買功能完整的商用軟體,再依各別需求加以客製化即可,省去自行開發的成本。1995年以後由於中介軟體(Middleware)的興起,資訊系統程式元件化的程度很高,MDA(Model-Driven Architecture)以模型驅動軟體開發的概念,也因此得以逐漸成形。



2001年OMG組織提出了MDA的架構,希望設計階段的模型與實作階段程式碼脫鉤。由OMG組織提供的MDA示意圖,解讀其概念,MDA運用UML、MOF、OCL及CWM等技術,建構業務導向的模型,只要抽換技術平臺,模型即可轉換成.NET、Java、CORBA、Web Services等程式架構,提供各類服務、事件處理、安全機制、交易及目錄服務等商務應用,甚至可因應抽象模型的調整,將商務應用對應到醫療、電子商務、製造業、財務、電信等不同領域。



從軟體開發的流程來看,需求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到部署上線的流程中,IDE(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整合發展環境)演進,第一、二代的產品專注於介面的友善及方便性;當功能發揮到極致,第三代的產品開始向程式開發的前後延伸,提供模型設計及功能測試的功能;第四代IDE尤其是Java的IDE工具,可針對不同的應用伺服器提供部署的機制。然而最開始需求分析階段的功能卻很缺乏,Borland大中華區技術總監李維認為:「需求分析牽涉各領域的產業知識與經驗,難以提供自動化的功能,因此呈現不對稱的發展。」



MDA以標準化的技術及方法,提供從需求搜集、需求分析、設計模型,以致對應各種技術平臺產生程式碼的解決方案。東海大學資訊工程科學系教授周忠信表示:「當企業的需求可具體模型化及圖像化,模型成為重要的資產,最有價值的產業知識將得以保存。」企業不必擔心人員異動引發系統維護的問題,即使資訊架構改變,例如由Java改成.NET,也只需底層技術平臺即可。



目前MDA的開發工具及CASE Tool,均實作PIM(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PSM(Platform Specific Model)到產出程式碼的階段,CIM(Computation Independent Model)的技術尚未成熟,所以現今的工具著墨甚少。因為從使用者的角度,描述商務需求太過抽象,再轉換到技術實作困難度高。



軟體技術發展迅速不斷推陳出新,開發永遠追不上技術的腳步。模型是高階抽象化的表達方式,比解讀程式碼容易,因此MDA的構想是在設計階段完全不考慮技術平臺,CIM與PIM都是抽象的模型,CIM以使用者的角度描述業務需求;接著PIM則專注在各領域應用系統的模型化,但仍不考慮使用的技術;PIM可對應到各種技術平臺的PSM模型,進而自動產生程式碼。修改PIM對應到PSM即可自動產出不同的程式碼或資料庫綱要(Schema),系統維護工作也就變得容易。



李維說:「MDA是UML軟體技術很自然的延伸。」模型可細分為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及實作模型(Implementation Model),概念模型是用來描述需求及設計概念;實作模型與各種語言的實作有關。



程式導向(Code-Oriented)的開發方式,通常直接從實作模型開始,然後寫程式,沒有經過設計概念模型的過程;但對於有受過軟體工程教育的人,習慣從UML設計開始。不過,應用UML的困擾,在於概念模型與實作模型的轉換有潛在的問題,一種是對應資料庫,另一種模型與程式碼的對應,雖然模型透過標準的UML設計,但寫程式時摻雜個人習慣等會變動的因素。



MDA希望彌補兩者之間的鴻溝,利用MOF、OCL、CWM等標準,讓概念模型以標準化的方法轉換成實作模型。一旦有了標準,開發工具廠商也就可研發自動化的工具,產生結構良好的實作模型。開發人員可專注於解決各領域產業的問題,減少寫程式的苦工。未來修改時,以正規中立的OCL設定模型的商業邏輯,不會影響到類別或物件的狀態,因為與實際的程式語言無關,所以對應到各種程式語言都可保證條件存在,不用擔心技術平臺的遷移,會導致遺漏任何商業邏輯。



雖然UML也是圖形化的表達方式,但產出的文件是概念模型,不貼近程式碼,現在已有CASE Tool例如Together,使UML的圖與程式碼達到雙向同步的機制,可確保模型與程式的一致性。然而叡揚資訊系統軟體服務事業處經理楊有進表示:「UML是站在技術的角度設計模型,MDA則是抽象層次以商業需求定義模型。」



雖然支援雙向同步的CASE Tool,協助企業解決設計文件與系統最終成品不一致的問題;然而對MDA而言,業務導向的塑模應該不包含逆向工程,所有的改變應從業務出發,以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因為需求改變而調整業務模型,後續由工具驅動程式碼的改變。此即Sybase系統顧問向質彬所謂:「Modeling即Coding的行為。」修改程式碼反向影響模型,是技術領導業務的作法,已經不符合MDA的理論基礎。



李維也認同MDA不具備逆向工程的概念,但是從技術的角度分析:「設計階段的塑模不可能深入所有的類別。」在UML的工具中,使用者可隨設計者或建構師等角色,選擇檢視不同層面的模型內容,設計階段的概念模型的確不應由程式驅動模型的修改;但在實作的階段,會隨著特定程式語言、技術、中介元件或GUI介面,加入特有的模型,這部分是可以雙向修改的。


不只是程式框架,是可執行的程式碼
UML、CASE Tool及MDA的差別
從學校教育著手,較易改變行為模式

相較於UML產生的Class Name、Method Name等程式框架,MDA透過PSM產生的程式碼不只是骨幹,還包括與商業邏輯有關「可執行」的程式碼,將大幅減少撰寫程式的負擔。



軟體設計與發展無需考慮平臺問題,了解產業知識的高階使用者,可輕易定義需求,從業務導向出發,依需求定義模型再產生程式碼,系統的彈性變大。業務模型從軟體架構抽離更大的好處,是不被底層技術綁死,不同程式語言的轉換不用重新改寫系統,可同時享有軟體基礎架構更新帶來的優勢,又確保業務模型的準確性,不用擔心寫錯或遺漏重要的功能。



在MDA的規格中,PIM及PSM均可利用UML設計模型,因此容易讓人產生混淆,UML與MDA有何不同?



李維表示:「UML是靜態的模型,MDA則是動態模型,可以更精確的方法描述模型的商業邏輯。」MDA與UML兩者的差別,在於UML用自然語言描述商業邏輯,例如薪水大於五百萬;而MDA利用OCL技術,以更精確的數學運算式描述商業邏輯,例如Revenue>5000000。運算式沒有模糊地帶,因此工具可依據OCL的定義產出實作的程式碼。



即使MDA相關的MOF、OCL、XMI、UML等各種技術已有清楚的規格,但OMG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要具備哪些技術或標準才算MDA,所以各家實作的範圍及方法並不相同。



就因為實作MDA沒有一定的標準,UML是MDA的標準之一,支援UML就可以聲稱支援MDA,不禁令人懷疑CASE Tool及MDA工具兩者有什麼不同?到底有沒有界定的標準,可判斷市面上的CASE Tool只是以MDA作為行銷名詞的UML工具,還是正宗的MDA產品?



楊有進說:「CASE Tool仍在PSM層級的技術性模組,若能設計業務導向的模組,才能稱得上MDA。」而周忠信認為:「MOF及XMI是指標。」李維則表示:「MDA的規格即說明,MDA工具必須包含UML、MOF、OCL及自動化的工具。」自動化的工具是各家廠商自行的實作,從模型的外觀來看,很難察覺UML或MDA的圖形。當初UML只定義方法論及圖形表示方法,拆解模型的結構,如果只是UML工具,通常不會使用OCL,MDA模型的邏輯設定不會用程式語言實作,會用正規的OCL定義。



不過各方專家建議的衡量標準均未必絕對,OMG沒有強制規定MDA一定要具備哪些標準,工具為在市場競爭,必然拿MDA大作文章,企業若選擇以MDA為軟體工程,只能依自身著重的層面,尋求適合的工具。



MDA是一個新興熱門且快速發展領域,工具廠商才會不斷炒作這個話題。然而目前MDA的技術尚未成熟,所以並沒有真正可從CIM直接轉換到程式碼一步到位的工具,仍需透過層層轉換及設定,或鎖定特定語言的實作,才能直接產出程式碼。



對技術人員而言, MDA最重要的是思維的改變,楊有進評估:「從學校教育開始推廣,改變開發人員的行為模式,推估仍需兩年的時間,MDA的觀念才會普及。」周忠信站在學界的立場來看:「目前學校多有教育UML的觀念,但提及MDA的還很少,研究所可能有以MDA作為研究的主題。」MDA是軟體工程的一個門派,雖然是不錯的趨勢但目前並非主流,可能是相關課程中的一個章節。



李維預測:「未來軟體工程應會像程式語言的發展一樣,呈現百花齊放的榮景。」隨著網際網路及不同平臺的交流越來越發達,每個人會自由選擇最適合及偏好的語言開發系統,相同的,軟體工程不會只有單一方法存在。



相對於輕量級的XP方法論,及重量級的RUP方法論,MDA是比XP麻煩卻比RUP簡單的軟體工程。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是,程式語言及軟體工程存在一種信仰的成分,所以未來不太可能是一枝獨秀,在多元的發展的情況下,MDA可能成為主流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選擇。


工具降低門檻,但門檻不會消失
沒有任何軟體技術是萬靈丹
既有的系統如何MDA?

雖然MDA的構想很完美,不過包含UML、MOF、OCL及CWM等許多的標準及技術,單單要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就令人望而卻步。周忠信認為:「當工具包裝隱藏了理論的枯燥及困難度,即可降低MDA的門檻,提升市場的接受度。」各家產品的展示過程中,幾乎都可藉由直覺的拖拉點選及設定功能,即自動產生程式碼,使用者不見得知道,也分不清楚PIM、PSM、MOF或OCL是哪一步驟。工具的便利性,確實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對艱澀難懂理論的恐懼。



不過,李維表示:「工具的確可以降低門檻,但門檻不會消失。」工具展示的畢竟是陽春的應用,在不懂MDA技術的情形下,開發簡單的系統,有可能透過工具直覺的設定,產出程式碼即完成。但企業級應用的系統,仍需有經驗且具備MDA相關知識的人,運用技術描述商業邏輯才可能完成。



現在已有很多開發工具提供拖拉點選的方式,自動產生SQL陳述式的功能,然而複雜的資料庫關連及巢狀式的條件,仍需回歸技術人員專業的功力,因此工具不可能包辦所有的事情。李維反問:「沒有背景知識為基礎,如何確認模型的正確性?」即使未來MDA的工具,提供驗證邏輯的功能,但沒有足夠的了解,也無法運用得宜。所以開發人員不能忽略蹲馬步基本功夫的重要性。



即使工具支援MDA,開發人員也不見得會運用,只有在金字塔頂端的領域,喜歡用正規塑模的方式開發軟體的專業人士,較會採用MDA的技術,但若要深入到所有開發人員日常的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MDA的門檻較高。除要了解UML、MOF、OCL等觀念,還要認同設計與塑模的重要性。如果思維無法改變,MDA就只是一個空洞的理論,不會落實。



李維:「沒有一個軟體技術是萬靈丹。」MDA可以解決部分的問題,但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當初RUP及XP方法論出現時,大家都認為很理想,但也沒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也是促使軟體工程不斷進步的原因。



既有的系統若已執行得很平順,未來不會有太大的調整,轉換至MDA的架構意義不大;若有持續修改的可能,套用MDA的架構,將可降低後續維護的成本,並提高系統調整的彈性。



不過,不是所有的應用程式都可套用MDA,至少得是物件導向的架構,可透過UML工具以逆向工程產生PIM模型,再匯入MDA工具,才能以模型驅動程式碼。以程序導向架構開發的應用程式,就無法反推成MDA的架構。


軟體代工有機會實現
只會寫程式將淪為廉價勞工

過去軟體代工的構想,無法像晶圓代工一樣可以成形,是因為使用者需求難以透過語言或文字精確的表達。需求的表達需要頻繁的溝通,單純以文件清楚描述需求過於困難,常透過視訊會議即時溝通。



對於非英語系國家,外語表達能力普遍不佳,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使得軟體代工更顯困難。由於認知的不同,導致使用者需要桌子,開發團隊卻產出椅子的情況。



MDA降低對語言的依靠及文化的認知,以圖像模型表達降低語言及文字產生的認知混淆,彌補需求與成品之間的差距。因此未來將走向軟體代工的趨勢,由臺灣設計及塑模,委外大陸或印度開發,降低生產成本。不但需求可被精準完成,不再桌椅不分,再搭配測試功能,品質也可獲得保證。



程式開發人員常戲稱軟體開發是純手工的傳統產業,事實上一點也沒錯,開發人員應尋求新的定位,不能只專注於程式語言的學習,否則將淪為廉價勞工。周忠信表示:「軟體工程比技術更重要,因為IT技術變化太快。」產業知識、軟體分析、計設模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唯有加值自身的能力,才能避免被工具取代的危機。



企業投資龐大的團隊寫程式並不划算,資訊委外是不得不的趨勢, MIS的價值不在於撰寫繁瑣的程式。節省苦工的時間,學習軟體設計及塑模,思考如何建置更好的系統架構、強化系統效能,並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服務,才是有價值的投資。


MDA相關技術介紹
雖然MDA可加速軟體開發的效率,但不見得容易普及,最主要的原因是MDA牽涉不少技術及概念,要資訊人員改變既有的思維,並學習相關知識,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



資訊人員研究MDA理論很容易誤解,以為完全不用寫程式,事實上還是要寫程式,但不是寫繁瑣的運算邏輯,而是描述轉換的規則,相較於以往已大幅降低寫程式的負擔。未來MDA的工具日趨成熟後,有可能幾乎不用寫程式,多數的程式碼直接由工具產生。不過,塑模的技術及邏輯與關連的正確性,將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



CIM(Computation Independent Model):不展示系統的架構,以與電腦無關的觀點看待系統。CIM也可稱為Domain Model,是商務使用者在訪談中,以他們的角度描述需求。



PIM(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以與技術平臺無關的觀點描述系統,稱為System Type Model,完全不思考底層以何種技術實作,專注在模型化財務、生產管理等商業邏輯。



PSM(Platform Specific Model):PIM的模型可對應到CORBA、Java、.NET或Web 等Services的PSM模型,然後自動產生對應的程式碼。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所有MDA的規格將有PIM及PSM兩種層次的模型,作為規範的基準,而這兩種模型將以UML定義,也可說是MDA的基礎。



UML 1.4是目前官方正式的版本,透過UML格式記錄模型,以視覺化的角度,利用9種不同型態的標準圖形,描述軟體的設計架構,提供設計與開發人員共通的表達方式,達到溝通的目的。



MOF(Meta-Object Facility):在PIM轉換到與特定技術有關的PSM過程中,可能是轉換成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資料庫,或轉換成Java、.NET、Web Services等IT技術。以人類的語言為例,英文是動詞在前,副詞在後;中文則是副詞在前,動詞在後。同樣的,各種平臺或程式語言的表示方式不同,工具很難符合不同技術的描述方法,MOF即以中立一致的標準描述模型,並定義各種底層應用技術轉換的規則,使模型可轉換成各種技術對應的語法。



CWM(Common Warehouse Model):CWM提供了一個完整、廣泛的標準化元模型(MetaModel),讓企業的資料採礦可跨越資料庫的範圍,而且做得更好。就像UML Profile,不過不是在應用程式的部分,而是在資料的部分,制定MDA對應資料庫的綱要(Schema)。CWM是由OMG及MDC(Meta-Data Coalition)共同努力的成果,CWM專注在資料的塑模;而UML專注在應用程式的塑模。



XMI(XML Metadata Interchange):XMI以標準化的XML文件格式及DTD,定義以XML為基礎的UML模型交換格式。也就是說,XMI也定義了UML轉換至XML的對應。



OCL(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OCL是分析設計軟體系統的註釋性語言,是UML延伸的標準,允許開發人員撰寫物件模型的限制條件並利於查詢。模型的限制條件非常有用,開發人員可建立規則以控管物件。當軟體專案需要獨特及複雜的規則定義在商業模組中,OCL變成物件發展不可缺的一部分。



在模型中設定商業邏輯的好處是維護容易。即使開發系統的人員已離職,當商業邏輯改變,接手維護的人員無需研讀及修改程式,只要修改OCL的定義,MDA工具即自動變更程式。



不將商業邏輯隱藏在程式碼中的好處,還包括未來改變技術平臺,若由人工重新打造企業必須承擔風險。MDA的架構無需重新開發,只要對應到不同的PSM,即自動產生程式碼,OCL可避免轉換的過程中,遺漏任何商業邏輯。不過,OCL運算式可以回傳數值,但是不能使用OCL來改變模型中定義的元素,也就是說OCL可定義商業邏輯,但若將新增、刪除、修改等系統行為定義在OCL中,則不符合OCL的精神。文⊙李延華

你可能感兴趣的:(XP,教育,Sybase,ide,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