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私有云的时间窗口

最近几个月眼看着SDN,NFV和openstack在世界各地的运营商纷纷开始落地。博主在上篇文章中还预测要有一年左右才会看到靠谱的运营商案例,没想到落地的速度比想象的快不少。喜大普奔。这其中的商业原因,技术原因分析起来非常有趣,让博主酝酿酝酿再讲。这篇文章,博主想先聊一聊私有云和SDN。博主没有站在任何阵营来做空或者做多私有云,只是从博主所见到的有限的案例里,从技术细节中脱离出来,管中窥豹。博主会以三本书为线索展开这篇文章。

第一本书,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讲google是如何管理IT基础设施的。对于非互联网企业来讲,这本书基本可以算半个科幻。里面涉及到的组织架构,开发运维流程是创立之初企业基因的一部分,传统企业是学不来的。而最前沿的互联网公司却基本都长这个样子了。在这本书的基础之上,博主想说说自己对新兴互联网企业的观察。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大概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 prototype阶段,这个阶段的公司以快速的产品迭代为最明显的特征,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paas甚至saas,一切都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验证商业模式。这个阶段的企业和SDN没有任何关系。2) scale up阶段,这个阶段的公司用户量开始急速增长,企业开始使用公有云提供的iaas和paas。在博主所看到的最前沿的互联网企业里,应用已经被当作cattle在养了,并且企业希望尽量推迟应用中pet的出现。于是在这样的公司里几乎全是开发,而没有运维。这个阶段的企业和SDN也没有任何关系。3) 企业如果能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已经在迈向独角兽了。应用中的pet越来越多,在公有云上的花费成为天文数字。企业开始认认真真的思考建立私有云,尝试把一部分业务从公有云上迁移下来。我们所熟知的不少独角兽公司就处于这个阶段,甚至已经经历了这个阶段。openstack等技术一直到这个时候才进入这些公司的视野。作为私有云必不可少的一环,SDN在这个阶段的互联网企业里迎来了一个机会。

第二本书,Crossing the Chasm讲如何向主流的企业用户销售新技术和新产品,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如何跨越销售驱动到市场驱动之间巨大鸿沟的论述。互联网企业毕竟是少数,传统企业才是最大的金主。传统企业往往都有自己IT基础设施,由CIO负责研发运维。由于即成的企业架构,思维惯性,财务及安全等原因,这些企业会非常自然的继续选择传统的招标采购流程来对IT基础设施进行扩容,并且会非常谨慎的尝试一些类似私有云,微服务之类的新技术。SDN在这些企业里迎来了第二个机会。

面对以上两个机会,企业究竟会经历一些怎样的事情呢?第三本书The Phoenix Project以一个CIO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传统企业发布一个全新在线服务的故事。这本书的结局很惨痛,项目完全失败,CEO最终决定将IT全部外包。这本书在博主所在的圈子里很火,大家现在都以phoenix project来代指那些向私有云做技术转型失败的企业。博主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讲讲我经历/听说过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向私有云转型的案例。这篇文章,博主想进行一个思想实验:对于那些向私有云转型失败的企业而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博主能想到三方面的后果。第一,企业会退回到传统的IT基础架构,继续采购传统的设备,继续依赖繁杂的运维流程。第二,CIO的预算会流向其他部门,而其他部门会绕过IT,直接采用第三方的paas,saas来支持业务。第三,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会更加保守,而这些失败案例的示范作用会让其他企业裹足不前。私有云是SDN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而向私有云转型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光需要厂商给力,还需要企业自身在技术积累,公司架构,软件形态,运维方式等方面作出调整。伴随着openstack和各路SDN方案的成熟,市场正处在私有云/混合云落地的关键时刻。这个时间窗口非常宝贵,只有让更多的企业转型成功,才会让这个时间窗口开放相对更久的一段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14. 私有云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