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高效的学习

针对学习,不同的人的认知能力是有差距的,不同的学科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下面这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我认为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故总结如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三大核心原则:

1.关联:人类的认识本质是一个概念迭代的过程,即用已有知识去认知未知对象,当两者可以找到关联时,就会出现理解和接受的情况,否则就会出现不理解和不接受的现象,在生理学上是因为新的突触的建立和突触之间的关联。所以关联是人类认识的本质,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强化这个过程,使得关联越多越好,越直接越好。

1)比喻,比喻即联想,最好是司空见惯、喜闻乐见的东西,或者使你印象深刻的东西。

2)逻辑,内在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外在逻辑(从哪来,到哪去)。

3)拓展,广度拓展(类似的同类事物),深度拓展(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来龙去脉,应用场景)

4)多媒,尽可能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中深化认识,这有利于建立更多的关联。

2.简化:复杂的对象是不利于存储和处理的,我们的第一认知系统,更倾向直观,图像,情景而不是抽象,符号,复杂。信息接受度:视频>图像>表格>文字>符号

1)抽象问题具体化:根据抽象描述,举个例子。

2)一般问题特殊化:如果某个规律具有一般性,那么特殊情况也一定满足。

3)复杂概念图表化:图像是人类最为敏感的信息组织形式,表格可以使得信息结构化。

4)冗杂语言口诀化:提取关键词编口诀。

5)找规律归纳转化:谐音,谐形,通项,递归,迭代,删去冗余部分。

3.系统:人类知识的提取是一个模糊匹配,逐步求精的过程,我们在建立知识图谱时就要尽可能的系统化层次化。

1)架构观,系统化层次化,将知识在脑图中找到合适位置,树形结构符合人类的思维过程。

2)重点观,只记忆反常的,容易出错的,能用常识推出的,可不记忆。在大量信息中,永远是先抓重点。

 

三大操作手段:

1.短期重复,人类的记忆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生理功能区的,短期记忆就相当于缓存,如不及时转化为长期记忆,就会被覆盖,那么学了也是白学。可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检测运用,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才是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也符合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论原理,所以单方向的信息输入是不够的。及时做题,或者练习或者讨论交流都是很好的。在运用检测过程中,纠错是核心环节。认识过程的80%时间都应该放到认知的薄弱环节,一个错误的认识是不会容易的被纠正的,所以要反复几次强调,最好是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中,这样有利于建立更多的关联。

费曼学习法:在信息输入的同时,模拟进行信息输出,也就是假想你在教别人,你会怎么重新表述。

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当你可以把一个概念和理论,清楚的传授给他人时,你对这个概念和理论算是基本掌握的了。

3.科学用脑

1)早上有利于短期记忆,睡前有利于长期记忆,精力好的时候有利于推理分析,精力差的时候只能简单摄取。

2)信息输入时,精力集中时间很难超过1个小时,适当放松一下是有必要的,当感觉乏味时应当及时转换不同类型的科目。

3)激发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力激发,群体行为激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法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