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的MVC模式实现原理分析(一相简单的MVC框架范例)

他们的工作原理大家应该也比较感兴趣,下面我说说一个mvc框架长什么样。

路由机制

在互联网我们都是通过url提供服务,因此不同的url有不同的服务。用户访问不同的页面也就获得了不同的服务。那么我们的服务是如何通过url来区分不同的服务呢。

我们的web程序就要通过url寻找到不同的文件,进行不同的业务逻辑处理。我们的路由机制就是根据url,寻找到对应的controller,和action,然后由action进行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

一个简单的controller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定义一个controller
class UserControler extends Controller{
     //定义一个action方法,注意一定是public的
     public function index(){
          // do business code
     }
}

具体的对应规则不同的框架映射不同。以下是CodeIgniter框架的URL路由,它会尽力的尝试各种的可能,来分析URL的情况。

文件路径/system/core/URI.php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看看是否是从命令行运行的
if (php_sapi_name() == 'cli' or defined('STDIN')){
    $this->_set_uri_string($this->_parse_cli_args());
    return;
}

// 首先尝试 REQUEST_URI 这个适应大部分的情况
if ($uri = $this->_detect_uri()){
    $this->_set_uri_string($uri);
    return;
}

// 看看PATH_INFO变量是否存在?nginx需要配置
// Note: some servers seem to have trouble with getenv() so we'll test it two ways
$path = (isset($_SERVER['PATH_INFO'])) ? $_SERVER['PATH_INFO'] : @getenv('PATH_INFO');
if (trim($path, '/') != '' && $path != "/".SELF){
    $this->_set_uri_string($path);
    return;
}

// 没有PATH_INFO,看看 QUERY_STRING?
$path =  (isset($_SERVER['QUERY_STRING'])) ? $_SERVER['QUERY_STRING'] : @getenv('QUERY_STRING');
if (trim($path, '/') != ''){
    $this->_set_uri_string($path);
    return;
}

//尝试去从 $_GET 获取信息
if (is_array($_GET) && count($_GET) == 1 && trim(key($_GET), '/') != ''){
    $this->_set_uri_string(key($_GET));
    return;
}

// 尽力了,放弃了路由
$this->uri_string = '';
return;

通过上面的尝试,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路由机制加载正确的controller了。

Controller加载机制

我们来看看Codeigniter框架是如何加载到controller并且调用action的。

在/system/core/Codeigniter.php中有如下的代码。Codeigniter在这之前会根据$_SERVER['PATH_INFO]里面的值来进行赋值(这个都是靠自己的设定的,默认的话CI他会有许多的if分支进行判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大约在250行
include(APPPATH.'controllers/'.$RTR->fetch_directory().$RTR->fetch_class().'.php');

$class  = $RTR->fetch_class();
$method = $RTR->fetch_method();

//大约在308行
$CI = new $class();

//大约在359行
call_user_func_array(array(&$CI, $method), array_slice($URI->rsegments, 2));

就这样,通过这个就调用到了我们的controller及其方法了,接下来就是编写自己的业务逻辑代码了。


视图view的显示

当我们的业务逻辑代码写完后,就需要页面的展示了。很多常见的MVC框架在页面的调用是这么写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ontroller中action的方法
public function index(){
    // ... 许多的业务逻辑代码
    $data = array('name'=>'abc', 'age'=>12, .... );
    return $this->render('view/path/file.html',$data);
}

接着在视图文件view/path/file.html里写上一下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姓名 :
年龄 :

这段如何将数据渲染到视图中,这段代码以前我一直很好奇,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来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rotected function render($template, array $var = array() )
{
    extract($var);   // 抽取数组中的变量
    ob_end_clean (); //关闭顶层的输出缓冲区内容
    ob_start ();     // 开始一个新的缓冲区
    require TEMPLATE_ROOT . $template . '.html';  //加载视图view
    $content = ob_get_contents ();             // 获得缓冲区的内容
    ob_end_clean ();           // 关闭缓冲区

    //ob_end_flush();      // 这个是直接输出缓冲区的内容了,不用再次缓存起来。
    ob_start();            //开始新的缓冲区,给后面的程序用
    return $content;       // 返回文本,此处也可以字节echo出来,并结束代码。
}

在这短短的几行代码中,全都是精华,就是这些非常重要的,全是php的内置函数,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分析。

看看第一个extract($var)。这个函数从数组中将变量导入到当前的符号表。刚刚就将$data数组里面的name、age抽取出来,这样就可以在视图view中使用$name $age。更详细的请参考http://www.php.net/manual/zh/function.extract.php

第二个ob_end_clean()的作用是关闭顶层的缓冲区,为了是之前的程序不小心echo出的一些文字给清楚了,为了下一行的重新开辟一块缓冲区。

第三个ob_start()是开启一块新的缓冲区,为了是将视图的内容放到缓冲区。当然了,缓冲区有一定的大小,如果内容超出了缓冲区的设定值,那么会自动的发送给server。

第四个require file,这个就是第一个参数,根据自己的规则去加载视图的文件。其中文件里可以夹杂php、html的代码。你在这个render()函数声明的任何局部变量或者这里能访问到的任何全局变量,都可以在require的file文件中访问到。

第五个$content = ob_get_contents ()很重要,是为了将缓冲区的内容取出来,但不清除它。

第七个ob_start()是重新开启一个缓冲区,为了是下面的程序需要使用缓冲区。有写框架可能不用对$content的内容进行操作了,那么直接ob_end_flush()将缓冲区的内容输出出来就行了。

这个是一个很简单的展示视图的过程。如果直接使用这个不方便对视图view进行模块化,因此一些框架都不会这么直接用的。

我们从这个函数也可以看到程序有点类似程序中断保护现场的感觉。只不过中断保护现场会先保存数据,然后在返回的时候恢复回来。这里只有关闭上一个缓冲区,开启一个新的缓冲区,关闭这个缓冲哦过去,开启另外一个缓冲区。

至此,我们看到一个简单的PHP的MVC框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开发一个MVC框架,或者更深入点的HMVC。

你可能感兴趣的:(PHP的MVC模式实现原理分析(一相简单的MVC框架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