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区块链中的应用都是试图以其所发行的Token(通证)作为一种经济激励的工具,促进生态圈内各个角色的协作——你的贡献越大,你得到的Token越多,大家协作得越好,币价越高。因此,每一个发币的区块链项目都在试图设计一个能够良好运转的基于Token的经济系统(Token Economic System)。
首先我们需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token的本质是什么?
2、token的价值(也可以说是价格),可以由哪些变量体现?
3、知道这些变量,我们可不可以设计比较好的模型,使得token价值最大化?
TOKEN本质
从专业的角度看,Token代表的是区块链上的一种权益证明,而非仅仅代币。Token必然会货币化、也会有权益证明、通证的属性,但货币属性是必不可少的。
token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但必须要配合设计一整套token的流转分配机制,才能促使大家分工合作,形成区块链的自生态,最终实现价值。
因此在设计区块链项目的时候,必然需要设计一套能够持续的Token经济模型。
但是问题是:同样是都是做内容的:iveryone steemit 币乎 primas的经济模型则有很大差别,到底最终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可以留给时间去回答,但还是要问问自己:如何才能设计一个好的token经济模型?
1、价值存储类
(1)以BTC BCH LTC Zcash Decred Dash Monero为代表的token,朝着成为货币方向努力的这些token,除了有交换价值以外,他们还有存储价值。
(2)以太坊、EOS等这类公链token也可认为是价值存储类,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智能合约平台,未来将会成长为独立的价值存储库。比如,像现在所有的爱西欧都会用到ETH/BTC。
如果公链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对应这个token就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也越来越大,也就更具有存储价值。
2、证券类
只是将证券业务转移到区块链,“证券”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的这类token。
3、实用类(Utility token)
这类token可用来购买某些特点的服务及服务单元。
一般情况下,是某个DAPP发行的token,使用场景比较单一。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与市场经济》一书中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
1、 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
2、 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
3、 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这其中逻辑按照 市场—政府干预—道德 路径形成整个流程的财富分配。
所有的token(包括BTC)都在说:由于我们发行量的固定,只要需求增加,那么token的价格必然上涨。
这种说法不能算是错误,但过于片面,忽略了很多重要因素。
为了描述影响token价格的几个变量,V神写了一个交换方程:
MC=TH
M=token总数
C=token价格(或1/P,P是价格水平)
T=交易量(每次交易的经济价值)
H=1/V 也就是用户在使用token之间,持有token的时间
要解决token价格的问题,可以用这个公式:
C = TH/M = T/MV
根据这个公式,推出一个结论:
token的速度和token价格更反比。
更简洁地说,参与者持有token的时间越长,token的价格越高。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交易活动是1000亿美元(一年),而token在一年的时间里流通10次,那么token价值是100亿美元。
如果它们流通100次,那么token就值10亿。因此,理解和计算token经济时,速度是极其重要的。
了解这点之后,在设计token经济模型时,就可以更加注意token的流通速度,从而使token价格达到最大化。
我们看看现有的控制速度的几种方式:
1、buy-and-burn机制
设定参考者在操作时,需要持有一定量的token,同时也会有场景burn掉这些token。
如Augur,Bodi,若想创建预测事件,必须要持有token,通过预测事件参与者自身可以获得收益,如果收益够高,用户就会为了收益买入并持有token,既提高了价格,又降低了速度。
币乎的key,只要发文就需要留着;
Primas的PST,同样的道理,发文、入圈就会被冻结,为了追求收益,大家也默认接受这种模式。
2、资产锁定机制
通过智能合约,锁定某类资产,减少流通。
比如,POS达成网络共识,若要投票则必须锁定XX个token,成为代理人。
再比如:FunFair项目,如果一个用户连续赢了10次,或赢了一个大的slots,赌场将锁定对方50%的token。
3、burn-and-mint平衡机制
简单来讲,就是token被消耗掉以后,会按照一定比例重新铸造。
目前做得最好的是Factom项目.
Factom系统会创造一个叫Factoids的电子币。持有Factoids意味着有权使用Factom系统。只要把Factoids转化成输入积分(Entry Credit), 便有权把数据写入Factom系统中。
每写入1 KiB的数据需要消耗1个Entry Credit,输入积分(Entry Credit)不可逆转成Factoids,输入积分也不能在账户之间互转,并且输入积分有有效时间,转换的汇率由联邦服务器(Federated server)来定,没有Factoids的人需向Factoids持有者购买才能获得Entry Credit, 来支付Factom系统的使用费用。
在Factom,使用该协议的成本以美元计价(0.001美元),完全不考虑FCT的价格,每次使用都是0.001美元。
用户burn token来使用Factom提供的服务,但同时,每个月都有73000个新的token生成,并分发给validators(验证节点)。
如果用户在1个月内没有使用完(7.3万个),new token数量就会增加,带来单个token下跌的压力;
如果用户在1个月内使用超过7.3万个token,new token数量就会减少,带来单个token价格的上涨;
长期来看,协议的使用与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使用得越多,价格越高,使用越少,token价格越低。
Factom有自己的公链,所以这种机制是可行的。
其它的ERC20 token,没有网络验证器,但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实现同样的功能。
4、游戏化鼓励持有
通过游戏化设计,哪怕token本身没有存储价值,也可鼓励用户持有。
例如:在做票务链时,由于许多演唱会很快就会售罄,所以场地可以根据顾客在Y天内持有的X代币进行优先排序,如果有足够多的场地采用这个机制,那整个token的流通速度就会下降。
说在最后
最后、分布式协作社区必然是一种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Token经济模型中的Token分配规则绝对堪称一门儿艺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社区的未来。
在投资token时,还应该学点生态经济学。
期待一个新的时代、分布式协作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