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区块链,认知区块链— —通证、公链

引子:上周末分享会,胡子俱乐部请到了两位已经有区块链落地实践的大咖,一个是专注于联盟链的金股链,另外一个就是专注于内容分发领域的ulord。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公链的发展以及落地的实践。一上午的讨论,意犹未尽。期间就比较关注的内容,做了笔记,分享给大家。

前两年有个提法叫ABC,翻译下就是AI,BigData,Cloud。短短一年提法升级为ABCD,意为AI,Block Chain,Cloud,Data。区块链,如火如荼。ABC提升的我们生产力的问题,而D则倾向于改变生产关系。

目前困扰公链发展的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吞吐率问题,交易效率比较低,不能处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另一个就是区块链的数据存储问题,作为分布式交易账本,是一个只增不减不改的过程,数据量必然是一个膨胀的过程。如果你现在去down一个bitcoin或者eth的全节点钱包,就会有深刻体会。这也是很多公链在研发上需要攻坚的难点。

大家普遍关心区块链的落地应用,现在炒的火热是代币,缺少的是一款除了币之外的实际在生活中应用的区块链产品。联盟链由于其技术门槛较低以及政府的接受度尚可,已经在某些政府部门应用中落地,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同时,在一些大企业间,联盟链也较容易达成共识,由于节点少,所以确认交易效率还是很高的。

哪些行业更容易应用区块链技术?分享嘉宾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就是全数字资产,更容易上链。第二个,参与人数众多更容易落地,也就是社区生态,另一个就是这个领域内的利益分配不均衡,更容易采用区块链技术来打破这种不平衡。综合来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该比较深入,毕竟一开始其天然的携带金融属性。

实物资产上链,涉及到一个确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高价值的资产一般都有产权归属证明,比如房产证,机动车登记证等等,一旦上链,近而流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交易达成后相关部门的认可问题,虽然有双方达成共识,但终究要许可的合法的操作范围内,如何使相关部门认可,如何与相关部门的系统对接,都是资产上链、资产流通要考虑的政策问题,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Token”的汉化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究竟该如何定位,也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难度,目前通行的叫法为通证,一个权益凭证,由此而引发的经济问题称为通证经济。token在链上实际流通,并产生实际的社会效应,才会释放出本有的能量。如果仅仅是币属性,必然不会长久。生活中不可能只有一条公链,不同领域也有可能不只一条公链存在。侧链技术(sidechain)的存在,为公链间数据的传递提供的可能,当然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通证同样可以在多条公链中兑换,其兑换比率则交由市场化的交易所来完成。

认识区块链,认知区块链— —通证、公链_第1张图片

分享中提到给实物溯源的问题,我们在第一期的讨论会上都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就是忽略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基于成熟的物联网应用,才可以将我们的数据不遗漏的、不错误的,传输到数据链上,并进行传播。特别是对于工业品溯源更容易操作,其制造过程、流通过程更容易规范化。相较而言果蔬生鲜并不那么容易,相信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不是一个难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另一个不明确的但至关重要的点:政策引导问题。央行在加紧发行数字货币,某种意义上说是鼓励区块链,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用区块链技术去ICO是非法的,或者说进行一些变相的传销,这就是被打击的对象。监管问题一直存在,面对新生事物,学习、包容、引导是必要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与之对应的,构筑应用的人才奇缺,这是新兴技术面临的大难题,摆在企业面前,摆在个人面前。这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行业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成功实践多了,更多的人看的懂了,方向看的清晰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行业引导、学校培养、社会培训、企业内训、个人自学等等,浪潮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冲浪板上,顺势而为。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可能是个技术问题,可能是个经济学问题,还有可能是个哲学问题。它是跨学科综合性的融合,很难将其定位于具体领域。就像一双筷子,你可以说它是涉及环保,我也可以说涉及民生。

有个终级问题:区块链到底要不要发token?目前尚无定论,只能待实际的应用落地才能见分晓。

扩展阅读:

  • 学习新技术时你应当掌握的『最少必要知识』

  • 你是『眼高手低』的程序员吗

  • 怎么定位自己在团队里的角色

  • 你的经历不一定都能变成经验

  • 那些会阻碍程序员成长的细节[7]

  • 做了七年软件开发后反而更迷茫

  • 认识区块链,认知区块链

  • 认识区块链,认知区块链— —数据上链

  • 基于SpringCloud的Microservices架构实战案例

 

认识区块链,认知区块链— —通证、公链_第2张图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