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协议

OSPF协议

****OSPF全称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IETF开发的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基于带宽的度量值。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无路由环路。通过邻居关系维护路由,避免定期更新对带宽进行的消耗。路由更新效率高,网络收敛快,适用大中型网络。

**与静态路由相比:OSPF依靠报文传输路由信息,保密性差,而且传输报文会占用线路带宽。但静态路由配置繁琐且容易出错,不适用大型网络。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中路由信息需要大范围地调整。

**与rip协议相比:OSPF使用基于带宽的度量值,选路更加科学。当路由条目更新时,仅发送更新路由(rip发送整个路由表,且每隔30秒发送一次)减小了线路带宽的消耗,收敛速度快。(此处收敛是指当网络发生变化时的收敛,网络刚运行OSPF时,网络中的各个路由器学习到路由的时间可能要多于RIP,原因是路由器间选举DR,BDR需要40s,所以如果想加快网络初始化收敛速度,我们常常把线路配置成点到点线路)

****OSPF的三个阶段

  • 邻居建立阶段:OSPF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

  • 路由交换阶段:OSPF路由器发送DBD报文描述自己的LSDB,再用LSR(请求特定的LSA的报文
    ),LSU(承载LSA的报文)交换自己缺少的LSA,使得双方的LSDB达到一致,即所有路由器知道网络的全局拓扑关系图。双方LSDB一致的标志是邻居达到FULL状态。

  • 路由计算阶段:通过SPF算法计算出去往各个网段的最佳路由。并添加到路由表中。

****OSPF报文组

  1. HELLO报文: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包含hello头部和hello包.hell头中有:route id
    ,区域号,认证。hello包中有:hello间隔(10s),失效时间(40s),特殊区域标志。(注:形成邻居的条件:双向收发Hello报文,参数匹配(hello间隔,失效时间,认证,区域号,特殊区域标志)。在对方的hello报文中的邻居列表中有自身id,且为two
    way状态,则表示建立了邻居关系。)

    OSPF协议_第1张图片

  2. DBD报文:数据库描述包,描述数据库中有哪些LSA。DBD报文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路由器发送DBD报文(不携带LSDB,带route id
    和序列号)选出主从路由器,然后再发送带LSDB的DBD报文。

       选举主从路由器的DBD报文。
    OSPF协议_第2张图片
    描述LSDB的DBD报文
    OSPF协议_第3张图片

      注:DBD报文中的序列号是用来保障DBD报文的可靠性的,并且只有主路由器能决定序列号。当主路由器发现从路由器发送的DBD包中的序列号和自身发送的DBD包中的序列号一致时,则证明对方收到了主路由器发送的DBD报文,如果不一致,则证明没有收到,主路由器重新发送一份DBD报文。对于从路由器来说,接收到主路由器的DBD报文中的序列号一般要为自身发送的DBD报文中的序列号加一。
    OSPF协议_第4张图片

3.LSR报文:链路状态请求包,向邻居请求特定的LSA。
OSPF协议_第5张图片

4.LSU报文:链路状态更新包,携带LSA。
OSPF协议_第6张图片

5.LSACK报文:链路状态确认包,对收到的LSA进行确认。
OSPF协议_第7张图片

****OSPF的七种状态机

down:初始状态。

init:互相发送Hello报文,hello报文中包含Router ID,AreaID,各种定时器,认证,DR信息,接口优先级等等。初始化状态即单向通信,A收到B的hello(或B收到A的hello)。

tow way:路由器收到对方的Hello包,网络中非DR,BDR路由器之间就是这种状态,也是一种稳态。 双方互相通信状态,彼此收到对方的hello,并且从hello包中读取信息,建立邻居关系。

exstart:确立主从关系,RID高的路由器成为主路由器,如果MTU值不匹配,将停留在此阶段。就是将要开始发送DBD,在发送之前确认谁先发,谁后发,他们自动协商,依靠router id,越大越优先。

exchange:主从关系确立后,开始交换DBD报文,LSDB同步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建立LSDB的总体框架。

lading:加载DBD,发送LSR,通过更新LSU,LSA报文,交换相互缺少的DD报文,完成LSDB的同步。第二个阶段。收到DBD后进行比较是否相同(比较依据查看序列号),然后进行LSR、LSU的请求和更新

full:同步完成后,建立邻接关系。以后LSA的交换,用过LSU报文进行。

****OSPF多区域

划分多区域的目的:

  1. 减小了LSDB,降低了路由器的内存消耗并减轻了CPU SPF计算负担。
  2. 减小了LSA洪泛范围,有效地把拓扑变化控制在区域内,提高了 网络的稳定性。
  3. 在区域边界可以做路由汇总,减小了路由表,减轻了设备的数据转发负担。
  4. 提高了网络的拓展性,有利于组件大规模网络。

OSPF的LSA类型:

  • LSA1:每个OSPF路由器都会针对本区域产生一个LSA1,描述拓扑信息。
  • LSA2 :由DR产生的,补充说明类型LSA1,描述多路访问架构。描述一条链路上有哪些路由器。
  • LSA3:网络汇总。描述OSPF的区域间路由(在路由表中以 O IA 标识)。原LSA 1所描述的路由信息会由所在区域的ABR将其转换为LSA 3。LSA3可以传播到整个OSPF的所有区域(特殊区域除外)。由ABR通告。注意:LSA 3每穿越一个ABR,其ADV Router都会发生改变,ADV Router转变为最后一次穿越的ABR路由器。
  • LSA4:由ABR产生,当ASBR产生一个LSA5时,ABR会产生一个LSA4,指明ASBR区域。
  • LSA5: 自治系统外部LSA 。LSA 5描述的是OSPF区域以外的路由(RIP、EIGRP、BGP等等)。由ASBR所通告,LSA 5可以传播到整个OSPF的所有区域(特殊区域除外)。注意:LSA 5的通告路由器在穿越ABR的时候是不会改变的。
  • LSA7:只有在NSSA中存在,可以理解为LSA5的重发布变种。

OSPF特殊区域:OSPF协议_第8张图片
OSPF协议_第9张图片

OSPF多区域的防环机制:

  • 区域内使用SPF算法,算法上防止出现环路。
  • 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区域间路由需经由骨干区域中转。ABR从非骨干区域收到的Type-3 LSA不能用于区域间路由的计算。
  • 区域间的水平分割: ABR不会将描述一个Area内部的路由信息的Type-3 LSA再注入回该区域中。

    注:SPF算法详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OSP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