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系列(一)- 基本概念

很久不写博客了,因为觉得水平还没达到能share的地步,怕误导别人,所以一直比较喜欢用印象笔记记录。但是反正也不是热门博主,也记点博客上吧,大神看到了错误请斧正。

(一)概念: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跨进程通信。

  Binder:(IPC)Binder是Android的一种跨进程通信方式。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我的理解:aidl是为了实现Android的IPC功能,规定好的一个模板化的代                 码,aidl文件可以build自动生成供C端和S端使用的代码。

(二)如何创建多线程:

  通过在AndroidManifest.xml设置android:process属性来创建多线程。

  注:进程名以":"开头的是私有进程,其他应用组件不能和它跑在一个进程中。

         进程名不以":"开头的是全局进程,SharedUID和签名相同可以跑在统一进程中。

(三)为什么要跨进程通信:

  每个android进程对应一个DVM,不同虚拟机会拥有自己的内存空间。

(四)跨进程通信的前提:

  对象需要先序列化(Serializable和Parcelable)。

  Parcelable实现也很简单,实现接口,CREATOR已经创建好,根据参数把out(writeXXX)和in(readXXX)加进去就好了。

  注意: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提高反序列化成功的概率。

                     ->反序列化要serialVersionUID相同才进行。比如User类增加或者删除了某个变量,还是能成功的反序列化,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数据(序列                             化的一个作用就是持久化)

                      ->当然,如果结构发生了严重的改变,比如字段类型、类名改变,即使serialVersionUID相同,反序列化也会失败。

  Parcelable不适用于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情况(没有Serializable易恢复)

  Serializable 序列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变量,引起频繁GC,并且大量IO,效率低。

(五)对象持久化和数据序列化:

对象持久化(Persistence)对象持久化就是将对象存储在可持久保存的存储介质上。

数据序列化(Serialization)数据序列化就是将对象或者数据结构转化成特定的格式,使其可在网络中传输,或者可存储在内存或者文件中。反序列化则是相反的操作,将对象从序列化数据中还原出来。而对象序列化后的数据格式可以是二进制,可以是XML,也可以是JSON等任何格式。数据序列化的重点在于数据的交换和传输。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IPC,B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