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需求为核心的知识库

        根据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包括四大类:“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是谁”的人际知识(Know-Who)

        由此可见,知识的概念比信息的概念要广泛得多。信息仅限于“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即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我们称之为“显性知识”。在需求管理领域内,这些内容是对应了问题领域的知识:我们解决客户的问题是什么,客户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客户潜在的目标/目的是什么,如何衡量我们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一般的文档也能记录其中大部分信息,但Telelogic DOORS带来的是更结构化、更富有层次的需求定义方式。

        而“知道怎样做”、“知道是谁”,是存储于人们大脑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体会、感悟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或者只可意会而难于表达的知识,我们称之为“隐性知识”。而这些隐性知识不属于信息的范畴。在需求管理领域内,这部分内容对应了解决方案的领域和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如何被分析,分解出来的,功能点和用户需求如何对应,当时是谁什么时候对提出该功能,或者是谁对参数做出怎样的调整等等。所有这些显然是用一般的需求管理方法无法顺利捕获和记录的,而这些恰恰是Telelogic DOORS的能够给您带来的帮助。这是以Telelogic DOORS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的第一层含义。

        知识库的第二个阶段是范例知识库的建立,这将帮助整个团队参考其中的典型范例,提高整体需求质量。知识在于总结,归纳,提高,再反过来帮助我们的实践。知识库内容应该包括:良好需求和文档的正、反面示例,以往项目中可反映团队在特定领域内专门知识的良好(和不良)需求。为了使开发团队可以更好的参考,知识库中的需求案例应具备明显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而非中规中矩的。通过知识库示例开发团队可以参考以往的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进而提高需求编写的质量、一致性和完整性。

        知识库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应用前往的项目知识。当以前项目的已编写的良好需求适用于当前情况时,不要单纯地将原有需求直接复制。重新使用以往需求的正确方法是维持两个需求之间的联系(DOORS中的关联),并通常打上重用/继承的标记。此标记使分析人员能够随时查找到原始需求,以检查需求如何分解实现等信息。通过灵活的方法重新用以往需求,开发团队可以获得技能、经验和知识的共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档,存储,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