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队算法是一种离线算法,通常不能有修改 操作。
其通过对询问操作的执行顺序进行更改,然后使用最暴力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复杂度。
首先,如果要用莫队算法,则必须满足已知ans[ l , r ]可以得到ans[ l +1, r ],ans[ l -1, r ],ans[ l , r +1],ans[ l , r -1]。
莫队算法的实现步骤为:
1、先对原序列进行分块。
2、离线操作,对询问进行排序,以左端点所在块编号 为第一关键字,右端点的位置为第二关键字,进行排序。然后维护[ l , r ]的答案,并不断调整 l 和 r 。
我们来分析一下时间复杂度:
1、左端点所在块编号确定时,右端点位置单调不下降,所以右端点移动最多造成的时间复杂度是 O ( n )的,总共 n√ 块,总时间复杂度为 O ( nn√ )。
2、左端点所在块编号进行变动时,右端点移动最多造成的时间复杂度是 O ( n ),总共 n√ 块,变动次数也就是 n√ 次,总时间复杂度为 O ( nn√ )。
3、块内左端点位置每次最多移动 n√ ,一共 m 次询问,也就是一共移动 m 次,总时间复杂度为 O ( mn√ )。
总的来说,时间复杂度是 32 次的,这是十分优秀的。
树上莫队是莫队算法的拓展,思想依然差不多,下面我介绍一种树上莫队的做法。
首先弄出树的括号序。(对树做一次深搜,第一次进入某节点时,将此节点编号加入序列,从某节点退出时,将此节点编号第二次加入序列)
如图,有一棵树,以及它的括号序:
然后记录一个数在括号序中第一次出现和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要询问 j 到 k 之间路径的信息,需进行分类讨论:
(以下均遵循此原则,出现两次的数字不算入所求信息中)
1、如果 j 是 k 的祖先,那么所求信息就为 j 和 k 最后出现的位置之间的信息。
2、如果 j 不是 k 的祖先。那么所求信息就为 j 最先出现的位置以及 k 最后出现的位置之间的信息,我们发现, j , k 的 lca 不在其中,再把 lca 加上即可。
那么实现的时候就是用 cha 来表示一个点的出现情况的改变。
然后当做序列上的莫队来做就可以了。
其实莫队还是可以带修改的。O(∩_∩)O~~
带修改的莫队其实也不难,我们三元组(l,r,x)来排序,x表示在此次询问操作之前经过了x次修改操作。同样的,知道( l , r , x )的答案可以知道( l -1, r , x )( l +1, r , x )( l , r -1, x )( l , r +1, x )( l , r , x -1)( l , r , x +1)的答案,一样可以用莫队算法。
块大小需要设置为 n23 ,总时间复杂度是 O ( n53 ),证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