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位老母亲帮助儿子贩卖毒品。
当警方在秦某家中搜出毒品时,她极力为儿子辩解,“哎呀,我儿子有病。”
后来,儿子因患有尿毒症被取保候审。为了保儿子性命,64岁的秦某不顾自身年老体弱,执意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儿子。
“自古慈母多败儿”。
这位糊涂的母亲,为了儿子,可谓倾尽所有。
可是,她知法犯法,毫无底线的付出,对孩子来说不是爱,而是害。
父母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不是在精心培养孩子,而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永远长不大,成为巨婴
有一部国产动画片《巨婴》,短短几分钟刻画了一个为儿子全身心付出的母亲。
片中的“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便已成年,每天还需要母亲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小时候,他要买玩具,妈妈就伸手问爸爸要钱。
当父亲去世后,母子失去了经济来源。
儿子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母亲只能变卖家具满足儿子的要求。
后来,儿子央求母亲买最新的VR眼镜。母亲翻遍了家里,找不出几块钱,实在没办法只能掏出肾脏,让儿子换钱买玩具。
儿子玩了一天还没吃饭,他像往常一样呵斥妈妈给自己做饭,但是却没有得到那熟悉的回应。
原来妈妈因失血过度已经没有了呼吸。孩子自己翻箱倒柜找吃的,可家中早已空空如也... ...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卢梭曾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父母只知道一味地满足孩子,只会造成孩子自我效能低。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拥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父母给孩子太多,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
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是否是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孩子太容易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丧失自己努力争取的动力。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妈宝男和巨婴。
父母给太多,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虽然成年了,却未成人。
孩子不懂感恩,变身白眼狼
前几天,在南京某小区发生了一场闹剧。
有人报警,说儿子拿刀要砍父亲。
原来,儿子从英国留学回国后,10年没有出去找过工作。一直躲在家里啃老。
父亲竭力劝儿子去找工作。没想到,儿子根本听不进去,还为此常常与父亲大吵,甚至动手。
父亲一怒之下,把买给儿子的路虎车卖了,把买给儿子的房子砸了。
儿子以牙坏牙,把父亲的车给砸了,扬言要砸父亲的家,还要拿刀砍了父亲!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写到:
溺爱中长大的人,容易有一个连环反应:
1、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比如躲在家中不出门2、躲在家中后,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了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无疑,小王就是这样的人。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一个孩子若从小生活有求必应,而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要心怀感恩,那么孩子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最终成为“白眼狼”。
“给”的艺术,在于分寸
心理学认为,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5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
好的家庭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对孩子施加软暴力。
心理学研究上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四岁的孩子。
在实验开始之前,心理学家告诉孩子:如果他们立刻吃糖果的话,就只能吃一颗。如果在20分钟之后吃的话,就能吃两颗。有的孩子马上就把糖果给吃掉了。有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磨时间,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了在20分钟之后吃到两颗糖。后来,研究者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在十几年后发现,那些在吃糖果时等待的孩子们大多获得成功,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越大。
因此,当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时,家长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加以对待。如果要求不合理,家长要学会有效地拒绝。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沙拉,是一位犹太单身妈妈,她用犹太人的育儿理念培养了3个优秀的孩子。两个儿子成为了千万富翁,女儿也考入名牌大学。
她在书中写到:
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害”。适当不满足也是一种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许是一种更高层次、更负责任的爱。
我们常将“给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给什么”才是爱。
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时要注意三点:
(1)要有底线
不违反道德、法律,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利于孩子自我终身成长的要求,不必满足。
(2)要量力而行
如果孩子的要求超过了父母的经济承受力、需要过度牺牲父母生活,我们要对孩子说不。
(3)要有技巧
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教育引导孩子。比如教导他们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著名支持人杨澜在一次演讲中说:
“一个母亲,能够给孩子最棒的东西,就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心智模式,一种格局。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core(核心)。这一生,无论孩子怎样伸展,遇到外界的各种风吹雨打,他们总是可以回到这个核心。这个核心是安全的,有爱的,有力量的,独立的,自由的。这个核心,不是靠父母说教出来,而是需要父母展示自己的活法。”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的孩子看到你时,TA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智慧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
糊涂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父母给与孩子最好的,是赋能的爱。
与天下父母共勉。
(原创文章,请勿擅自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