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冬野被封杀的第581天,凭借狱后发表的新曲《郭源潮》入围了金曲奖的最佳作词。
《郭源潮》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发布的,据说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只不过有了牢里那段特别的思索后,歌词中有了更多对人生的重新思考。
郭源潮的形象就像宋冬野自己,迷失在这个无所不能的社会里,谁敢于启齿,敢于真话言说自己。
我是一个对民谣比较低迷的发烧友,喜欢这些经过生活沉淀的老味道,和近似讲述的笔触,仿佛总能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情感诉求。
所以,《南山南》听了五年,《董小姐》和宋冬野几乎所有的歌听了五年,现在热烈的时候听李志,聒噪的时候,还是听《安河桥》。
这是我除了每天关注柴米油盐的日子之余,还稍微带点热血的兴趣爱好。常常会关注各类音乐节的海报,没去过现场,但很喜欢数海报上那些熟悉的名字。
以前是马頔、宋冬野,现在找赵磊、李志、万能青旅,麻油叶似乎都在尽情的“演个痛快”,只是这个满腹经纶的胖子稍显落寞,躲在人群里被褪却的激情洗尽铅华。
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一直以来,我对偶像包袱没有太多关注也没有太多的介怀,毕竟他们也是人,无独有偶的经历着人该经历的一切。
但是对于优秀的作品,从诞生之初的那一个刻起,从作品能以个案视角影响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定向,精神追求也好,回忆寄托也罢,都源于人人趋向于美的本心。
QQ音乐里的《安河桥》四年已经听了756遍。曾经洋洋洒洒的坐过三个半小时的慢车和2个小时的地铁,专门从石家庄跑到北京的安河桥北,想去看看喝醉的姑娘和擦汗的男人。
虽然看到的景象与自我想象的差距很大,但终归这就是被五环路蒙住双眼的地方。
大学毕业的时候,用《安河桥》排了舞,也演出了,也跳的情绪饱满、大汗淋漓,当我突然发现那个夏天所有爱过的人,所有爱过的事儿都随青春一笑了之的时候,发现再也不能在“那座城市思念你”是一件多么怅然若失的事。
所有关于青春的歌,苦味永远多于了甜。
曾经以为,这是一首写给爱情的歌。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场现实与回忆相互厮杀的局,只不过在这个局里有青春成长的回忆,有安河桥下清澈的水,还有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夏天。
夏天一年一年总会来,只是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夏天。
宋冬野说,《安河桥》是写给他奶奶的,他也特意写过这段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经历:
1987年冬天,我出生在北京安和桥一个老旧的小院子里,那里常年漏风漏雨,冬凉夏暖。三岁的时候我全家从安和桥搬了出去,成了第一家从那个地方搬到三环路以内居住的人。
几年以后,不堪承受城市繁华的奶奶还是回到了安和桥居住,而正在上学的我则是把周末的所有时间都安插在了安和桥。
在那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弹吉他,和邻居小兄弟在河边一弹就是一夜,高唱着现在根本不好意思唱的那些歌曲,早上回去睡一觉,醒来就打游戏机,用矿泉水瓶子踢足球,饿了吃奶奶做的饭,再弹琴,唱歌。
其实安和桥下的水并不清澈,甚至有些发臭,但我们还是喜欢在河边坐着,衬托我们超凡脱俗的气质,现在想起来很是得瑟,却怎么也忘不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从我开始做音乐,我就一直想写一首关于安和桥的歌,可总是觉得不管用什么语言什么旋律,都说不清我对安和桥的感情,更表达不出我对奶奶的感情。所以算起来这首歌大概一直拖了五六年。
2011年的一天,我和朋友去一个偏僻的地方玩,正好路过安和桥。车没有减速,从南向北开,我就顺着风景和新修的地铁站看着安和桥,热泪盈眶。尽管物是人非,但是那座桥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我的奶奶和我的青春期一样。西北五环路从安和桥的上面飞驰而过,其实也并没有带走什么,桥下的水还在流,而且比以前清澈了很多。
我坐在车上,找出一杆铅笔,在一个破本子上写下: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了双眼。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刚完成了童年理想,童年又成了理想。”理想这个事儿,好像大多数人都没有实现过,在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出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或者他们会说是一些东西阻碍了他们的前行。而安和桥时光所做的,只是让我相信了一点:一切客观因素都不足以成为绊脚石,只要自己敢往河里跳,就不怕学不会游泳。
尽管在安和桥的日子,我只是玩耍,但现在想来,那些愉快的笑声又何尝不是一种能量,在最艰苦的时候回想起来那些,便可以再次抬头迈步。
我深知,无忧无虑的时光已经过去,可美好的回忆始终年轻。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是充满希望的,我愿意去解决所有的难题,并且在回头看的时候,不会后怕,更不会在意经历过的苦楚。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没错,等到苍暮之年的时候,这一生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拿出来一笑了之,但这一声笑,并不是无奈的悲凉的笑,它应该是一种满足的,幸福的,最美好的笑容。
这大概就是“正能量”三个字的含义,就像蜡烛一样,在所有灯火都熄灭的时候,你总能看到它还在那儿坚定的烧着,能把最亮的灯光照不到的地方都照的一清二楚。
今年的三月,我送了奶奶人生的最后一程,辞掉工作专心做音乐。后来我曾又一次去安和桥,想仔细的看看她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在我找到那棵枣树的时候,我深刻的知道,我的家永远都在这里,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消失的小村庄,最好听的歌声和笑声,还有奶奶牵着小狗蹒跚的身影。我需要更加坚强,需要生活更多的磨砺,去寻找一个未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安和桥,只是一座桥。她给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我从她身上走过,面对眼前的城市,就变得力大无穷。
这应该是《安河桥》最好的故事。
也许,这可能是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为数不多能实实在在落在心里的东西了,每当我听到“我知道,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所以,你好,再见”的时候,我总想如果与此同时,世界上的某些个角落,也有那么一两个人,因为这些句子和旋律热泪盈眶过,大概会是这虚无缥缈现实世界里的一点讳莫如深吧。
而今,逃脱了青春的城市,我也在北京,每天都能看到五环路上静静伫立的灯光,和摇曳行走的车辆。
只是又是一个五月、六月,让我想起了那个夏天,奋然起舞的正当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