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e的工作原理

hive就是一个将sql语句转化为MR工具

hive的工作原理:

1、使用antlr定义sql语法,(详细见hive.g),由antlr工具将hive.g编译为两个java文件:HiveLexer.java HiveParser.java,可以将输入的sql解析为ast树

2、org.apache.hadoop.hive.ql.Driver对ast树进行初步的解析(combile),调用相应的语法分析器进行分析处理(包括DDl,Explain,Load等,其中最重要的是:SemanticAnalyzer)

3、SemanticAnalyzer的主要分析过程:调用analyzeInternal函数
1)doPhase1过程:主要是将sql语句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存储起来,存到QB中去,供后续调用 
2)getMetaData:这个过程主要是获取元数据信息,主要是sql中涉及到的表到元数据的关联
3)genPlan:这是最重要的过程之一,主要是生成算子树(operator tree)
4)optimize:优化,对算子树进行一些优化操作,例如列剪枝等
5)genMapRedTasks:这个步骤是最关键的步骤,将算子树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若干相互以来的MR任务

4、Driver编译完成以后,开始进入执行阶段(execute),执行过程按照任务树从roottask开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




genplan是语法分析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genplan过程中生成一个算子树。



1、一条sql语句的结构:

一条sql主要包括,insert子句,select子句,from子句,groupby子句,以及其他的条件子句,如limit,orderby等,还有join和union等操作符。其中的from子句,一般可以直接跟一个表,多个表(笛卡尔积等同于join),或者一个子查询,或者由join或union连接的两个表,或者两个子查询。包含子查询则意味着sql语句自身会包含这一些递归的操作。



2、hive对一条sql执行的过程:

一条sql语句(以查询sql为例)的目的最终是将一个表或者若干个表中的所有行数据,一条一条的进行处理,最终生成一组目标记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将处理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算子,将初始的表数据记录依次通过这些算子来计算,最终得出结果。

例如:select a from tbl where b>1 order by c,对于这条sql,首先需要一个ts(table scan)算子,从表中读出数据,然后读出的数据经过一个fil(filter)算子,过滤那些不满足条件b>1的数据,最后经过一个fetch算子,将正确的数据返回。对于任意复杂的sql语句都可以生成这样的算子树进行处理。





3、genplan的过程:有了以上信息以后可以根据ast树生成算子树



1)任何一个查询子句首先检查这个子句有没有子查询语句,如果有首先递归的对子查询语句进行处理得出子查询的算子树,这个算子树的唯一输出算子,作为本查询的输入算子。

2)一个查询子句的输入来源,要么是子查询语句,要么就是来自表 ,那么一个查询在处理完子查询以后,要对输入表进行处理,生成一个tablescan算子

3)生成genLateralViewPlans算子??

4)对于from子句包含join的查询语句来说,这里必须对join进行处理,生成join算子

5)以上的处理都集中于输入数据的算子处理上,完成这些以后进入genbodyplan,主要处理select子句,groupby等子句

6)对于每个输入源,分析过滤条件,生成一个FilterOperator作为一个子op

7)生成groupby operator

8)生成hiveing operator

9)生成select operator

10)生成filesink operator



以上就是operator tree,实际上这个数据结构不一定有唯一的根节点,也并不一定有唯一的归宿节点,最终按照这个树即可实现sql的语义。



AST:抽象语法树

抽象语法树(AST) 

最近在做一个类JAVA语言的编译器,整个开发过程,用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Tree,AST)作为程序的一种中间表示,所以首先就要学会建立相对应源代码的AST和访问AST。Eclipse AST是Eclipse JD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义在包org.eclipse.jdt.core.dom中,用来表示JAVA语言中的所有语法结构。

Eclipse AST的总体结构

1、org.eclipse.jdt.core.dom.AST(AST节点类)

Eclipse AST的工厂类,用于创建表示各种语法结构的节点。



2、org.eclipse.jdt.core.dom.ASTNode及其派生类(AST类)

用于表示JAVA语言中的所有语法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常作为AST上的节点出现。



3、org.eclipse.jdt.core.dom.ASTVisitor(ASTVisitor类)

Eclipse AST的访问者类,定义了统一的访问AST中各个节点的方法。

详细介绍:

一、AST节点类

整体结构包括CompilationUnit类(编译单元)、TypeDeclaration类(类型声明)、MethodDeclaration类(方法声明);

语句包括Block类(语句块)、ExpressionStatement类(表达式)、IfStatement(if语句)、WhileStatement类(while语句)、EmptyStatement类(空语句)、BreakStatement类和ContinueStatement类;

表达式包括MethodInvocation类(方法调用)、Assignment类(赋值表达式)(“=”、“+=”、“-=”、“*=”、“/=”)、InfixExpression类(中缀表达式)(“+”、“-”、“*”、“/”、“%”、“==”、“!=”、“<"、“<=”、“>=”、“&&”、“||”。)、 PrefixExpression类(前缀表达式)(“+”PLUS “-”MINUS “!”NOT)、ParenthesizedExpression类(带括号的表达式)、NumberLiteral类(整数)、Name类(simple)、MethodInvocation类(方法调用)。

二、AST类

关键是创建编译单元节点,创建类AST的实例。

AST ast = AST.newAST(JLS3);

三、ASTVisitor类

它提供与节点类有关的visit()方法和endVisit()法,与节点类无关的preVisit()方法和postVisit()方法。

boolean visit( T node):这类方法如果返回true,则接着访问子节点。如果返回false,则不再访问子节点。

void endVisit(T node):这类方法在节点node的子节点已经被访问或者是在visit(node)返回false后调用。

void preVisit():这类方法在visit(node)之前被调用。

void postVisit():这类方法在endVisit(node)之后被调用。

在做简单解释器过程中,分析句子时我主要用到了上面的visit()和endVisit()方法,其中visit()方法是比较好理解的,主要是endVisit()方法在没有特定语法分析树的情况下分析是比较抽象的,所以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分析。

endVisit()在node的子节点已被访问后调用型:

a、赋值语句分析为例:


i1 = 1;

i4 = i1;

它们对应语法树结构: 

Expressionstatement


Assignment


simplename

numberLiteral



Expressionstatement
Assignment



simplename

simplename






实现程序:
int rightis_num = 1;

visit(Assignment n){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endVisit(Assignment n)//访问完所有的节点后,rightis_num已经能够确定

{

Expression string = n.getLeftHandSide();//返回表达式左部

String simplename =((SimpleName) string).getIdentifier();//将变量串赋给simplename

try



if(rightis_num == 1)

{

Expression data1 = n.getRightHandSide();//返回表达式右部

System.out.println(simplename);

hm.put(simplename,new Integer(((NumberLiteral) data1).getToken()));//将变量及值加入hashmap

System.out.println(hm.get(simplename));

}

else//右部为标识符



Expression data2 = n.getRightHandSide();//返回表达式右部

String rightname = ((SimpleName) data2).getIdentifier();

hm.put(simplename,hm.get(rightname));

System.out.println(hm.get(simplename)); 

}

}

catch(Exception e)

{}

}



对应源程序AST的建立

class Program{

static void main(){

i = 10;

}

}



/************实现方法************/



AST ast = AST.newAST(JLS3);



CompilationUnit cu = ast.newCompilationUnit();//CompilationUnit实例中包含一个TypeDeclaration



TypeDeclaration type = ast.newTypeDeclaration();//TypeDeclaration实例表示程序中的类

type.setName(ast.newSimpleName("Program"));



MethodDeclaration method = ast.newMethodDeclaration();//TypeDeclaration实例中添加类Program中的方法main();

method.setName(ast.newSimpleName("main"));

type.bodyDeclarations().add(method);

method.modifiers().add(

ast.newModifier(Modifier.ModifierKeyword.STATIC_KEYWORD));//设置方法main()的modifier修饰语为static

method.setReturnType2(ast.newPrimitiveType(PrimitiveType.VOID));//设置方法main()的返回类型为void



Block mainBody = ast.newBlock();

method.setBody(mainBody);//构造main函数的函数体mainBody



//向方法main函数体mainBody中添加语句

Assignment.assign = ast.newAssignment();//构建赋值表达式

assign.setLeftHandSide(ast.newSimpleName("i"));//设置赋值表达式的左值为i

assign.setOperator(Assignment.Operator.ASSIGN);//设置赋值表达式的赋值算符为=

assign.setRightHandSide(ast.newNumberLiteral("10"));//设置赋值表达式的右值为数字10



ExpressionStatement statement = ast.newExpressionStatement(assign);

mainBody.statements().add(statement);//由赋值表达式构建语句,并把这个语句加入方法Main()的函数体。



访问方法

在Eclipse AST中,结合AST节点的accept()方法和ASTVisitor实例,假设待访问的AST树的根节点为root,则调用root.accept()就可以启动对这棵AST树的遍历。



总结:做这个简单解释器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程序源代码对应AST的映射,创建对应的AST方法都比较的固定,问题不大。难主是难在遍历树上,分析不同的语句结构,需要重写Visit()方法,同时要适当利用endVisit()方法增加一些控制变量,以决定应该解释句子的哪一分支。到现在对preVisit()和postVisit()方法仍然不怎么了解,在接下来的编译器开发中仍需慢慢摸索。熟悉了AST相关知识,后续工作可以展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