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现有银行系统中,所有银行都是通过中央的电子账本进行账目核对的。这是一个中心化的结构,越靠近中心的机构,权限越多,存储的数据量越多。而为了维护这个中心化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准确性,银行需要付出巨大的运营成本。
而凭借去中心化的特点,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银行创建一个分布式的公开可查的网络,其中的所有交易数据是透明和共享的。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分布式记账可以削减无效的银行中介,节省很多运营成本。
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区块链的共识机制。
比特币在区块的生成过程中使用了PoW机制,一个符合要求的区块哈希值由N个前导零构成,零的个数取决于网络的难度值。要得到合理的区块哈希值,要经过大量的尝试计算,计算时间取决于机器的哈希运算速度。
当某个节点提供出一个合理的区块哈希值,说明该节点确实经过了大量的尝试计算,当然,这并不能得出计算次数的绝对值,因为寻找合理的哈希值是一个概率事件。当节点拥有占全网n%的算力时,该节点即有n%的概率找到区块哈希值。
Pow依赖机器进行数学运算来获取记账权,资源消耗大、共识机制高、可监管性弱,同时每次达成共识需要全网共同参与运算,性能效率比较低,容错性方面允许全网50%节点出错。
- 优点:完全去中心化,节点自由进出
- 缺点:比特币已经吸引全球大部分的算力,再使用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很难获取相同的算力来保障自身安全。同时,挖矿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共识达成的周期较长。
主要理念:相比PoW,节点记账权的获得难度与节点持有的权益成反比,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学运算带来的资源消耗,性能也得到相应提升。PoS也是基于哈希运算,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记账权。可以说,PoS是PoW的一种升级,其根据每个节点所占代币的比利和时间,等比例地降低挖矿难度,从而加快找到随机数的速度。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持币人集合,他们把手中的代币放入POS机制中,这样他们就变成验证者。比如对区块链最前面的一个区块,PoS算法在验证者中随机选取一个,给其权利产生下一个区块。通常,选择验证者的权重依据他们投入的代币量,投入的越多,权重越大。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这个验证者没有产生一个区块,则选出第二个验证者代替产生,以此类推。
-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共识达成的时间;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去挖矿。
- 缺点:仍然需要通过挖矿来实现;所有的确认只是一个概率上的表达,而非一个确定性的事情,理论上仍有可能存在其他攻击影响。
其与PoS主要区别在于节点选举若干代理人,然后由这些代理人验证和记账,但其合规监管、性能、资源消耗和容错性与PoS相似。
你可以想象成董事会投票,持币者投出一定数量的节点,进行代理验证和记账。
工作原理:每个股东按其持股比例拥有相应的影响力,51%股东投票的结果将是不可逆且有约束力的,其目标是通过及时而高效的方法达到让“51%通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股东可以将其投票权授予一名代表。获得票数最多的前100位代表按既定时间表轮流产生区块。每位代表分配到一个时间段来产生区块。
所有的代表将收到等同于一个平均水平的区块所含交易费的10%作为报酬。如果一个平均水平的区块用100股作为交易费,一位代表将获得一股作为报酬。
DPoS的投票可以每30秒产生一个新区块,并且在正常的网络条件下,区块链分叉的可能性极其小,即便发生也可以在几分钟内得到解决。执行该模式的基本步骤:
1、成为代表。先在网络上注册你的公钥,该公钥是一个32位的标识符。该标识符会被每笔交易数据的“头部”引用。
2、授权投票。每个钱包有一个参数设置窗口,在该窗口里用户可以选择一位或更多的代表,并将其分级。一经设定,用户所做的每笔交易将把选票从“输入代表”转移到“输出代表”。
3、保持代表诚实。每个钱包都会配有一个状态指示器,让用户知道他们的代表表现如何。
4、抵抗攻击。每位代表都有一项平等的投票权,因此,无法通过获得超过1%的选票而将权利集中到单一代表上。由于每位代表的标识是公钥,因而攻击者很难对每位代表进行攻击。
为了防止验证人在不同的世界中提供不同的投注,还需要一个条款:如果你两次的投注序号一样,或者说你提交了一个无法让Casper依照合约处理的投注,你将失去所有保证金。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Casper与传统的PoS不同的是,Casper有惩罚机制,这样非法节点通过恶意攻击网络不仅得不到交易费,而且还面临保证金被没收的风险。
Casper协议下的验证人需要完成出块和投注两个活动。
出块:独立于其他所有事件而发生的过程,验证人收集交易,当轮到他们的出块时间时,他们就制造一个区块,并签名,然后发生到网络上。
投注:目前Casper默认的验证人策略被设计为模仿传统的拜占庭容错共识:观察其他的验证人如何投注,取33%处的值,向0或者1进一步移动。
客户端确认过程:
1、下载所有的区块和投注,然后用上面的算法来形成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公布意见;
2、简单地按顺序在每个高度进行观察,如果一个区块的概率高于0.5就处理它,否则就跳过它。在处理所有的区块之后所得到的状态就可以显示为区块链的“当前状态”。
同时,客户端还可以给出对于“最终确定”的主观看法:如果高度k之前的每个区块形成的意见高于99.9999%或者低于0.001%,那么客户端就可以认为前k个区块已经最终确定。
该算法使一组节点能够基于特殊节点列表形成共识。
初始的特殊节点列表可以看成一个俱乐部,要接纳一个新成员,必须由该俱乐部51%的会员投票通过。即,该共识遵循该俱乐部核心成员的“51%全力”,外部人员则没有影响力。
但是,由于该俱乐部是由中心化构成的,所以一旦它腐败,就会失去意义。
Pool验证池基于传统的分布式一致性技术和数据验证机制。目前是行业内大范围使用的机制。
优点:不需要代币也能工作;在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Pasox、Raft)的基础上,实现秒级共识验证。
缺点:去中心化程度不高,不如比特币,其更适合多方参与的多中心商业模式。
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基于选举领导者的共识机制。
领导者拥有绝对权限,并允许强监管节点参与。
优点:性能高,资源消耗低。
缺点:所有节点一般都有线下准入机制,但选举过程中不允许有作恶节点,不具备容错性。
有一问题:在分布式计算上,不同的计算机通过信息交换尝试达成共识,但有时候,系统中的协调计算机或成员计算机可能因系统错误交换错的信息,以至于影响最终的系统一致性。
通常我们上述这样的问题,称为“拜占庭将军”问题。
那么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早在1999年,卡斯特罗和利斯夫提出的实用拜占庭算法,该算法认为只要系统中有2/3的节点是正常工作的,就可以保证一致性。
总体过程如下:
客户端向主节点发送请求调用服务操作,如"
——客户端c请求执行操作o,时间戳t用来保证客户端请求只会执行一次。每个由副本节点发给客户端的消息都包含了当前的视图编号,使得客户端能够追踪视图编号,使得客户端能够追踪视图编号,从而进一步推算出当前主节点的编号。客户端通过点对点消息向它认为的主节点发送请求,然后主节点自动将该请求向所有备份节点进行广播。
注:
视图编号是连续编号的整数。主节点由公式p = v mod |R|
(v:视图编号,p:副本编号,|R|副本集合的个数)
副本发给客户端的响应为"
,v是视图编号,t是时间戳,i是副本编号,r是请求执行的结果。
接着,主节点广播请求给其他副本,然后就开始执行三个阶段的任务:
1、预准备阶段。主节点分配一个序列号n 给收到的请求,然后向所有备份节点群发预备消息,预备消息的格式:"
。(v:视图编号,m: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消息,d:请求消息m的摘要)
2、准备阶段。如果备份节点 i 接受了预备消息,则进入准备阶段。在准备的同时,该节点向所有副本节点发送准备消息"
,并且将预准备消息和准备消息写入自己的消息日志。
3、确认阶段。当"(m,v,n,i)"
条件为真的时候,副本 i 将 "
向其他副本节点广播,然后进入确认阶段。所哟副本都执行请求并将结果发回客户端。客户端需要等待不同副本节点发回相同的结果,作为整个操作的最终结果。
注意:
如果客户端没有在有限时间内收到回复,请求将向所有副本节点进行广播;
但是会出现几种情况:
1、如果该请求已经在副本节点处理过,副本就向客户端重发一遍执行结果;
2、如果该请求没有在副本节点处理过,该副本节点将把请求转发给主节点;
3、如果主节点没有将该请求进行广播,那么认为主节点失效;
4、如果有足够多的副本节点认为主节点失效,则会触发一次视图变更。
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是一种采用”许可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来选举领导者并进行记账的共识机制,该机制允许拜占庭容错,允许强监管节点参与,具备权限分级能力,性能更高,耗能更低,而且每轮记账都会由全网节点共同选举领导者,允许33%的节点作恶,容错性为33%。
应用场景:联盟链
该机制由国内的小蚁公司提出,是一种改进的拜占庭容错算法。
改进如下:
1、将C/S架构的请求响应模式改进为适合P2P网络的对等节点模式
2、将静态的共识参与节点改进为可动态进入、退出的共识参与节点;
3、为共识参与节点的产生设计一套基于持有权益比例的投票机制,通过投票决定共识参与节点(记账节点)
4、在区块链中引入数字证书,解决投票中对记账节点真实身份的认证问题
应用场景:金融
同时,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智链习社”,给予小智更多原力^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