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 ----- 这个是我们测试中比较常见的用例设计方法,一般来说,就是测试在输入框内的内容 是“有效等价类”,还是“无效等价类”。我们必须清晰的划分出等价类的子集不相交,避免冗余测试。比如,范围判断,必备条件判断,布尔值判断,输入数量判断,规则判断,同时测试的健壮性一定要强。
我们尽量遵循三个规则:
1)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2:边界值分析法 ----- 这个是我们测试中比较常见的用例设计方法,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与等价类有区别的测试方法: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3:错误推测法 ----- 这个概念就比较笼统了,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4:因果图法 ----- 这个其实就是开发中的,与或非,简单的来说就是约束。举个例子,注册账号:账号前必须是英文(与关系),账号组合可以是英文,数字,下划线组合(或关系)。不得出现汉字。这个就是约束(非关系)。
5:判定表驱动法 -----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判定表由四部分组成:
1) 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的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2) 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3)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4) 动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6:正交试验法 ----- 这个就需要我们有非常高的数学造诣了,离散数学的知识用到了。从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例),从而合理地安排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类似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方法,因子方法方法等.
7:功能图法 ----- 功能图由状态迁移图和布尔函数组成.状态迁移图用状态和迁移来描述.一个状态指出数据输入的位置(或时间),而迁移则指明状态的改变.同时要依靠判定表或因果图表示的逻辑功能.例,一个简化的自动出纳机ATM的功能图。
8:场景图法 -----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接下来就是如何确定Bug责任,简单的来说就是这个Bug是谁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工具来找出来问题的所在,帮助开发人员确认Bug的根源并且指派给负责人修复Bug,我们可以通过Charles,fiddler 进行抓包,查看内部的数据。根据返回的报文来判断责任的归属,书否是前端传递错误,或者前端的规则有误,或者是后端的算法有问题等等。day03 会开始学习这个Chales抓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