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 版本号命名规则

版本号命名规则

参考:

​https://blog.csdn.net/u012107...

​ http://wsfdl.com/devops/2016/...

​https://semver.org/lang/zh-CN/

前言

版本号的命名和更新问题,是开发者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问题。

首先看看某些常见软件的版本号:

  • Linux Kernel: 0.0.1,1.0.0,2.6.32,3.0.18…,若用 X.Y.Z 表示,则偶数 Y 表示稳定版本,奇数 Y 表示开发版本。
  • Windows: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最大的特点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
  • SSH Client:0.9.8。
  • OpenStack:2014.1.3,2015.1.1.dev8。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的软件版本号风格各异,随着系统的规模越大,依赖的软件越多,如果这些软件没有遵循一套规范的命名风格,容易造成 Dependency Hell。所以当我们发布版本时,版本号的命名需要遵循某种规则,其中 Semantic Versioning 2.0.0 定义了一套简单的规则及条件来约束版本号的配置和增长。本文根据 Semantic Versionning 2.0.0 和 Semantic Versioning 3.0.0 选择性的整理出版本号命名规则指南。

项目立项时

版本格式:0.0.0

开发阶段时

此时系统尚不稳定,随时可能增减或者修正API。

版本格式:0.次版本号.修订号,版本号递增规则如下:

  • 主版本号:0表示正在开发阶段;
  • 次版本号:增加新的功能时增加;
  • 修订号:只要有改动就增加。

开发完成后,发布API,或进入二方库时

此时系统已经基本稳定,可以对外公布使用,意味着API不再会被随意修改。

版本格式:1.0.0

后续的维护升级时

没有特殊需求不会修改API,尤其是对API进行不兼容的升级,或弃用时要特别谨慎。如果需要弃用API,要提前在一个或几个版本中加入弃用标示或注解,并在文档中,建议用户更换为其他可替换的API,然后在下个主版本号升级时,再真正丢掉弃用的API。

版本格式: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版本号递增规则如下:

  • 主版本号:全盘重构时增加;重大功能或方向改变时增加;大范围不兼容之前的接口时增加;
  • 次版本号:增加新的业务功能时增加;
  • 修订号:增加新的接口时增加;在接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接口的非必填属性时增加;增强和扩展接口功能时增加。
  • 新增接口:如果该新增的接口只是对现有的业务线进行扩展则增加修订号;如果是为了增加新的业务线则增加次版本号。

先行版本号和开发版本号

先行版本号及版本编译信息可以加到“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的后面,作为延伸。

先行版本号(Pre-release):意味该版本不稳定,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其格式为:X.Y.Z.[a-c][正整数],如 1.0.0.a1,1.0.0.b99,1.0.0.c1000。
开发版本号:常用于 CI-CD(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
格式为 X.Y.Z-dev[正整数],如 1.0.1-dev4。
版本号的排序规则为依次比较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号的数值,如 1.0.0 < 1.0.1 < 1.1.1 < 2.0.0;对于先行版本号和开发版本号,有:1.0.0.a100 < 1.0.0,2.1.0-dev3 < 2.1.0;当存在字母时,以 ASCII 的排序来比较,如 1.0.0.a1 < 1.0.0.b1。

一些修饰的词

  • alpha:内部版本
  • beta:测试版
  • demo:演示版
  • enhance:增强版
  • free:自由版
  • full version:完整版,即正式版
  • lts:长期维护版本
  • release:发行版
  • rc:即将作为正式版发布
  • standard:标准版
  • ultimate:旗舰版
  • upgrade:升级版

特别注意:

  1. 版本一经发布,不得修改其内容,任何修改必须在新版本发布!
  2. 在接口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应该先使用开发版本号。
  3. 业务功能 > 功能 > 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