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主义工作者属于越老越值钱的,另一种是体力工作者,属于越年轻越值钱,程序员属于那种情况目前说不好。越老越值钱还是越年轻越值钱,其实是由工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按照工作的创造性把工作分为3种,为了将其形象化,我将其分别命名为驴的工作,狗的工作以及人的工作。

驴的工作重复性高,只要按照要求不断转圈圈就可以了,按照这个要求任何有力量的动物都能完成,按照《人月神话》里面的说法,这种完全不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只要有×××和大狼狗的监督,任何人都能在体力极限到来之前让工作效率翻倍。

狗的工作有点技巧,需要多多锻炼才能,虽然上蹿下跳或者呲牙咧嘴都是狗的天性,但是没经过培训的话,一般的狗还真做不来的。于是经过培训以后小狗就活泼可爱的登场了,不过狗能掌握的技能也就那么一些,过个两三年这些花招都用尽的时候,狗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英国有句谚语,叫做“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有个不恭的翻译法就是“老狗学不了新把戏”,言下之意老狗的价值也就在把那些把戏耍完,一旦所有的把戏都过时,老狗就连苟延残喘都求之不得了。

最后一种工作是人的工作,这种工作最需要的是创造性,每天面对的是错综复杂变化的情况,而且没办法一概而论,想用昨天的办法解决今天的问题已经不可能,而明天的问题更是难以预料。每天的生活就是在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想出办法。这种人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其面对的情况虽然不断翻新,但是其本质是千百年来未尝有巨大变化的人性,而了解人性并掌握和人打交道的技巧,这样的本事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看家本领。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套学问发挥起来,则妙用无穷。

所以说人的工作最有价值,狗的工作开始有一点价值,慢慢随着经验价值增加,但是一旦“新把戏”出现,则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驴子则随时可以被替换,任何时候只要主人出点草料钱,马上会有大批年轻力壮的驴子前仆后继的冲上来。

亲爱的程序员朋友们,不知道大伙是否从上面的三种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是在做驴子的工作,还是在做狗的工作,或者你已经开始做人的工作了?电影《无间道》里开头有一段很精彩的对白,韩琛是个黑社会大哥,他面对几十个即将作为卧底加入警队的小兄弟眉飞色舞侃侃而谈说“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不同意。我觉得出来混的,是生是死应该由自己决定。…….路怎么走自己挑。”各位还在程序员开发领域工作的兄弟们,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打算,也许通过这本书下面的内容,你可以选择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从明天起开始做人的工作。

在中国当管理者是个必由之路,不但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优良传统,而且现在的国内企业评定一个人的价值也是按照找个人的级别而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上百年的工业发展进程,弄出了一套脱离人工干预的标准化流程,并且把标准化流程工作进行到底,于是今天在外国的流水线上有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产业工人,在互联网公司里也有做一项技术几十年的老专家,甚至在微软这样的所谓新公司也有只对某领域了如指掌,对其它领域一无所知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凭借着自己多年在某领域的经验,一级一级的升上去,最后成为了副总裁平级的专业人士,虽然手下一个被管理对象都没有,但是凭借着其高级专业技能,可以拿着高薪乐享天年。(以上情报来自于两本介绍微软管理体系的名著《微软360度-企业和成长》,以及《微软360度-成功与成长》)。遗憾的是目前在我们的软件环境中,还很难有这样宽容的环境。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的软件行业刚刚起步,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目前的国内大部分教育机构还没能在教育中添加进工业化人员最需要的一些素质,很多机构按照学术研究人员培训着广大学生,所以能不能从一堆技术人员当中脱颖而出,需要的还是技术人员本身的一点所谓灵性。如同任何困难的创业工作一样,每个行业起头的时候都是那些没有良好专业技术知识,也不具备足够多实践经验的人在带领队伍,所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或者主观上你希望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客观条件还是很容易找到了,听上去这有一点“世无英雄,致使竖子成名”的味道,然而实际上,即使是这样的人员也是一将难求的。所以各位读者尽可放心,不用担心自己学历低或者经验少,只要肯干机会还是有的是的。

同时需要强强调的是,中国本身是个资源社会。也就是说,中国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资源,那么什么是资源呢。我的理解是凡是不能再生,不可共享的就是资源。比如矿山,比如石油,比如土地,这些都是资源。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支配权,谁也就可以在社会中出人头地颐指气使。技术本身因为可以共享,而且越共享价值越大,所以不算资源,而管理者手里的权利是资源,所以一个技术人员在中国当前社会的形势未必乐观。只有当你手握权柄,成为了掌握资源和话语权的资源人士之后,你的生活才会有一点质的变化。这不单是程序员,也是所有中国产业工人的必由之路。

换句话说,如果不当项目经理,在国内的大环境下,职业前景就比较有限,我们固然看到很多公司有那种所谓“除了写代码什么都不会,除了干活什么都不问,除了新技术什么都没兴趣”的老前辈,但是也看到这些老前辈在工作了几年以后,普遍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苍老,很多人还在生活上显得随意倾颓。简单的说,就是不符合世俗的“票子,房子,车子,面子,女子”的“五子登科”新衡量标准,虽然说搞技术跟搞科学一样,让人很high,但是毕竟科学家中也不都是终身不娶如牛顿者,毕竟还有老而弥坚如杨振宁老师一般的人物,就算计算机界老腕如图灵者,还是要有个男朋友调剂生活的。所以生活还是要搞好的。综上一切,要想在生活中做个成功者,似乎非走管理路线不可,可是这管理路线到底如何呢,且听我接着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