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摄影术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近百年来,中国摄影家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追求民族形式和东方神韵,中国传统美学、传统哲学、美学理论对中国摄影家的审美意识、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美学理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摄影家与西方摄影家的艺术创作时的方式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因而中国与西方摄影艺术的审美意识、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上产生了差异性。
1、在中国传统理念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中国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倾向于人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连司马迁也觉得:唯有“究天人之际”才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反映在审美意识上,是审美主体投入审美客体,客体融于主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境界。因此,中国古代艺术主要表现对象是山水,中国的山水诗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中国文化传统,至今影响巨大,激励着中国摄影人踏破铁鞋去渴拜名山大川,为祖国山河写照传神。现在中国,风光摄影成为数量最为庞大的摄影人群。但是,现状恰恰相反,现在的中国如此庞大的风光摄影人群,人人怀抱着价值不菲的现代相机,成群结队的拍摄之后,获得的作品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纪实而抛弃了传统的写意理念。
2、在西方,大自然被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17世纪出现于荷兰绘画,18世纪才在英国、德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中确定下来。之后,西方艺术(非单指摄影)借助科学塑造出酷似生活真实的形象。而摄影术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光学、化学、材料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起很大的作用。构图学、色彩学和美学成为摄影艺术理论重要部分。西方摄影家构图充满画幅,单点透视,周边光影塑造立体的形象,讲求质感、形状、色彩。可是,反观如今国际顶尖的一些摄影技术、理念、意识、作品等等缺恰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传统。
世界最著名的摄影网站、世界顶级影像交流社区1X.co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那拉尔夫.斯特兰德(Ralf Stelander)在给范朝亮(John Fan)的摄影著作《理性的灵动-大自然的摄影语言》序中说过:“我们拍摄什么?”我们想描述的只是它在这一刻的形式?或者它只是用一个时刻来提醒我们:永恒的时间之流可以暂时停留在一个图像之中?图像是我们视觉中世界的印记,还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他的结论是:除了技术和条件,摄影师的想象力对结果至关重要,是决定一个作品艺术语言的最重要因素。
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iwitt)是这样说过:“摄影与你所看见的东西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它完全取决于你观察的方式…摄影师需要自己的大脑和想象力去发现自己独特的个人视觉” 。
西方的主流思想认为:自然风光摄影是摄影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描述,成功的作品不仅需要完善的技术,但更需要的是创意与构思。
世界知名摄影风光团队“四光圈”之胡亦鸣老师同样持有以下的观点:“风光摄影最关键的因素是设备?地点?运气?技术还是眼光?其实最重要的是摄影师的想法和眼光”。
范朝亮(John Fan)的目标则非常明确与清晰:使用自己的作品传达自然的灵感和生命的智慧,即使拍摄一个看似静态的场景,也试图从周围的自然中寻找韵律和内涵,同时将自身的想象力融入到每一幅影像之中。
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同时还是跨界摄影大师刘半农先生认为:意境分为写真和写意两大类,同样存在于中国优秀摄影作品之中:“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藉。被寄藉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藉上去之后,就变做了活的”。他还认为,作品中的意境不是摄影技术、技巧所能限定的,它远比摄影技术、技巧重要得多。意境理论对于当今摄影者有着重要意义。
一、回顾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反观当下摄影状况
①、中国古代的艺术表现较发达,诗言志、词缘情,绘画推崇‘象外之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艺术创造中,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唐代王昌龄提出意境的概念,
而近代的王国维大力标举意境,成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统一。意境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它是艺术家高尚人格襟抱的体现,也是抒情类艺术作品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讲究哲学,儒、道、佛三家的入世与出世思想,影响着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和艺术历程,也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写实还是写意。尊儒者追求入世,重写实;而坎坷之士则信佛老,超脱尘世,艺术创造时不求形似求神似,追求抽象意蕴。“文人画”的特点就是写意。中国画家打破原有束缚,创造了散点透视法和线描塑造形象的方法。作画时大胆取舍,保留最能表现物我精神气质的形象特征。画面上留有大块空白,形成了绝妙的空灵感,给了观赏者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作品中的松、竹、梅、兰,表现了画家高尚的品格。所有这些传统对于中国摄影家影响很大。
朗静山以写意的手法,创造了集锦摄影法,制作了《春树奇峰》、
《晓汲清江》等作品,获得了国外摄影名家的普遍赞赏。
摄影家于云天在作品中喜欢用大面积的黑,衬托一点点光亮。其曰:“在中国画的画理中是留白,摄影正好和这个相反,以留黑来反衬这个白。”
②、但是,当我们一代艺术大家的辉煌作品终究停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之后,随着现代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紧随我们中国艺术大师之后的国内众多海量的“老法师”、“大师们”,每个人似乎还没有从上个世纪的大红“囍”字中完全清醒过来,除了其身上确实仍然具备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外,在其它摄影领域,如新技术、新观念、新的评价标准等等核心理念方面,别说引领大伙前进,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都显得那么的勉强,甚至是连一张真正符合现代数码摄影标准的合格照片都难以拿得出手,却还死死不肯褪去老法师曾经披过的红色“袈裟”。在其制定规则并参与的各类大大小小的摄影比赛中,甚至在风光类别的比赛中,赫然标注参赛要求:不允许拼贴(甚至于接片拍摄都决不允许)、改变元素、技术拍摄(焦点包围、景深包围等现代数码摄影中最为基础的一些技术)。手中把玩着价值不菲的现代数码机器,却搞不懂数码摄影的完整工作流程,在当下基本是提供数字文件作为参赛作品的前提下,完全不知道照片在不同介质下(屏幕、打印、印刷等)输出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当你试图善意提醒,人家往往在一脸懵逼的同时转身离去,留下多嘴的你尴尬的站在原地。
③有的时候,我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请问一下哈,为什么国内外的拍照效果会差很多?明眼一看就可以看得出来:好看的照片是国外摄影师拍的。总感觉哪里不一样?同样的相机拍的效果也不一样…
那我会这样告诉提问者:当2个摄影人同时站在一个瀑布下观赏,国外的摄影师会说:我喜欢这个瀑布…而国内的摄影师说:是的,没错,这是一个瀑布,那边还有更大的…。这就是摄影艺术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别于技术的运用 。
造成同一场景拍摄作品质量巨大反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去探求,也可以从东西方表现情感的方式寻找答案,但是也有最根本的原因,那是你的拍摄是否遵循了数码摄影真谛的问题。
二、当前中国风光摄影与中西方文化的传承分析
(以下部分观点文字来源于蜂鸟网作者:朱垣)
①目前我国摄影界有两种似乎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老法师”、“大师”、“新秀”追求摄影的社会纪实真谛,倡导摄影要睁开“观看”社会的眼睛,用胶片或数码记录“阳光下的凝重”;
另一方面有可观的“老师”们借助现代摄影技术的成果,跋山涉水,熟练地操作着美术创作的“宝典”,掀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风光摄影热潮,创作出了中国摄影界前所未有的一批风光摄影精品。
针对于以上现象,相关网站刊登了相关作者的关于国外风光摄影从未成为起西方世界所谓主流不主流的定论,迄今为止,甚至在部分的人群中,“唯美”、“沙龙”式的摄影展现方式今日仍旧是非主流,不知道这些相关的文章论据从何而来,就不再这里争执了。如果,你现在有机会去选择2副精品摄影作品之一:你是去挑选一幅是展现因战争、饥饿而濒临死亡的作品去每天欣赏,你还是去选择一张美丽的日出瞬间的风光作品在你的办公室或者家中客厅展示?
我只能提醒说: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可做同一比较,就像是2个人,一个是帅哥一个是美女。
②、强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我们风光摄影审美的基调,它比摄影技术、技巧更加重要。风光摄影与中国绘画、书法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渗透,不仅创造更多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相互间的吸收、补充、交融,对强化艺术的表现力、丰富形式结构的多样化、扩大表现领域与画面容量、提高作品的艺术深度以及拓宽人们的审美观照与审美积淀,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③、应用摄影语言使风光摄影套路推陈出新。当代艺术的进程事实告诉我们,当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风格被人们长期欣赏而感到乏味的时候,往往需要多样化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与之相适应,因而艺术便不断进行创新或抛开程式化的技术规范和固有的审美模式,或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营养作为一种补充、更新,从而建构起新的样式和新的审美视象,以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要。尤其是在艺术观念与审美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横向渗秀、吸收,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一种途径,这是不争的事实。风光摄影吸纳、融化了现代绘画新空间组合方式与透视关系,将新有的结构、变调的色彩,就会增强作品的形式感,加深画面的艺术底蕴,构成一种强劲的艺术张力。事实上,中国的风光摄影回避不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承和溶合问题,我认为,风光摄影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矛盾的地方,反而是中国的风光摄影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文化的溶合和传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待风光摄影,既不能盲从迎合所谓西方文化的标准,更不要固步自封地用传统的眼观来演变,而要在当今世界先进摄影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去创造。
三、中国式风景独特的展现视角
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优秀的中国观念摄影师便开始从中国古典绘画和传统哲学中寻找灵感,试图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广泛运用于观念摄影之中,典型代表如姚璐和杨泳梁的摄影拼贴画。
他俩的作品不但在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摄影节和摄影中心里展出,同时在艺术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西方的一些策展人、评论家和画廊主看起来对人造的或者对比鲜明的“中国式风景”还十分着迷。
但一些年轻的摄影师却采用了不同的拍摄手法。他们没有拍摄对比鲜明的城市风景,而是长途跋涉到中国的偏远地区,凭借想象的乐趣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获得2012年三影堂摄影中心颁发的“三影堂年度摄影奖”的张晋《又一季》系列作品;
塔可的《诗歌》系列作品的灵感均来源于中国最早的诗歌著作《诗经》。
有意思的是,张晋和塔可都是在国外接受的教育,但他们的作品都是关于中国哲学与审美的概念,尤其是他们通过对白形式,展现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两人作品都表明了一种抵制数码技术控制的趋势,通过风景与大地的柔和对比,他们用传统的黑白照片营造出一种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他们的作品既朴素又跨越时间,更像是早期的摄影师,而不是后摄影时代的摄影师。
②、时下中国摄影人应该跳出风光/景观/地景定义争论,用广阔的视野去讨论风景作为摄影创作的文化价值,而摄影师则需要更多地从自己的观察和兴趣点出发,寻找与社会更紧密联系的多元表达,运用多元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风景摄影的深度和广度。
四、从中国传统风光摄影到现代新风光摄影,打破风光摄影边界。(光明网作者:解 瑂)
①、可喜的是,前些时间在广东东莞,以“中国风景40年”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长安摄影周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十三届理论研讨会上设立了新主题:“风景摄影与自然观”。中国摄协掌门人李舸表示,希望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系统梳理风景摄影的特征和沿革,探索风景摄影的发展方向。策展人那日松希望藉此打破所谓中国传统风景摄影的界限,拓宽风景摄影的边界。现在的年轻摄影人眼界非常开阔,对风景摄影有自己独立的理解方式。因此,不论是风光摄影、纪实摄影、观念摄影,还是所谓的当代摄影、景观摄影,它们都不是孤立的,摄影是发展的。因为大多数的接触摄影者,拿起相机几乎都是从风光摄影开始,因此风光摄影有着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同时,风光摄影又是最大限度调动摄影诸要素和各种技术手段的影像门类,因此被诸多专业摄影家所钟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风光摄影得到极大发展。
②、传统风光摄影家充满寄情山水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以扎实的美术基础和传统文化学养,观看和审视自然现象,抓取视觉快感。现代风光摄影人无论东西方都是从人文思考的角度来审视自然现象,镜头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如果说,不同风光摄影以公共情感与公共话语的不同内涵影响大众,那么,公共情感主要激发大众视觉美感的表层情绪,引起普遍意义的情感互动和共鸣;公共话题则通过涉及社会性问题的影像表达,引发大众关注获得社会影响。
一方面,风光摄影家之间观看方式的不同,区别了风光摄影是拍摄调动激发视觉美感的风景还是自然与人共存状态下的风景。另一方面,风光摄影家对于主观介入摄影的不同出发点,涉及到复制自然风景还是借助自然风景隐喻思考,从而在解构物象风景同时再创新风景。
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核心
自然观与观看方式的形成,取决于摄影人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以及理想追求,也因此分野了中国传统风光摄影家与现代新风光年轻摄影人对风光摄影不同的认识、思考与呈现。“追求意境与追求自然的质感一直是风光摄影的两极要素。在近百年的观念嬗变中,我们不难看出血脉的传承、亚当斯的影响以及现代主义观念的渗透。不管是风光摄影还是风景摄影,不管采用什么影像手段,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摄影理论家李树峰说。
如何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恰恰是我们与西方看待世界最本质的不同。中国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忽略了以人为本。因此要向西方学习,在风景摄影中强调人在自然中作为主体的存在意义,强调人在摄影创作中的主观性;这也是视觉艺术发展中,艺术家摆脱自然具象的想象局限,树立人的主体意识,创造观念摄影的由来与必然。
著名策展人王保国认为:“新风景,是对社会和自然有了新认识…它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审美结果,而是社会与审美的复合结果。它很残酷地宣告了风景摄影中多愁善感和宏大叙事的结束。把人类社会管理好,就是爱自然。”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青年教师戴菲看来,风光摄影是一种文化现象。“风景本身是没有定义的,只有人的介入才有了意义。”他认为,与老一代传统风光摄影家相比,当代年轻风光摄影家具有几方面特点:掌握和熟稔影像各种技术手段及能力,有技术积淀;由于大多数城市生活的背景,城市生活经验打破了以往传统山水摄影的概念,作品多有涉及城市景观中人类新的生存空间;有思考深度的学术性拍摄,有明确的定义性和方向性;希望通过努力扩大中国风光摄影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一个广义的中国风光摄影框架。
不可否认,从面对山川大河满怀激情到如今充满忧患,这其中不仅仅是成长背景的不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使命感;独立敏感,有个性、有见地且不断打破常规、打破传统的创新意识;具备东西方从古至今的艺术史论及现代文艺理论系统,同时能够不断学习掌握世界文艺思想及视觉艺术前沿思想及观念,专业学术视野开阔……这些都会从新一代风光摄影人身上看到的希望。
当满目风光去山水的现象成为普遍,人满为患过度消费淹没了山水风光怡情的本质,请问,您的镜头选择怎样的观看?
阿里,2018年12月9日宿迁。
(感谢胡亦鸣老师的部分图片供稿,文中部分文字信息来自与其它作者,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