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概论

第二章 资源概论
第一节 资源的概念
资源概念是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认识
和利用程度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说:资源是一种动态概念。
参考专著:
 《自然资源学》,陈永文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Tom Tietenberg(美),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张帆,上海人民出版社
 《自然资源概论》,刘成武,杨志荣,方中权,
科学出版社
 《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A. Myrick Freeman(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鲁传一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Resources Economics》,Jon M. Conrad(英),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 阿兰·兰德尔 《资源经济学》(1974)
 “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
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
自然因素和条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资源就是人们用以创造社会财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
 “在自然界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要素。”
——陈永文《自然资源学》(1994)
 资源定义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根据该时期人民大
众消费偏好及科学技术水平,那些存在于该地点可以作为
宏观经济活动的投入或潜在投入因素的总和。
第二节
资源系统的分类
 关于资源系统的分类,由于研究者着眼点
的不同,分类方法也就各异 。
 可概括为下列几种:对资源的哲学理解或
阐述,对资源的社会学理解或阐述;对资
源的科学理解或阐述;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环境保护的理解或阐述以及对资源的经
济学理解或阐述等。
一、按资源性质分类
 (一)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按其再生性分类
2.自然资源按其利用的可控性分类
 (二)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
社会经济资源或称社会人文资源,是
指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
因素。技术资源也属于社会资源范畴。
二、按资源用途分类
 (一)农业资源
(1)农业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土地、气候、水、
生物资源等。
(2)社会经济资源。直接为农业服务、与农业密切
相关和农业劳动资源,包括农业资本和信贷等。
 (二)工业资源
(1)工业自然资源。如矿藏、生物等;(2)社会经济
资源,如工业能源等;(3)工业人力资源。
 (三)服务性资源
三、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分类
 (一)现实资源
即在现时或短时间内可利用的资源。
 (二)潜在资源
指虽不能被立即使用,但在不远的时期内
有可能被使用的资源。
 (三)废物资源
也叫可重复利用资源。
第三节 资源系统的特点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多种多样的自然、社
会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
个结构复杂的资源系统。了解资源系统的
分类及其特点,对于开发、利用、管理和
保护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的特点
 1.有限性
 2
.整体性
 3
.地域性
 4
.多用性
二、自然资源系统的特点
 (
一)
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规律性
 (
二)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 (
三)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
 (
四)
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三社会资源系统的特点
 (
一)
社会资源的社会性
 (
二)
社会资源的继承性
 (
三)
社会资源的主导性
 (
四)
社会资源的流动性
 (
五)
社会资源的不均衡性
第四节
资源稀缺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在原位资源储量有限,再生资源遭到破
坏,人口急剧增加,环境系统受害力减弱
的条件下,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资源的
稀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潜在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稀缺问题的历史沿革
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资源的开发利
用,然而当其发展超出自身赖以存在的资
源基础与组织结构时,危机便由隐性变成
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显性限制因素,历
史发展看,不同时期资源短缺的特点:
 (一)历代土地资源危机
 (二)西方四百年的繁荣
 (三)繁荣中资源危机四伏
 (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二、资源危机带来的启示
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但也带来
了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与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环
境污染等。
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
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稀缺程度在加
剧。
 可以通过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途径,缓和
资源的稀缺;
 人类必须遵循自然与生态规律,重视对该
系统损失的物质与能量的及时补充,不断
完善其再生机能;
 必须不断、及时地减缓资源稀缺带来的消
极作用,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三、资源稀缺性的涵义及度量
 (一)狭义的稀缺性
是指某种资源或商品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上
质量和数量上的缺乏。
 (二)广义的稀缺性
竞争性的市场上任何一种价格大于零的商
品都是稀缺的。
 (三) 稀缺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性:指某种资源或商品在某一时期绝
对数量上的短缺。
相对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
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即在不同历史阶段
“稀缺”的评价与量度结果不同。另一方面,
某种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通过替代品的利
用来缓和,当一种新的替代资源出现时,
原有资源的稀缺性可因其效用的减少而降
低。
 稀缺性的理想指标,应为获得一个单位的资源而
作出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牺牲。
 稀缺性指标的设置,有多种提法:
(1)自然资源商品的价格;
(2)对拥有资源的土地所付的租金或矿区使用费;
(3)实际的开采费(不计矿区使用费);
(4)表示资本和劳动力代替自然资源投入物是否容
易的尺度。
 稀缺性的经济量度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成本和开采费用。
2.资源商品的实际价格。
3.新发现矿床的费用。
四、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指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社
会生产或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发展。
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
础。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1.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 2.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
 3.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 4.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具
体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 资源约束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成长速度。
 各种资源在结构上的特点或不平衡性形成了资源
的结构约束。
 资源约束限制着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范围,一定
的资源约束条件就决定着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
 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约束条件共同决定着长期
经济发展的规模、成长速度和模式选择。
 五、可再生资源约束与短期经济发展
*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和结构不平衡性形成对短
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它制约和规定着短期经
济发展的规模和成长速度,以及短期经济发展的
模式选择。
 六、不可再生资源约束与长期经济发展
*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和结构不平衡性形成不可
再生资源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
*约束着长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不可再生资
源在总量上的有限也会对长期经济发展的规模、
速度产生消极的影响。
*也会对短期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第五节
解决未来资源稀缺问题的途径
 一、资源的替代原理
 第一层次:一种物质只有具备有用性,为生产或生活所
需求,才能成为资源。转变的迫切性大小,取决于原有
资源的稀缺程度的大小,愈稀缺,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
进程愈快,反之则愈慢。
 第二层次:资源所以具有替代功能,是因为具备同被替
代资源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或有用性,而且价格很低,来
源更广,更容易利用。
 第三层次:一种新的资源用于替代某种稀缺资源,在开
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种新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能够替代更多的稀缺资源。
 第四层次:随着新用途的不断开发利用,新的替代资源
又会在某种用途上出现稀缺,使人们又去寻找更新的、
可以替代的资源。
二、资源集约利用问题
 集约经营,是指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源和活
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资源以提高单位资
源产品量的经营方式。
 每单位资源所投入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多少
称为集约度。所投资本和劳动越多,集约
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合理确定资源利用的集约度,可以
从以下三方面探讨:
 (
一)

收益(
报酬)
递减规律”
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定义:“相对于其它不变入量而言,在一定的技术水平
下,增加某些入量将使总产量增加;但是,在某一点之
后,由于:增加相同的入量而增加的出量多半会变得越
来越少”。
萨缪尔森认为:“收益递减规律是一个经常观察到的经济
和技术的重要规律。但是它不是普通适用的。往往在加
入相当多相等数量的可变因素之后,它才生效” 。
从生产函数三阶段分析,第一、三阶段不能作为合理的资
源利用和生产阶段。在第二阶段,可变资源与固定资源
的配合比例比较适中,每次增加的投入都可带来总产量、
总收益的增加,因此被视为可变资源的合理投入范围,
最适集约度应在此范围内
(
二)
资源本方的生产力对集约经营具有制约作用
 集约度的大小受资源本身的生产力制约,而生产力则是由
资源受容力和生产效率决定的。
 受容力:是指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资源所能承受各种
投入的能力,能受客的数量多者为受容力大,反之,则受
容力小。
 资源的生产力取决于生产效益的高低,二者成正相关关系。
资源的受容力越大,生产效率越高,则投入的可变资源利
用越充分,资源的产出效益越大。
 在生产中应注意集约边际与粗放边际的客观限度,通过改
善资源的质量来增加资源的受容力,从而提高资源的生产
力,使集约经营获得最佳效益。
 (
三)
集约度的确定取决于当时社会需求水平,投
入能力和技术水平
 需求量的消长刺激生产者通过增加或减少投入来
获取最大利润,客观上调节着集约度,使之始终
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 社会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投入能力直接决定着资源
利用的集约度。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一般采取
粗放经营的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
生产力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资源利用的集约度也
有一个适宜区域。
 技术水平提高,则集约度随之变化,建立收益更
大的高层次的最适集约度区域。
三、解决未来资源稀缺问题的途径
 (
一)
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
 (
二)
社会资源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源
 (
三)
节约利用意味着资源储量的增加
 (
四)
进行资源的重复利用,变“
废”
为“
宝”
 (
五)
资源储量的新发现对于缓和资源稀缺
性意义重大
 (
六)
利用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发挥比较
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