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强烈推荐一篇外文博客Visual Information Theory这个博客的博主colah是个著名的计算机知识科普达人,之前非常著名的那篇LSTM讲解的文章也是他写的。这篇文章详细讲解了信息论中许多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而且非常的直观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形象化的解释。
信息量
信息量用一个信息所需要的编码长度来定义,而一个信息的编码长度跟其出现的概率呈负相关,因为一个短编码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会放弃所有以其为前缀的编码方式,比如字母”a”用单一个0作为编码的话,那么为了避免歧义,就不能有其他任何0开头的编码词了.所以一个词出现的越频繁,则其编码方式也就越短,同时付出的代价也大.
I=log2(1p(x))=−log2(p(x))
信息熵
而信息熵则代表一个分布的信息量,或者编码的平均长度
H(p)=∑xp(x)log2(1p(x))=−∑xp(x)log2(p(x))
即信息量的均值
交叉熵 cross-entropy
交叉熵本质上可以看成,用一个猜测的分布的编码方式去编码其真实的分布,得到的平均编码长度或者信息量
Hp(q)=∑xq(x)log2(1p(x))
如上面的式子,用猜的的p分布,去编码原本真是为q的分布,得到的信息量
交叉熵 cross-entropy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作用
交叉熵cross-entropy在机器学习领域中经常作为最后的损失函数
为什么要用cross-entropy呢,他本质上相当于衡量两个编码方式之间的差值,因为只有当猜测的分布约接近于真实分布,则其值越小。
比如根据自己模型得到的A的概率是80%,得到B的概率是20%,真实的分布是应该得到A,则意味着得到A的概率是100%,所以
L=−∑iyilog(p(xi))+(1−yi)log(1−p(xi))
在LR中用cross-entry比平方误差方法好在:
- 在LR中,如果用平方损失函数,则损失函数是一个非凸的,而用cross-entropy的话就是一个凸函数
- 用cross-entropy做LR求导的话,得到的导数公式如下
∂L∂θj=−∑i(yi−p(xi))xij
而用平方损失函数的话,其求导结果为
∂L∂θj=−∑i(yi−p(xi))p′(xi)
平方损失函数中会出现 p′(xi) 而sigmoid函数的导数会出现梯度消失的问题【一些人称之为饱和现象】
KL散度
KL散度/距离是衡量两个分布的距离,KL距离一般用 D(q||p) 或者 Dq(p) 称之为q对p的相对熵
Dq(p)=Hq(p)−H(p)=∑xq(x)log2(q(x)p(x))
KL散度与cross-entropy的关系
用图像形象化的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图:
上面是q所含的信息量/平均编码长度 H(p)
第二行是cross-entropy,即用q来编码p所含的信息量/平均编码长度|或者称之为q对p的cross-entropy
第三行是上面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q对p的KL距离
非负性证明
根据上图显然其为非负的,但是怎么去证明呢,还是利用琴生不等式
Dq(p)=∑xq(x)log2(q(x)p(x))
=−∑xq(x)log2(p(x)q(x))
=−E(log2(p(x)q(x)))
≥log2E(p(x)q(x))
=log2∑xq(x)(p(x)q(x))
=log2∑xp(x)
因为
∑xp(x)=1
所以上式
Dq(p)≥0
非负性证明完成
联合信息熵和条件信息熵
下面几条我们要说的是联合分布中(即同一个分布中)的两个变量相互影响的关系,上面说的KL和cross-entropy是两个不同分布之间的距离度量【个人理解是KL距离是对于同一个随机事件的不同分布度量之间的距离,所以是1.同一随机事件*2.不同分布*】。
联合信息熵:
H(X,Y)=∑x,yp(x,y)log2(1p(x,y))
条件信息熵:
H(X|Y)=∑yp(y)∑xp(x|y)log2(1p(x|y))
=∑x,yp(x,y)log2(1p(x|y))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一些,比如天气是晴天还是阴天,和我穿短袖还是长袖这两个事件其可以组成联合概率分布
H(X,Y) 所以对应着上面的第一条,而对于
H(x) 来说就是下面第二横行,因为两个时间加起来的信息量肯定是大于单一一个事件的信息量的。像
H(x) 对应着今天天气分布的信息量。
而今天天气和我今天穿衣服这两个随机概率事件并不是独立分布的,所以如果已知今天天气的情况下,我的穿衣的信息量/不确定程度是减少了的。
所以当已知
H(x) 这个信息量的时候,联合分布
H(X,Y) 剩余的信息量就是
条件熵:
H(Y|X)=H(X,Y)−H(X)
根据上面那个图,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已知X的情况下,H(X,Y)剩余的信息量
互信息(信息增益)
互信息就是一个联合分布中的两个信息的纠缠程度/或者叫相互影响那部分的信息量
I(X,Y)=H(X)+H(Y)−H(X,Y)
I(X,Y)=H(Y)−H(Y|X)
决策树中的信息增益就是互信息,决策树是采用的上面第二种计算方法,即把分类的不同结果看成不同随机事件Y,然后把当前选择的特征看成X,则信息增益就是当前Y的信息熵减去已知X情况下的信息熵。
通过下图的刻画更为直观一些
以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互信息 I(X,Y) 的不同求法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量叫variation of information【不知道中文名叫啥】
V(X,Y)=H(X,Y)−I(X,Y)
Variation of information度量了不同随机变量之间的差别,如果
V(X,Y)=0 说明这两个变量是完全一致的,其约大说明两个变量越独立。
这里再注意一下Variation of information和KL距离的差别:
Variation of information是联合分布中(即
同一个分布中)的两个变量相互影响的关系
KL和cross-entropy是
两个不同分布之间的距离度量
非负性证明
I(X,Y)=H(X)+H(Y)−H(X,Y)
=−∑x,yp(x,y)(log(p(x))+log(p(y))−log(p(x,y)))
=−∑x,yp(x,y)(log(p(x)p(y)p(x,y)))
=D(P(X,Y)||P(X)P(Y))
即互信息可以转化成两个分布
P(X,Y) 和
P(X)P(Y) 之间的KL距离,而KL距离的非负性在上面已经被证明过了,所以
I(X,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