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 湾;来源 | 小葱APP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报告指出,涉及加密货币专门法的新闻发布可能令市场显著走强,而有关反洗钱、打击资助恐怖主义的监管事件则易引发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尽管加密市场目前仍普遍缺乏有效监管,但加密货币对于监管信息的敏感度却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季度报告探讨了加密货币估值、交易量与用户群与监管事件的相关度,并通过回归分析工具表明,监管行动以及有关潜在监管行动的新闻可能会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强烈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BIS首席经济学家Raphael Auer的团队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路透社自2015年初至2018年六月底的所有新闻报道进行统计,总共包括151项监管新闻事件。初步评估监管行动及其信息传播通常以何种方式影响加密市场,主要发现如下。
首先,市场对有关加密货币法律地位的新闻事件反应最为强烈。除对应用于金融交易的禁令外,将加密货币交易置于证券市场法律框架下、抑或加密货币不被视为“货币”等新闻消息也对市场造成消极影响;但涉及加密货币、ICO等领域的专门法出台,则成为明显的强势信号。
其次,有关反洗钱/打击资助恐怖主义(AML/CFT)的监管新闻措施和对加密货币与受监管金融体系互操作性的限制,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再次,当局非特定的一般性警告、及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发行可能性的新闻对市场没有影响。
最后,各个司法管辖区有时会出现较大的价格差异,这表明了市场细分的存在。
分析指出,现阶段存在着一定适用新法的余地。监管事件对加密市场来说并不一定是坏消息,加密货币的价格反应也倾向于获得一种“清晰明确的法律地位”,同时期望监管措施适当放宽。
具体评估监管事件对比特币价格影响可发现,有利事件发生前120分钟内回报率为0.33%,事件报道中的24小时“窗口期”则为1.52%;不利事件的回报率分别下降0.32%和3.12%。在新闻发布前,信息通过其他渠道流动,是以已经对比特币价格产生影响。
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证实加密货币对监管新闻事件的价格反应,Auer团队建立了如下回归。
其中,P是比特币的价格,Rt是日期t中每个新闻事件的监管分数(如果没有事件,则为0)。因此,在回归中,我们还包括没有监管新闻的日子来控制价格(或其他因变量)的“常规”变动。
同时,有关加密货币法律地位的新闻被编码为:
对于有利的新闻事件,Rt取值+1,例如,当宣布特定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或新闻表明加密货币不被视为“证券”时,并且每当新闻表明禁止时,Rt取值-1,譬如加密货币不被视为货币,或者它们将被视为证券。这种编码方案意味着Rt取为正值是加密货币的有利事件。
结果证实,每个类别的事件具有经济和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影响,但当联合估计时系数的大小几乎没有变化。同时,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加密货币法律地位的新闻影响最大,其他两个类别的新闻虽然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显著作用,但几乎不会引起市场反应。
结论
众所周知,如今的加密市场仍然是草莽的。那么,为何监管事件发布会对加密货币的价格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一种解释是,加密市场交易依赖于受监管的大型机构,加密钱包等第三方中介也参与交易过程的中转,它们同样受到国家法规的管控。此外,国际市场细分也使跨境套利成为可能,一个例子是所谓的“泡菜溢价”,即韩国比特币的价格经常超过美国的价格,有时超过50%。同样,中国当局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新闻有时导致与美国市场相比的价格差异。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表明,监管行动以及有关潜在监管行动的新闻确实可能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强烈影响,至少在估值和交易量方面如此。未来,各国在监管行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当局需要从法律和证券市场的角度阐明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活动,并根据经济目的而不是技术目的加以实现。同时,国家监管机构之间的界限可能需要重新划分,以厘清权责归属。
其次,尽管市场目前在某种程度上是分割的,但监管事件仍可能引发跨境溢出效应。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避免“漏网之鱼”的存在,加密货币也应采用国际一致的方法。
最后,在市场发展的现阶段,加密货币似乎并不存在影响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性的问题,但新型加密产品,如加密资金、加密衍生资产等则与金融系统建立了额外的联系。在加密市场中丧失公众信任可能会导致对更广泛的金融体系及其监管机构的不信任,故而,仍需要对加密行业的发展加强管控,对潜在的威胁保持警惕。
阅读原文
温馨提示
①以上数据均来源51BB8财经
②行情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请注意防范风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