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家有问题的可以问问
来自:光彻五轮2013-09-24 21:59:13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163169
我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大约用了一年多修完了。
(以下回答,仅是个人理解及心得总结。仅供参考。修学者应以戒律为根本,定慧为手段,经典为指引,解脱为目的,实修为验证来修行。)
------------------------------
此贴“已被小组管理员设为不允许回应”。
起初发此贴之时,是看到有人在此小组发“我开悟了,大家有问题可以问问”,甚觉浮夸,而竟有信而学之跟随者。随即发此贴效仿之,标新立异,虽惶恐于众人不信而诋毁,但为树立实修实证的风气,冲抵网路上普遍光说不练的气氛,冲动之下发了此贴。几年时间来,虽有来捣蛋者、来争辩者,来疑谤者,但亦有真修实行者来此贴发问和反馈进展。有些人也在豆邮给我反馈修行的进展和收获。感谢这些师兄们,让我感觉我的发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价值。
近年来,这贴来提问者,多是没有什么实际修行,问些泛泛的信仰问题,也是让我甚觉无趣。感叹于消遣佛法者多,实修佛法者少。今天此贴被禁,说明缘分已尽。不过也无妨了。我的修行心得与经验,已在这个贴里分享了十之八九。相信初步进入修行之门的师兄们,若能细心阅读,一定能有所收获。
今后,若是有实修的师兄,在修行有大进展、大疑惑、殊胜境界或无法开解的疑惑时,想要与我交流探讨的,可以加qq群541938863。
世事无常,此贴到此为止。古德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为我等之座右铭!
最后,祝愿广大佛门同修,早开智慧之光明,同证大乐之法喜!
南摩观世音菩萨!
嗡玛尼贝美哄!
------光彻五轮
-------------------------
问:怎么解决容易退心的问题?
答:退心就是发心不坚固,戒律不精严。所以应该从发心从头开始。以持戒护心,持心精进不退。然后才谈得上修行。
问:精神集中不了怎么破T^T
答:从决心的角度审视自己。自己找出原因。
问:您好,请教一个问题。还是呼吸入定的问题,一开始很粗,后来很细,很明显的触和受,再后来感觉不到呼吸气息了,这个时候只感到人中和鼻孔的动作,但是感不到气息,比如,只有鼻孔的收缩和扩张,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琢磨这个事儿,呼吸又开始粗了,于是逐渐调整;总之,就是到了“感觉不到呼吸气息了,这个时候只感到人中和鼻孔的动作”这个阶段,后面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您指点一下。
答:首先,四禅是一定会断呼吸的。此时若有呼吸之相,执着于呼吸的习惯就会断不了,从而影响入四禅。所以应该舍弃呼吸的概念,将注意力停留在人中的触觉。乃至,什么都感觉不到,仍然是感觉。在这感觉中住入。
问:师兄,请问修完四禅八定断轮回吗?死时能否随自己意愿不入轮回?另外能否向你要下联系方式,今后修行中若有疑惑想请教您。
答:四禅八定不能断轮回。轮回由烦恼推动。要断轮回就要先断烦恼。禅定不能断烦恼。烦恼由智慧断。但智慧的能力来自定力。所以定是慧之基。有疑惑可以此处问。或者豆邮都可以。
问:多谢,我再好好读书
答:我不建议脱离佛经学佛法。要看书,必须看佛经。其他人的注解都只能做参考。至于脱离佛经写的书,更只能是参考中的参考了。有句话是“不要让别人的头脑代替我们的思考”,我觉得也非常适合用来指导佛法的闻思修。所以,依据佛经自己独立消化,思考并修证是正路,且是捷径。
从实修角度,建议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顺序学习。
问:楼主你好哇。
求教一个问题哈。6年来在禅定上几乎无稳定的进步……多年来几乎一直处于坐着就睡着的状态……怎么处理啊……是该放弃了吗……
答:我在前面讲了数息的方法,你找来看看。从1数到600,数错从来。你试试。
问:楼主好~~~~初学请求如何从单盘进双盘
答:不用刻意强求。能双盘则盘。不能则单盘散盘都可以。
问:散乱的心该如何对治?有劳开示~~~
答:对治散乱心就是持戒修定。散乱是修行第一步要逾越的障碍。修行越进步,意味着散乱心越少。
问:问个常谈的问题,就是定里有无念头。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就跟睡了一觉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答:定里有念头。但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住在定境的念头。所谓心一境性。四禅八定皆有念。只有无想定和灭尽定无念。此2定是无心定。
打坐如果和睡着了一样,那就是昏沉了。或者就是睡着了。那就不能叫修定了,叫睡觉了。
另外一种,就是可能入了无想定。这要自己判断。无想定是四禅的一种,断呼吸。出定在四禅近行定。并且修无想定的会有记忆力退失的现象。
问:楼主您好!我修行禅定的原因是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俗世困扰得我很痛苦,时常在晚上哭泣,有一天晚上在梦中听到一位话外音说:我带你进入空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后来机缘巧合我就开始修习禅定,皈依佛门了,我想请教您,如果一个想要脱离苦海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能不能结婚呢?在俗世上既不能违背自己的父母出家,也不能不结婚生儿育女,这样会不会障碍我的修行呢?另外修行生活中吃肉是不是不太好。
答:一般来说,世俗生活对修行是有大障碍的。修行应该越少干扰越好。特别是在修行的初期。
吃肉肯定不好。对修行有障碍的,特别是障碍身体清净。
根本来讲,修行就是修业。修的是解脱的业。所谓解脱的业,就是停止轮回的业。若说造作因果是轮回,那么不造作不轮回即是解脱。
在这世间生活,造作因果,只要烦恼未断尽,这个烦恼推动业报轮回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断掉烦恼。烦恼断尽了,则不再推动业报轮回。
所以,你自问,世俗生活是让你烦恼更少了,还是更多了。如果烦恼越来越少,那就是解脱道。烦恼不见变少,那就是轮回道。
往生净土是求生。往生不是解脱,是换个地方再修行。另外,还要看对净土的理解了。净土若做智慧的理解,比如身土不二,法身净土,如此修净土则是修解脱道。
问:能不能简单讲述一下从一禅到四禅的念头变化;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散乱,后来入了一禅有寻有伺;二禅无寻有伺,这个伺,还是在呼吸的触感上吧;三禅无寻无伺,念头又是如何;四禅又是如何?谢谢。
答:请百度我的劣作《结构化修行》第二篇,如何修定。
问:看过了,取相和住相都明白,我的问题在于,一直觉察触感,随着呼吸的微细,触感也变得微细;然后微细到一定程度,放掉呼吸这个概念(因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出和入的触觉是不一样的),这个概念一放,好像随之触感也放了,然后人就进入一个无知无觉的阶段,应该是昏沉了,有时候也不像昏沉,说不出来。我的问题是,即使呼吸很微弱了,还是要去觉察这个触感,即使触感很微弱还是去觉察这个触感吗?那么,等鼻呼吸断了以后,又何从去觉察这个触感呢?谢谢您的指教。
答:呼吸断了之后,还有境界。有境界就有触(不要以为有身体才有触,这是迷惑的见解。四禅境界中是无身体的。但还有境界,这境界就是触。从心上去体会)。怎么察觉,只要清醒就在觉知中。
修定必须清醒。好的修定是越修越清醒的,洞察力越来越敏锐的。
问:我有问题数息的时候大师不是说要数到600+吗那这个时候是心分二路?一边要计数一边要觉知触感?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打坐简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纯坐万事不想坐就是了此有人称之为无为妙法还有一个就是这里师兄们和法师们倡导的有为清醒的止定法当然还有打坐念佛此地不论前两种坐法到底都可行否?抑或有何优劣之分?我想五轮大师能一年内有此成就纯坐不太可能个人见解望过来人慈悲开示!感谢大家!
答:数息是方便法。在观呼吸之外加上数息的护栏(防止心乱跑忘记观呼吸了),帮助心定。心稳定了则不需要再数息。只需要观呼吸即可。
静坐默照,和止于一境,修法上有差别。观念上也有差别。
静坐默照是一条道走到底的,一直到解脱都可以修这个法门(但必须在般若正见的基础上修习)。是定慧等修的法门。
止于一境,然后出离,是次第法门。四禅八定,灭尽定,次第出离三界。
这没有什么高下优劣之分。只在乎于修行人自己能否做到修法的要求。
两者也没有矛盾。可以换着修。乃至一座中也可以变换2种修法来修。
其实讨论这些道理没多大用。人的意识受烦恼操控。烦恼重的人,即使有佛法摆在眼前,也会做出错误的理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去体验,坚持持戒让修行不退,让心淡薄,制断烦恼,让心出离三界。实践才是学习佛法的唯一正确道路。
问:五轮大师说断淫欲心念常清纳气于心不是很清楚是不是要时常觉照还有不生精是什么意思心念清净的时候能量去哪里了我说的是凡人无修没通经脉的情况下还有怎么感觉打坐的人都不太阳光人因邪淫而失去的灵性可否修回感恩师兄
答:那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回复。怎么搞这里来了。
我说的纳气于心,心气合一,让气清净而能不犯淫欲。这个要先理解什么是心,什么是气。然后就好理解了。
我说气就是觉。感觉的觉。心就是知。将觉知合一纳于互照。觉中有知,知中有觉,两不相离,同入无为之“照”,时时刻刻不放逸。这样即精气神稳固而易过淫欲关。这个其实是道家天元丹修法,放这里感觉有点不合适。。这个能修则修,修不了也别纠结。这本身就是需要悟性才能理解和体验的。
问:请教师兄一个问题:本来我打坐时是放空思想,然后数息,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哪,但我发现眉间会发紧,头顶会很不舒服,后来我看些指导文章会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小腹或鼻尖等等,但是我感觉,我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某处,我就不能进入那种更加寂静的状态中,只有放空思想我才能进入那种状态(我也不会像有的师兄那样观气脉,这我不会),不知师兄的情况如何,若可以请指点,多谢,南无阿弥陀佛!
答: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你的方法也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打坐中是观呼吸。不应该去感觉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如果有感觉说明分心了)。这种眉间到头顶的紧张在某种程度上是注意力集中导致气(能量)集聚在头部引起的。这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并且禅定的稳定程度和这个气的集聚是正向联动关系。所以不用去特别处理它。但是在下座时,就有讲究。要将气降下来,否则气聚在头部会形成虚火。导致障碍下次禅定。虚火严重的话,会有严重的生理问题。比如牙龈出血,吐血,遗精等等。所以需要慎重对待。
打坐下座前,需要处理这些气下来。方法就是从禅定中出后,进入普通的松弛状态。放松全身。按摩头部让紧张的部位放松,按摩腿部,并且将注意力保持在脚部一段时间。这中间都最好不要睁开眼睛。
这样气下来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在佛教的方法来说,主要是通过经行来处理这个问题。就是说下座后,要去经行10-30分钟。让注意力在脚部。这样气就下来了。
问:我的打坐经历中有一次是全身都没有感觉了,我当时吓坏了,我当时的想法是否着魔了,所以我一边在心里念着阿弥陀佛,一边睁开眼,过了一会,身体才恢复感觉,这成了我打坐的心障,从此几乎间断了一年,现在在打坐就恢复不到以前的状态了,我也想知道,这种状况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还有,有时打坐会出现被巨大的无形的力量拉扯,那种感觉非常非常恐怖,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请五轮师兄指点
答:你这种情况就是缺少“般若”的熏习。对种种境界太过在乎,以至于自己吓自己。
建议背诵心经,理解经义。
坐中一切镜像,不过是幻觉。有句话叫“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南怀瑾说“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它落地自成灰”。理解此意再打坐吧。
问:五轮师兄,现在推开尾闾,挺直打坐,感觉气脉通畅.但是由于以前都是自然弯腰,感觉很累.这个情况正常吗?
答:正常。以前姿势不正,自然会不舒服。
问:请问可以私下联系您吗,谢谢。阿弥陀佛
答:可以,豆邮。
问:楼主,入定了会不会出不来了啊?
答:所有的定都会出来。但是一般的定一般不太可能超过7天。但灭尽定据说可以一入好多万年。
问:你好,菩萨。末学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灭尽定是要过了四禅八定之后才能进入的吗?按照灭尽定的描述和禅宗所讲的开悟挺像的,是否要进入入灭尽定才能“开悟”吗?
2、二禅和三禅在像上有什么区分吗?末学在禅定时,只知道断了身识和耳识,但不知道是在哪一禅。
3、四禅只有别人帮自己看是否断了呼吸吗?自己能够判断吗?
答:1、灭尽定是要有四禅八定的能力才能入的。但入的时候不一定要次第经过四禅八定。可以直接跳跃到灭尽定。
开悟是一个很泛意的词。开悟有很多层次。所悟也有大小偏圆之不同。小乘以破我见为开悟。能入灭尽定的必须是三果的证量。也就是说入灭尽定的肯定已经破我见了。但是不一定达到了大乘的“明心见性”的要求。
2、禅定中如果断身识和耳识,那就肯定是入了四禅以上的定境。已不在二三禅范畴。二三禅都有身识享受轻安喜乐的感觉。四禅无身识耳识,但精神是清醒的。
3、四禅自己能知道。但不是动念去思维而知道,而是了知。若动念去思维在几禅,必定掉出四禅定境。但可以在近行定思维(但思维多了近行定亦会掉)。
问:真的想知道,象楼主这种状态一天24小时是怎样度过的?一点娱乐没有是吗?
答:娱乐=无聊。
南怀瑾说,修行第一步,学会享受寂寞。呵呵。。。。
问:断我见还没明心见性,怎样算明心见性?简单说下。。
答:明自本心,见自本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彻见法性光明。。。。(莫以有相会)。。。
问:请教下。。。你是如何降服男女之情的,感觉这个最难,不像其他的说放就放,自己想放却很容易再来
答:前贴已有回复,请参阅。
问:楼主,我打坐时候有时呼吸困难,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
还有到四禅呼吸断,那不观呼吸了观什么呢?
答:呼吸断。就观呼吸暂停时的气。呼吸之气只不过从流动到静止而已。
问:还有~~~禅修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我目前只知道坐禅
答:建议阅读《定慧之路》这本书。
初学者请不要在此发帖。这贴不是给初学者开的。请去阅读一些佛教经典,并且在自己实修后有问题再来问。谢谢!
问:最近修禅定时偶尔会进入四禅然后发现呼吸停止又去注意它反而掉出来,看见前辈明示实在受用很多,十分感谢能有楼主这样的大德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修行体验。本人在修禅定的同时感觉身体也在自发的通周天,请问前辈佛道双修有没有可能因为在生活当中会常常有气感出现?
答:我对道教的东西了解得不多,姑且妄评吧。
我觉得佛道双修比较困难。除非在见解上统一。
从初学者角度,道教和佛教发心就有大差别。道教的那一套求不死之身在佛教是迷惑的见解。道教哪怕成就所谓阳神,恐怕在佛教重视的智慧角度还不如初果。。。
但是道教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比如筑基,戒淫欲,修定,等这些也是佛教修行的基础。
道家通气脉同样有利于入定。相互在一些技巧上也许可以借鉴。但是在理论体系(见解)上,不可以参杂。
我比较反对现在很多修道家的人见一些光影就安上各种佛教名词如“明心见性”等等。
气感在佛教是要舍弃的东西。在道教却是要净化的东西。两者修行路线在初学者可能较难以调和,需要足够的智慧也许能圆融。但是我觉得很难。。。最好还是保持单一的修行路线比较稳妥。。
问:法脉正统不?可以说一下你法脉传承吗?
答:像我这种自大狂,怎么敢自报师门呢。。那会给师门抹黑的。呵呵。
再说,我说修四禅八定灭尽定这些,都是没有现实皈依之前自修自学的。一本佛学词典+百度+几本佛经+网上瞎请教,就是当初的师傅。。。。
问:
答:我还没有往生,所以这个我还没经验。但是根据传说,是的。
问:感谢前辈开示,自从上次回复以来,我打坐已经到了外呼吸完全停止,靠胎息的状态,下步应该如何做呢,虽然还没有完全断呼吸,可是如果入了四禅定之后又要用什么方法修行呢?我的静心法门是反听和观人中,请前辈指引下方向
答:就修行佛法来说,修禅定是为了能更有效率的修慧。所以,四禅稳定之后,可以修观。禅定中的修观,以观心最为直接。观心就是观能知能觉之心。一直观下去,就会脱离三界(境界)。
也可以从四禅继续向上修四无色界定,直到入灭尽定。
也可以稳固四禅之后,在动中修观,比如大念处、四念处、名色、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五遍行等等。
直至烦恼断尽自知解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次第圆满!
问:对于凡人来说,有家有子有工作,空闲时间是很少的。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对于外界,尽量在学习做到不被物转。但是觉得自己的心还说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事物拖着走。对于这种初人,怎样修心?需要看什么书,可以推荐一下吗?
答:看南怀瑾的书,比较适合初学者。南怀瑾的修行方法基本上都是非常对,是非常有经验的修行方法。并且南师讲法比较能激发人的发心。推荐阅读。
问:师兄真的好想请教您,我被一些鬼神众生的事件纠缠,很惊悚不安,很想求救,可以请教您一下吗,谢谢您,阿弥陀佛!
答:被鬼神纠缠,我没此类经验。所以我不能从经验角度给你建议。
但是从佛理角度,可以给一些建议。
按佛理说,你境界中的现象无非是五蕴十八界。是心的显现与造作。迷于种种相而受种种苦。鬼神纠缠也是这种迷相之一。应该保持自身精神清明,于一切境不动心,克服贪嗔痴,远离种种境界,安心于清净寂寞,进而寻求出离轮回,发出离心。若能做到。相信鬼神也会觉得无趣,懒得理你了。(一个有正知正念的人,一切鬼神不能侵)
另也可以“自主”做功德事业还债。
问:楼主还是要仔细辨别,多参阅相关经典进行验证。
灭尽定首先是得三果,四果的圣人才可以做到。而得初果的圣人已经尝到了涅磐的滋味。楼主自问一下,有得圣果吗?
而且灭尽定不会自然进入,必须在出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后,作意,然后才可以入,而且在入定前要确定出定的因缘。
答:现代学佛的人群之中存在一系列大弊病。我列举一些典型的。
1、带着怀疑的心态去猜测和研究别人证果没证果。
2、带着自己修不成的心态去学习佛理。
3、以口头禅来做“度人”事业。
4、以辩论驳倒别人来证明自己有“正见”。
5、以赶种种佛事为修行。
6、以贴文背书为“法布施”。
7、以末法难修为理由而推测别人不可能修成,并以攻击被怀疑者为事业。
此类无聊的人,学佛对他来说,只是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戒定慧没有体现在他的修行之中。出离并不是他的发心。他修的只是怀疑、嫉妒、猜测、愤怒、贪功、自大而已。
问:师傅!收我为徒吧!!!
答:我只是自修自学。有所心得已在此贴尽述。若有助益,即是我之福。
至于收徒,实不敢为,一无资格,二唯恐误人子弟。
所以建议还是依明师学习。依戒为师。个人推荐可以依止:广超法师、大愿法师。
问:
答:心境是逐渐清净的。从禅定来说,就是从杂念纷飞的常态,逐渐变成一坐就是一片清净,无杂念的状态。
在平常状态来说,则是从贪执状态逐渐变成淡泊的状态。有时候会觉得完全没烦恼。看事务会觉得没有立场。没有什么美丑好坏的差别。
但修行有进退。如果懈怠,定力会退,正念也会退。这样烦恼会再起来。所以,这个清净状态也是波动的。需要时常刻苦修定慧,保持身心清净。否则退转回来。也和普通烦恼人差不多。
问:随喜赞叹!有人甚至打坐数十年都不得要领,入不了门,lz慧根深厚啊!
我想请教一下,我开始学佛,也想开始打坐,但我身体不好算命算的也很准说我五行偏枯命弱啥的。我的身体状况可以打坐吗?(我有些气短,手脚爱麻等等)现在正吃着药效果不大。
答:我个人认为,只要精神还好,能够一心练习缘取一境(比如观呼吸)就能修定。而且修定会对身体有好处。
如果身体上有不适,初期可以尽量忍一忍,不去理会,尽量保持一心修定。如果有定力了,这身体(不过是个感觉),直接可以抛弃,进入心一境性的状态。即无身觉了。
这样身体根本就不能障碍修禅定。(但是这样直接跨越,身体不会直接得到禅定的滋养)。
如果想要身体好,在保持身体适度舒适的情况下,在浅定久坐(不断呼吸之定)。因有身觉故,身体会受定力摄持而得转好。
问:请问楼主,你是用了多久得到欲界定的?关于九心住的经验可否分享?
答: 首先,我不认为有所谓“欲界定”。有定必在色界以上。
所谓欲界定,只是说将入定之前的进行定。是未入定境,但心已准备好入定的状态。
所谓九住心,就是调整心克服散乱的9种状态。调整好之后,即能入定。
这个欲界定,只是对初学者来说有点意义。对于修定纯熟的,近行定的阶段很短,乃至一念可以入定,所谓近行定也就只存在于出定和入定之间的瞬间了。
初学者可能久久不能入定,那他就一直在近行定(欲界定)阶段摸索。这个阶段不应该太长,比如几十分钟还不能入定,就应该检查修定方法是不是有错误。
问:你好,我是打坐念经类型的,请问这样可以入定吗?
答:打坐念经,如果嘴在动,那不能入定。
如果是心中默念,除非念到念不动,而念头自断(念断则呼吸亦会同时停止),则是入定。如果心声还在响,就不是入定。
问:谢谢,希望您能分享更多经验,既有高级也有入门级别的,我现在是刚入门,坚持每天打坐,可以坐到一个小时,刚开始是观呼吸,上过内观十日课程,按照观呼吸和遍扫身体法;后来放弃观呼吸,换做念经,念心经和大悲咒,由默念到动嘴不出声念,觉得可能念经更适合自己。请问您是一直观呼吸吗?希望能看到更多经验分享
答:修行一般来说,一个法门修到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没有所谓一直观呼吸这种事情。各种法门我都会学习修习。
对于初学者,最重要的2件事,就是建立戒体和获得定心。可以用任何方法来成就这2件事就行。
自修修智慧的最好办法,就是看佛经。一个人如果平时持戒(主要是淫戒)清净,并有一念入四禅以上定力的话,他看佛经时,就可以依文入观,在理解经义的同时,观行也就到了。若观行到位,立即会获得身心的受用(或者证悟)。经中常有因佛一句偈语而证到法眼净的。就是如此。现今这个时代,都说人根器不行,不能那么快证悟,其实不是根器不行,而是心不清净,不能依佛义而入观。
问:请问您从零基础开始打坐,您坐时腿疼过吗,现在您入四禅,腿还疼吗?我现在打坐还是经常被腿疼困扰
答:一般来说,都会腿疼。但是有2种情况,腿不疼。
1,就是入了四禅,心一境性了,境界中只有清清静静,无身识,就忘记了腿疼了(发现腿疼时,说明掉出禅定了)。
2,就是能量充足,气布满全身,腿不仅不疼,还很舒服。
第一种,就是要赶快抛开身体的感觉而入禅定,忘身,忘息。就可以躲避腿疼(但出定会发现腿在疼)。
第二种,则是在观呼吸时,专注于鼻端前的空气,专注对了,则自然会能量充满(久之能量之感就会变成乐受),就不会腿疼(出定腿亦不疼)。
问:打坐过一段时间,不会双盘的。有一次中午午休,身子靠在椅子上,双脚放在花盆上,闭眼睡觉。没什么想不知怎么就观想起莲花了,观着观着就觉得咚的一下进入了一个黑洞洞空间,很清静,感觉身体没有了,身体就是个躯壳,空间的边际就是皮肤,只有呼吸的声音还在,外界的人说话也听的到,只是跟平常不一样,很清楚没一点杂音。也意识到可能是定境,反正是很舒服。维持了一会儿这种状态想着应该睡会儿下午才会有精神就睡觉了。醒来后身子很舒服,一个下午双脚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很软,心情也很好。末学当时是入定了吗?入的是什么定?一直想知道,希望不吝赐教!
答:根据描述,这只是幻觉。不是定境。
问:觉得楼主修行实在,一开始不相信现在末法时期有人1年多修行能达到楼主所说的境界,看完帖子后开始改变观念,相信楼主所说不虚,应该都是实修经验之谈。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答:其实,在这个时代,实修,并且有证量的人很多。就我个人都遇到不少,我未遇到的肯定更多。但是现在的风气是普遍怀疑,说证到禅定,就说别人妄语,说证到灭尽定或者空性,那更是听者起恐怖心,不加思索即给戴上邪魔歪道、大妄语的帽子。这种大环境导致实修的行者不敢出头,而口头禅师却大行其道,更助长了正法的沉沦。。。悲呼!
问:很多人纠结于双盘、单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实证的角度。谢谢。
答:从实际体验来说,双盘要好一些。但是无论双盘还是单盘,都可以入定。所以,如果能够双盘最好,不能的话,单盘也可以的。再不能的话,散盘也可以的。
但是,这个腿怎么盘,会影响能量的形态。双盘的能量是聚合的,单盘的能量会要散一些,散盘更散。这种能量,就是打坐时产生的炁,这种能量的充足会影响身心的方方面面。对于修行来说,这种能量,就是修行的资粮。没有它,身体不能起乐受,光明也不能发起。气脉不可能通畅。心力也没有。总之会有各种无力感。很多人修行,有心无力,就是因为不能积聚这个能量。包括为什么犯了淫戒会速退转,也是有能量漏失的原因。这个能量积累下来,就会转变身心,或者说叫变化气质。修行产生的能量,其本质,就是功德的累积,是修定慧的产物,定慧亦靠之支撑。
总体来说,双盘打坐,禅定较稳。心力较强(心无力则无法上更高禅定,也无法持久修观)。其他姿势都不能和双盘比。
问:谢谢回复。如您所说,双盘确实更稳固、安定、聚能。但是个人觉得那是对您这种有好的修行机缘的人。很多人没有这个福报。一天三座是奢谈,还要操心家庭工作的事情。再有妻子房事,打坐的进步便更慢。那么,在本就有限的时间里,执意于双盘,恐怕熬腿多过定心。久而久之,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境吧?
答:借马云的一句话回答你:“成功者总是为困难找方法,而失败者总是在找借口”。
问:
答:要提升辩才,可以去学因明学。因明是辩才的基础。
健忘,是你错误的修法导致的。对于杂念的处理,有2种情况会让人健忘。一种,是见到杂念强压不起,强迫心不起念想,这样就会趋于无想,入于无想定。这样无想成为习惯,从而自然不起想,当然也就会有不能想起来的现象了。第二种,就是刻意造作去忘记。刻意控制念想忘记一些事情。这样,久而久之,忘记就会变成习惯,从而让人记忆力变差。
我专门去搜了一下念佛的一些所谓的转念,他们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转换成另外一种概念。比如“淘米时观想:一个米粒就是一个众生,用大慈大悲的甘露水把众生的烦恼洗去”,这样转念的话,其实就是在有意忘记米的概念,转而替换成另外一种妄想出来的概念。这样,”想”的运用与实际生活脱节,即会在正常生活中需要运用正常的“想”时却想不起来。就是你现象的现象,忘记性大。
在我看来,这种转念修法,对于普通凡夫来说,问题很大。搞不好会修成精神病。
建议,尽快停修这种转念修法,回复正常的日常处事状态。念佛就专心念佛,不要转念。观佛也是一样。
另外,需要提升记忆力,可以多持虚空藏咒。
问:谢谢五论菩萨!无想定应该不是。我转念从不在禅定中。禅定中不压不随,只看着念头生灭,我说的是平时,会单一的转到佛号上,也能见念头生灭,这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看来,方法如果用错了,一定要及时修正,修行路且好走且不好走。试试您说的那种方法。
答:那你这种转念,就是我说的第二种情况。念佛就念佛,不要搞什么转念。
问:“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那已经是阿罗汉了!如果没有六神通,只是慧解脱阿罗汉;如果有六神通,那就是俱解脱阿罗汉了,顶礼!
答:能证灭尽定的阿罗汉为俱解脱阿罗汉。但我是在家人,未证解脱满心。所以,未成就阿罗汉道。
问:光彻五轮大师可以加我qq吗,希望您能给我修禅定的指导,我的qq号是271600238,或者您把号码发给我,,我加您
答:如果不方便公开说,可以豆邮。禅定的修法可以读定慧之路。
问:请教老师开悟的方法?利益无量众生,谢谢。
答:要开悟,就是要修智慧。
首先,开宗明义,为什么要修慧。就是要实现学佛初发心的目标。比如求解脱,求开悟等等。
其次,要了解什么是慧。慧是对“迷”来说的。换句话说,所谓修慧,就是去除迷惑。迷惑去除一分即是证得一分智慧。
所以,修慧,并不是获得什么新的见解或者新的什么东西,而是除去了什么迷惑。所以,修慧是以“无所得心,修无所得行,而证无所得果”。这是要点。
然后,来看修慧的解构。所谓修慧,就是破除迷惑。那迷惑有很多种,很多个层次,很多类型。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见惑,思惑。从迷惑的角度(心、受、法、身)来说,又分为常、乐、我、净的颠倒迷惑。
那针对这些迷惑,就有特定的修法去破除。(当我们见惑,思惑都破除掉了时,即是证得解脱智慧)迷惑的破除,最要紧的,是破除见惑。就是“我”见的迷惑。
然后,修慧,有一个从迷到破迷的过程,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其中的“舍”觉支,即是证悟。所谓舍觉支,即是舍弃的意思,舍弃什么呢?就是放下迷执的意思。
所谓“我见”的迷惑,就是将身体认为是我的身体。将心认为是我的心。认为有一个“我”在吃饭在做事情等等。
那为了破除这个迷惑,佛在四念处里说,要观法无我。所谓观法无我,就是将日常行为拆成“法”的因果反应过程去观察,持续精进的这样观察,如果观对了,就会次第产生七觉支。当舍觉知产生时,即会舍弃执“法”为我的见解。是谓破我见。(注意,理论明白没用,必须要亲身去修去体验,证到舍时会自知破了分别我执)再来,破除思惑。所谓思惑,就是因为见解上迷惑而习惯性的心理行为上的执着。比如,怕死(害怕“我”消失,执着“我”的存在)。比如贪图享受(认为有“我”在享受,贪执享乐)等。
为了破除这些迷惑,佛说了四念处法。其中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都是可以用来破除思惑的。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换着修。思惑的破除也是一样需要升起七觉支。在证到舍觉知时,而得舍弃相应的执着。
然后,有个要点,所有的修观,都是一次性搞定的。也就是说,一次修观,破了就破了。没破就等于白修。下次重头再次第升起七觉知。所以,能较长时间的持续修观,是保证一次性完整升起七觉支的基础(七觉支的次第升起,需要时间来累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舍觉知升起后为质变,前面都是量变)。而修观能持续多长时间中间不散乱,就是靠平时修定的定力来支持的。所以,修好定,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功,否则定力不行,或者定的时间太短,这个柴砍不动。
关于四念处的修法简单说如下: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就是白骨观。或者观身如腐败的尸体,持续的观,而起厌离身净执。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而得舍弃执受为乐的迷执。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就是观能知的心,此能知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而得舍弃心为常“我”之迷执。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即观名色相对,一切法因果反应,无任何一法有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
另外,修慧是一个破迷的过程。破我见为初果,后面的次第破除,为2,3,4果。在未完全断尽我执之前,这些迷惑会再生。就像树,没有砍断树根的话,那些树枝还能再生长。所以,修慧会有反复过程。因此,平时需要保护好清静心,正念(就是平时要持好戒,修好定)。让烦恼迷执无生长环境。这非常重要。
随着烦恼心的减少,这个人的洞察力和智慧会逐步提高。洞察力提高故,能观见微细法。智慧提高故,能舍一切境。为证解脱故,当离三界。所以,修智慧到最后,应该要离一切的境界。那这个过程,在佛教里说,叫证入空性。即通过禅定,观察现前一切法,是心造作,持心远离,当一切法不现前时,即证得解脱,或者空性(南传称之为空定)。(最后这一段是否就是解脱,我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因我未解脱,非我所证。所以仅做参考)
另外2篇,我写的《结构化修行》,一并贴来这里,凑足戒定慧三篇。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篇、修行之发心。
世出世间,万相造化,不出因果。修行之所以能成行,必定也是有因果在其中。所以,修行的要道,就是要明确的造作“修行”之因果。其第一步,就是发心。若无发心,则没有动力修行。
如何发心,从发心的结构来说,就有原因,动机,树立目标,发心,付诸行动,几个步骤。并且发心是会伴随着修行而不断重复这几个步骤,不断发心和坚固发心的。
原因:不同的人学佛,有不同的原因。有厌世、惧苦、求财、求寿、求神通,求智慧、求福报等等之不同。这里,发心不同会导向不同结果。所以修行之发心尤为重要。通常,我比较认同求智慧,求解脱,求自在之类发心。因为这种发心与三宝相应,修行的功德容易聚合而朝向佛道。
目标树立:这在发心时,是在明确理解了佛理,并充分相信能修行获证的情况下,自己发心要以修行来获证某个目标。这是发心最基础的一部分。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不同人,不同的修行时期,可以树立不同的发心目标。但是目标最好是简单明确,并且自己坚信是可以通过修行达到目标的。
对于目标的确定,可以是修到“某一禅定”,可以是“尝试达到心无所住”,可以是“我要进入涅盘”,也可以是尝试“体会某一句经文”等等。这种发心必须自己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感兴趣,并且信心十足,有决心和自觉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兴趣非常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兴趣足够强时,我们的一切会围绕着兴趣而转,而且会有奇迹发生!兴趣所在的事情,我们总能乐此不疲,并且总能做出成绩!所以,树立目标,并让自己对这个达到目标充满兴趣。
付诸行动:前面所说,树立目标后,应该有一套行动方案,来实现目标。我混迹网络N年,看了太多太多学佛的同学不知道如何行动,寄希望于在外寻找老师,或自己忙修瞎练。但总是半途而废。因此,如何行动,确实是一种经验和技术。
对于行动,首先我们要分解行动的结构,并和目标进行配合,制定自己能实行的行动计划。
从行动本身来说,可以划分为“身行、心行”。从行动的状态来说,可以划分为“专修时的行动、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睡觉休息时的行动”。我们应该围绕实现的目标,来对这些行动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
行动方案可以说是我们对修行法门的挑选和应用。比如对于“求解脱”的目标,方案可以是:“身行:不行淫、不化妆、不吃荤腥等”,“心行:不想淫,不好美,不好美食等”,“专修时:修定,修慧等”,“日常工作中:持五戒,持前面所说身行戒、心行戒等”,“睡觉休息时:持光明想等”。以上是针对行动的发心的一个规划。对于信心坚固,能长久按发心行动修持的,可以不设时间限制,比如小乘发心尽形寿持某某戒。若是菩萨信仰的,可以发心尽未来际做某某行等。若是信心不足,可以发心修行的时间周期,比如以7天,或7天的N倍数为期限,并加一条发心,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发誓一定做到的发心。这是一个以心编织内心的“堤坝”的过程。这个“堤坝”就是“戒”,“堤坝”的建立,就是“戒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切的起行,都是从这里开始,没有这个,修行无从谈起,记住,修行就是在心里建立菩提道品,并进而改变身心。
第二篇、禅定的修习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禅定是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也有说修定就是修止。所谓止观。其实,止是动词,定是名词。止是因,定是果。一言以蔽之,即修止而得定。
那从修止的方法来说,就有很多种,比如观呼吸,观白骨,观佛相,观心,观觉受,观念头,任何的境界,都可以用来修止。所谓修止,即止于一境。
从法门来说,个人推荐普通大众修观呼吸,因为观呼吸是二甘露门之一。
从修止的修行结构来说,可分为发心、取相、止于相、住相、持续住相,调心取细相,再止于相、住相,跳跃住相,出定等过程。
所以,修定,首先要发心,要有决心,有毅力,有愿力来修持身心达到入定。具体内容请见第一篇《修行之发心》
其次,应选择修定的法门。这里以观呼吸作为法门来说。
首先禅定的姿势,以双盘为最佳,其次单盘,再次散盘,再次坐凳子上。不管什么姿势,都要推开尾闾,保证脊柱端直,并保持身体舒适放松。
放松后,就是修止的开示:
1、取相:取呼吸之相。即觉知呼吸之气(的相)。呼吸之气有“冷热”“粗细”“滑涩”“长短”“进出”等相。任取一对或一个,体会呼吸之气的相。一般取相在人中部位的气。所谓观鼻端白(白是气的意思,冬天呼出去的气是白色的)。就是说,取相就是感觉那个冷或热。感觉是个动词,冷或热是感觉到的“物质”(物质即是呼吸之气)。自呼吸的时候,感觉气冷,我觉知道冷,感觉气热,我觉知道热,冷热在交替,觉知本身一直存在(记住这是要点)。这样持续并清楚的感觉某个物质,即是取相。--------记住取相(动词,或可以叫去感觉相)的技巧是修定的关键!
2、止于相:当我们能清楚的取相,并持续的去感觉“物质”,这时,初修定的人,因为习惯了散乱,所以常常会忘记了取相,跑去分心想事,或者去感觉身体其他部位的感受等等,这种情况就是散乱,就是没有“在取相”。所以我们应保持清醒,不断的控制心去不断的取相。
3、住相: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控制心持续不断取相,慢慢的,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少的离开取相,从而习惯于取相。这样我们的精进力就会上来,心就会非常稳定的持续取相,而不需要特别的去控制,这个时候,就是住相了。这也就是“入定”。
4、持续住相:当我们保持持续住相一段时间,就是所谓“住定”了。持续住相的时间应该保持在30-40分钟左右为较好(因为修观需要这么长的稳定定力)。如何训练这个持续住相呢,我们应该在发心阶段(或者上座时),就发愿住定时间的长短。这样,我们在时间到时,因为我们愿力的加持,就会自己出定了。
5、调心取细相:当我们前面有能力入定之后,还需要掌握一个技巧,训练上下禅定。怎么样上下禅定呢,就是调整心的专注力和取相的微细度。通常要上禅定,需要调整更集中注意力在取相上,取相更微细。虽然不管是初禅、二禅还是三禅,取相都是呼吸的触感,但是却有相粗和相细的差别。如果我们调整心取微细的相成功,我们会感觉到禅定的境界更深,更稳固,不易受外界声音的干扰。而到四禅时,呼吸会断。这是取相仍然是人中部位的触感。只是很多人执着呼吸,会导致呼吸要断不断而不能稳固的住入四禅。这个时候要忘记呼吸的概念,单纯的取触感之相。下禅定呢,就与上禅定相反,应该调心取粗相,并体会“相”在不同禅定的差别,训练住入。
6、跳跃住相:如果我们像上面那样训练上禅定和下禅定,训练比较多一些之后,我们会对同一个取相在不同禅定的差别非常熟悉,这时候,我们可以训练一念入某一个禅定,比如一念入四禅,住定5分钟,然后出定,又一念入2禅。这样可以训练1,2,3,4禅的跳跃。这种训练有利于心的自在(如果有能力修四空定和灭尽定的话,这样训练就可以成就狮子跳跃三昧和超越禅,这是心自在训练的基础)。
7、出定:在修定结束时,要训练出定的动作,明了和控制心不取相,而归于平常放松状态。并放松身心,揉一揉腿。最重要的是,出定后,应该做功德回向给大众(如修慈心观那样回向)。这是非常要紧的要点,能让修定功德增上,减少违缘。
问:大师您之前未修禅定前是否脾气很好,,,,脾气大的人修禅定是不是更难呢'
答:脾气大,只是升起了嗔心而已。贪嗔痴,存在于每一个未解脱的人的心中。只要因缘引发,就会有嗔心。
嗔心对于修禅定来说,肯定是不好的。但不是说,脾气大的人就不能修定。脾气再大,总不会发脾气一天发到晚。总会有心情平静的时候。心情平静时,就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一样可以修定。
再一个,修禅定好的人,脾气有可能更大。因为,修禅定,或者平时戒嗔的人,一旦冲破了克制(戒)的围栏,脾气发出来更厉害。但这就是一种大的退转了。
并且,发脾气会对身体产生不净的影响。在禅定中观察,发嗔心之后的身体会有如火烧般的苦受(与轻安相反),及引发身体上更多不清净的串习,从而影响修禅定的自在。
所以,脾气大的人,应该从戒淫为根本,淫贪戒除,嗔的势力就薄了。并辅修慈心观对治。更多修功德回向。这样修的话,嗔心这个烦恼也不是很难对付的。。。
问:您修定的心得可以分享吗,包括出入定的经验,,
答:经验太多,泛泛而谈无益。经典分明写了四禅八定的状态。何须我再啰嗦。
请教问题,需是实修,有修有疑,有问有答。若是贪法,如猴子掰玉米,学一法,丢一法,整日在佛法里浸润而不实修,终将变成老油条。一路贪法学法,却无一佛法能有所触动,终而一事无成!
0pt'j��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