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11_05_珍惜少年时

刚才无意中在网页上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发现了在本科学校的某门课程网站上有自己大三时候做的一个RNA-seq的ppt报告(下图中红色框标注)。
当时那门课的老师是要求我们每周都做一次文献报告,小组轮流。现在翻过去看当时的文献报告和其它同学的报告,自己有一些体会颇深。
2018_11_05_珍惜少年时_第1张图片
大一大二的时候,作为生信专业,由于是交叉学科,所以我们主要学的都是计算机的核心课以及基础的生物课程(那个时候说实话,自己并不喜欢生物课,只喜欢计算机课)。大三开始我们院开始上生信相关的课,比如生信原理,生信软件实践,生信进展(其实就是数据分析),虽然上了那么多课,大三时的自己对测序的理解其实还是懵懵懂懂的,那时候还没有真正搞清楚生信和测序的关系。由于当时加入老师做的课题也是计算机方向的,所以我当时就以为生信就是用计算机工具做模拟,做算法优化的。。。

后来大三下学期上李老师的课,实践了一下CHIP-seq,大致了解数据分析是怎么回事了,但也并不是很清楚生信这些什么基因组组装是怎么回事。后来去BIG实习,初步接触GWAS,也是懵懵懂懂的。

直到考完研,进实验室又接触RNA-seq,暑假的时候进行了知识体系完善,对生信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这块,算是有理解了。

所以现在回过头看以前上的课,虽然当时不太懂,但是现在的我非常感谢学校四年的培养!真的每门课都非常有用!
记得大二时候上生物统计,老师直接让我们编程实现peaks的寻找,大三上生信原理,老师也是直接让我们编程实现k-means这些底层算法
没有过去的累积,怎么能有现在的领悟。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比较怀念本科时候的自己
怀念一下,继续向前!
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记录与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