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35本--《爱和自由》阅读笔记

2016年/第135本--《爱和自由》阅读笔记_第1张图片
《爱和自由》,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1月5日,20:00-23:00;3小时;

阅读书本:《爱和自由》,作者:孙瑞雪;中国妇女出版社;P1-P286;

阅读目标:补充知识结构,进行发散性思维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超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1小时,笔记2小时。

本书是由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演讲录整理而成,主要讲了幼儿教育的三个原则,分别是感觉、爱和自由。她告诉我们孩子的关键成长年龄在0到6岁,在这期间孩子的所有活动如吃、看、听、闻、尝、触摸、抓、握、扭等所有举动都是他生命发展的要求。作者采用的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儿童出生的时候,他虽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他是带着成长潜力来的。蒙特梭利把这个带来的潜力称为“精神胚胎”。

经读书会王玉印老师的推荐,令我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题材的书籍。看完这本书我感到有些遗憾,若是能在我的孩子还是幼儿时看到并学习实践,该有多好?!所以,我很乐意将它推荐给新手父母们。

我的阅读心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幼儿教育理念的心得,还有一部分是幼儿之外的其他心得。

幼儿教育理念心得:

1、感觉:

人类已经发现:儿童是自我发展的。

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必须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儿童依据感觉来理解,感觉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五感来理解。

大人引导的方法:当孩子把一个东西放进嘴里感觉硬跟软的时候,大人应该同时把概念放进去。比如幼儿将手指放进嘴里,他对手指的兴趣,这时候,大人就要告诉孩子,这是手指。也就是跟着孩子的五感进行适当引导(当他真正看到、听到、闻到、摸到、尝到时),记住是引导,不是主导孩子认知。这样跟随孩子五感(自然规律)去引导的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发挥他的天赋,也许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

所以,幼儿是率先通过五感去感觉到万物,然后才形成了智力。

2、爱:

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我的过程中,因为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让孩子的心理过程自己完成,在过程中,你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并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当父母爱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学会了爱一切。爱是儿童成长的最好食粮。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母亲做不到真正爱孩子?那是因为我们也没有长大,也在渴求爱,也在走向独立的途中。所以年轻的父母要首先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爱孩子。

3、自由: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动手吃饭、手工、干活的时候,千万不要阻止他们,只要确保是安全的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因为这是他们在感觉,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进而转为心智的成长。只要给儿童自由,有了自由,儿童就会去自动施行我们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发展方式。

幼儿之外的其他心得:

1、书中说,人类的成长是精神成长的过程。我非常认同这点!孔夫子也曾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其实说的就是人的精神成长。

2、书中说,感觉是心智和理性的起源。人到中年,我越来越认同这一点!当我凝神去感受的时候(看、听、闻、触、品味、感情联想),时间仿佛瞬间停顿了,心里开始平静,我的心也因此而感受到六感给我带来的

3、作者说: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个月也不烦。他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

当我读到这一段,我想到了我儿子的幼年,那时他很喜欢听故事,一个列那狐的故事可以听上几十遍还要听。可惜,那时的我没有很多的时间陪伴他,并耐心地引导他,现在想来感到很内疚。他幼时所缺失的应该我给他的母爱,也许要他花更大的努力在未来去弥补了。现在,我很难通过言传来影响他(他已经很有自己的个性),而只能是争取做更好的自己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

4、作者的书可以供年轻的父母参考。然蒙氏教育的愿望很美好,事实上很难在学校全面推开,甚至在家庭中也会受制于父母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引起的压力所限制。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争取在家庭中多多运用,只要真正地认识到“感觉、爱和自由”对孩子成长的帮助,就一定能处处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行为与教育方法。

5、作者强调教育很重要的阶段是在幼儿期,读完这本书给我有一种感觉是仿佛我们幼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就再也不可能成长。我却并不认为是这样,只能说我们可能错过了教育的黄金期,但后期并不是不可逆的,通过努力总是有机会找出很多潜力的。也许通过更多发挥我们的五感,我们也可以再创奇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年/第135本--《爱和自由》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