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

如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理论分析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能够分别作用与支付方面、货币政策方面以及金融稳定方面。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系统和金融结构的冲击可控,长期看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与稳态时的经济产出相比,可提升经济增速 0.01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应正面。 实证结果还证实,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创造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发挥作用。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性”


不同的属性设计决定了央行数字货币不同的经济影响。


若仅是一种支付工具, 不是一种计息资产,那么辅以相关机制设计,央行数字货币相当于各类传统支付工具的变体,不会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产生过多影响。


例如,在批发端(Wholesale),央行数字货币以100%准备金抵押发行,并限定于银行间支付的封闭场景,那么它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中性”,不影响宏观经济。在这样的央行数字货币环境下,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依然适用。


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若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是一种支付工具,还是一种计息资产,那么它将创造一种新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在批发端。当央行数字货币利率高于准备金利率时,它将取代准备金利率成为货币市场利率走廊的下限;二是在零售端(Retail)。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将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这具有两层正面政策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升央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利率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中央银行则可以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


二是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传统上,零售端的央行货币是现金,而现金的利率为零。因此,当零售金融资产利率下降至零时,资金则会向现金转换,从而使负利率失效,名义利率的有效下限为零。


若发行零售端的央行数字货币,并同时废止大额现金的使用,则可对央行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可酌情对央行数字货币收取钱包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


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央行货币地位,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根据Prasad的研究,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货币在总体货币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自2003年以来,我国央行货币与M2的比率下降了5%,印度下降了7%,欧元区则下降了3%。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传统央行货币的支付功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从一些支付机构提出的“无现金社会”口号以及近几年来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均可以感受到,央行货币的地位正受到挑战。而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发挥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特性, 或有助于解决传统货币政策困境


姚前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逆周期调控困难、货币  “脱实向虚”、政策预期管理不足等现代货币政策困境的根源,在于传统央行货币的难以追踪性、同质单一性和操作当下性,而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特性则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姚前尝试性地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通过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特性,在货币发行时预先设定符合政策导向的条件,来实现货币的精准投放、实时传导、前瞻指引以及逆周期调控,初步探索了央行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环境下, 解决现代货币政策困境的可能性。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可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 避免央行数字货币的 “狭义银行”影响


在零售端,不论央行数字货币基于账户或不基于账户,央行资产负债表均向公众开放;若不计息,在正常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引发大规模存款从银行转移到央行,导致“狭义银行”。


但有一个担忧是,由于数字化特性,在银行危机时刻,银行存款可能会快速、大规模地向央行数字货币转移。英格兰银行副行长Broadbent最早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对此,本文认为,实质上中央银行对 CBDC 具有完全的控制权,CBDC对银行存款也不是完美的替代品。例如,银行存款可以透支,而CBDC不行。


商业银行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会对CBDC的竞争做出反应。 为了防止在计息情况下CBDC对银行存款的替代,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银行存款向CBDC转化的摩擦和成本。


一是央行可以参照实物现金管理条例对央行数字货币实施“均一化”管理,以此管控央行数字货币的大额持有,或者这实质上是管控大额取现。


二是中央银行对银行存款向CBDC每日转账施加限额,不支付高于规定限额的余额的利息,降低大额CBDC的吸引力。


三是商业银行引入大型CBDC提款通知期限;对可能接近现金存储成本的异常大额余额征收费用。四是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存款吸引力。例如,提高利息或改进服务。


无须对央行数字货币持有 “狭义银行” 恐惧症


针对Broadbent担忧的狭义银行影响,Kumhof & Noone发布工作报告提出CBDC的“四项核心设计原则”,包括“CBDC利率自由浮动、不与准备金互换、不与银行存款按需兑换、仅对合格债券发行”,以避免CBDC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并依据CBDC系统内参与者的不同,构建三种不同的系统模型,建立CBDC交易所。


本文认为,他们提的核心原则实质上是将CBDC设计成了纪念钞 (与准备金、银行存款不能自由兑换,只能与现金兑换;价格浮动,在交易所里交易,有资产收益),以避免CBDC对银行存款的冲击,这似乎本末倒置了。


为了避免狭义银行化,而将CBDC设计成纪念钞性质的资产,将会使CBDC的经济意义大打折扣。同时,CBDC利率自由浮动,会导致与现金的兑换率浮动,这势必会影响法币的计价功能和支付功能。


同一商品有两种价格,一种以现金计价,一种以CBDC计价。那么,货币属性的减弱将会使CBDC变为类似于央行票据或纪念钞的投资资产。若比照于央行票据,市场上已经有国债,再造一个政府信用资产,不仅意义不大,而且可能会造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若比照于纪念钞,则意义更是甚微。CBDC相当于是数字纪念钞,而不是数字现金。此时,CBDC真成了收藏品。


现在各方对CBDC似乎有种“狭义银行”恐惧症,孰不知,CBDC是否导致银行存款搬家,只是个中间目标,而非最终目标。对于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考量应是,CBDC的发行和流通是否有利于服务实体,促进经济增长。


如果答案是“是的”,那么, 适当的银行存款搬家也无不可。比如,根据姚前的研究,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推出,虽然在前期导致银行存款搬家到货币基金,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利率价格发现,使市场利率向均衡水平回归。


实践亦表明,作为一种私人部门信用资产,银行存款是否会大规模搬家或大规模取现,最重要的还是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不在于其他资产相对于银行存款的吸引力。若真要防止银行存款搬家,维持金融稳定,从根本上而言,一方面有赖于商业银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赖于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的保障。


以下为文章部分内容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_第1张图片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_第2张图片


获取完整学术文章,请后台回复“法定数字货币

获取下载链接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_第3张图片

点击图片进入链塔小程序查看更多信息


640?wx_fmt=gif


往期报告精选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_第4张图片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_第5张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区块链行业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 | 链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