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

文内有不少手绘配图噢 ~~~


有位来自四川的小伙子,安静内敛

在很多人眼里,他很牛,出了一本书没做大促销,

在两年半内卖了7万册

他有很多机会抛头露面,却选择了回避

在IP营里相处的两个月,只听他发了两次言

但却不防碍他的公众号不声不响

在三个月涨粉丝2万

这个人就是——曹将


2015年在广州PPT沙龙演讲中,他说了一句:

谢谢PPT,它让我成为一个better me


曹将同学一路向南,从一位普通人在自媒体道路上历经六年的成长,如今已拥有多重身份: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张图片

秋叶老师说:曹将是有静气的人,不浮躁,看他的微信就知道,这个人内省。

有人的成长像坐过山车,而他却是爬楼梯,缓慢而稳健。带着一堆的疑问,我开始研究这个89年的小鲜肉



一、为什么他没毕业就能出书?


1、他喜欢共享

早在2010年他就注册了微博,开通了博客。是什么促使他开通博客呢?

第一,我本身就喜欢写东西,找个平台释放喜怒哀乐是个适应天性的选择。

第二,它可以让我轻松处理一些普遍的疑问,比如“曹将,怎么找图片啊?”“去我博客吧!”

第三,它帮助我在一些场合脱颖而出,你说你会写东西,会做PPT,口说无凭啊!但如果你说你有个博客并引导他过去看,那么你的可信度就高很多了。

因为喜爱无偿发出来供大家学习,他在2013年3月接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邀请,出版PPT图书。


2、有意识地积累


很多人知道曹将,都是因为《PPT炼成记》,而他在2014年4月出版这本书时,还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在校生出书是相当少见的,他本人在2014年5月20日接受花瓣采访时说到:

PPT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也没有这种专业),但在这个领域里也混迹了3年多时间:从2010年开始写博客,到接到编辑邀请写书时已经积累了120余篇PPT的博文,也有在网上发布了原创PPT80余个。

虽然这些内容是零散的点,看似一盘散沙,但只要稍加系统整理,出书并不是难事。

因此,“厚积薄发”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3、善于思考,动脑解决问题


接到出版社邀请时,正值一边实习一边写毕业论文,时间不够用,曹将就开始找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运用印象笔记和Onenote这两个神器,将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前后耗时10个月,搞定书稿。

这也是他为什么看热忠于做各种APP测试的原因,好的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

看完这些,你还对他没毕业就出书感到意外吗?



二、他凭什么在PPT圈脱颖而出?


1、精准定位


先说书,在他出版社邀请时,秋叶大叔的《说服力》系列已经热卖,还有其他同类书籍。如何写出一本有特色的PPT书籍?

​最后在偶然间翻杂志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我就写我!

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我认为怎样才是最好的与最简单的,把我自己的思考进行呈现出来。

例如他把PPT快捷键进行“非常有用”“很有用”“有点用”的分类,就能很好体现出他对拆解PPT的看法,最终这本“很曹将”的书很受欢迎,截止今年年底已销售七万多册。

再说个人品牌的定位:演示设计师、《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他的平台一直围绕这个定位开展系列化输出。

而他在公众号讲述本人的亲身经历,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引导,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技巧等等,这些都是与他个人定位紧密贴合的。

在2016推文中增加了APP测评和摄影作品展示,不说教、小清新的写作风格让文章变得有情怀,不至于太干,逐步弱化他身上PPT的单一标签,这些内容扩充了他的目标受众群。

这是属于他独特的成长之道:

先强化一个标签,后弱化标签,多元化发展。


2、谨慎用心


在2013年3月之前,他就已接到过不少出版社邀约,他觉得没有准备好都是拒绝了,在积累了近200个心得体会后,才答应中国青年出版社约书

在前不久一篇文章《不好意思,你关注了一个笨蛋》中,曹将提到:对待公众号的写作,我很谨慎。

写的每个 App 的教程,都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敢下笔。比如印象笔记那篇,是五年多的积累后,最终才成文。写笔记,则是在自己写了 10 多本之后才慢慢地开始。

在向微信公众号截止圣诞节674篇文章中,APP测评和工具体验的占比仅为6%,在发布出来前,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积累,这个每个做知识传播的人都值得学习的态度,这让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值得期待。

据曹将本人介绍,保持这种风格还有个原因:

第一,就是周围厉害的人太多,没资格卖弄;

第二,平时的工作是写研究报告,也让自己在写作风格上保持相对克制的状态。



3、多平台卡位,持续输出


他最早活动平台是微博和博客,2014年转战微信,目前主流平台以微博和微信为主(查不到开通日期,未作统计),同时他是知乎达人,回答53个问题,点赞数15179人次,近3万人收藏。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2张图片

截止2016年12月25日,他主流平台粉丝数据如下: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3张图片

除了社交平台,他也在花瓣网等平台发挥分享的天性(不完全统计):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4张图片

即使是博客现在不是主流平台,但他依然保持一定热度,定期更文。真正做到了“多平台卡位”。


从《PPT炼成记》书籍出版后,微信平台可查询的近三年共输出PPT系列手册、相关小教程共74篇,还有多套付费模板。

我随机统计了@曹将2016年167篇文章的阅读量和赞赏数据,阅读量在1万+的文章中,职场技能(PPT系列、工作技能、职场感悟)这种刚需型文章,占比达到64%。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5张图片

当然,文章的阅读量与赞赏人数并不完全成正比。

2016年赞赏超过100位的文章,共有7篇(不完全统计),其中一篇幅随笔《这篇文章我想谢谢自己》,阅读量只有7000+,而赞赏超过147位,同样意外的是,圣诞节盘点的资源共享,阅读量9000+,居然收获了239位粉丝赞赏,相信他本人也是小有惊喜的。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6张图片

持续输出让他在目前订阅号整体打开率极剧下滑的大趋势下,维持稳定的增长,说明粉丝对他个人情感上的认同度很高,这让他在PPT圈里脱颖而出提供了充足的曝光度。


4、独特的视角


他擅长从一切事物中学习,并提炼总结出体系化的东西。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7张图片

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看书,也有人一下子报好几门课程,闷头扎进去学习,结束了感觉什么也没学到。

曹将总说自己不聪明,所以保持着 “记录和总结”的习惯。

在他的文章中,“善于总结”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大到PPT制作技巧,小到同事的办公桌,工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他学习和思考的来源。

这张图是他拍下同事的办公桌后,总结的“桌面整理大法”,真实有说服力。加上手绘风格,受到很多职场人和粉丝的膜拜。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8张图片

他擅于在生活、工作中去细心观察,有的是工作方法,有的是技能,还有的只是一个想法。只要是值得借鉴的,就会被他随手用笔记下,收入”百宝箱“,这个习惯让他很容易收集到诸多写作素材。

这源于自己在日常使用中经验的积累总结出来,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很多自品牌个体都不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可以借鉴他的做法,将主业中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一来不愁没有东西写,二来利用输出将进行总结,对提高职场经验很有帮助。



三、为什么我会拆解他?


因为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1、不追随大众读者的口味


时下有很多文章在谈”如何写出一篇10万+的文章“。尤其是热门话题的文章,很容易获得转发和极高的阅读量,这仿佛是做新媒体平台不可缺少的一门技能。

作为笔者自己会思考:我的公众号定位是否适合去跟热点?哪些话题能参与?哪些不能从哪个角度去剖析热点才能写出我的受众喜爱的文章?

客户的口味其实是难以琢磨的,曹将面对关于时下流行的“蹭热点”,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也想去实践,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毕竟如果吸引到不是我喜欢或喜欢我这样风格的人,那最终还是会被取关,或者留言评论画风不同。


他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开始写稍长一点的文章,散文和随笔类的文章占比有所下调,#深夜笔记#和#一周遇见#的标识不再那么明显,职场技能类、摄影作品类以及知识管理相关的明显增加,但写作风格一直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9张图片

曹将说:可能这里永远不会有爆款,但却每一篇都能让自己满意,让喜欢自己的人满意。

美国营销怪杰迈克尔.波特在《自媒体时代,我们该如何做营销》中有一个核心观点:

为了让我变的更好,优先选择让自己发挥最佳工作表现的客户并与之为伍。而找到理想客户的办法就是使用红丝绒绳去淘汰劣质客户,从而筛选出带给自己正能量的客户。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0张图片

结合个人定位和公众号定位,合理选择文章体裁,坚持做自己,才能培养出忠实的粉丝群。


看看粉丝对他的评价: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1张图片


2、不过度消费粉丝


在自媒体都习惯写软文进行互推的信息时代,曹将的作风显得稍有不合群。

在三年里674篇文章中,曹将总共只有十多篇是广告,占比不足2%,,其中以秋叶团队课程推荐为主(文具等购物推荐不包含在内)

他非常谨慎的消费读者,这是很难得的态度。虽然这是与很多大伽倡导的助人观点不同的做法,也许他觉得自己的能量不够,即便是发推文,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但从另一面能看出,他很珍视读者的感受,做为他的粉丝,我是既理解又赞同的。


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值得运营新手学习:

➀  他在意读者的感受,很多广告后面没有开通赞赏。

➁  有原则,不滥情。只发与平台定位相符的广告,只照顾最重要的人。


3、沉得住气


强调个人成长,打造自品牌的这群人普遍都很焦虑,尤其是当大家在同一个社群里时,面临别人的成就,或者一些伪机遇,很容易陷入想“走捷径”的误区。

曹将从写推文到开通原创和赞赏,他整整花了492天,写了210篇文章。与今年下半年写几篇就能开通原创的速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2张图片

我随机统计了曹将三年文章中333篇文章的阅读量,取平均值做了个对比,发现他的公众号成长具备极强的长尾效应。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3张图片
【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_第14张图片

2014年,曹将运营公众号的第一年,研究生在读,内容以随笔和PPT小教程为主;

2015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职场技能类文章占比达到50%,坚持写了一年【一周遇见】;

到2016年散文随笔类比例大幅下调,增加了职场技能、人物志、摄影作品,基本实现日更。

333篇文章阅读量统计中,超过一万的主要集中在2016年下半年,文章类型以”工作技巧“、“PPT系列”、和APP测评为主。而在此之前,阅读量是良性缓慢增长的。

在整体运营过程中,基本有规律可循,不论粉丝数量如何变化,他的文笔未见到丝毫浮燥。

用他自己的话说:

总结这一路,有两点感触最深:其一是标杆的重要性,其二则是积累的必要性



后记:

在勾俊伟老师《自品牌训练营》的最后一堂课,老师让我们尝试去拆解一位自己想要研究的大伽,几乎没有犹豫,我就选择了曹将,开启了我第一份拆解之旅

我选取了关注两年的微信公众号开始入手,从12月13日—15日晚上,共花了9 个小时翻阅了他公众号合计670篇文章,虽然文章的归类让我纠结了一把,但在重读的过程中,我非常享受,一种很深的感触就是:

曹将是一本书,值得细细品读。


一不小心,拆解报告也写成了碎碎念

我并不指望通过拆解报告勾搭谁,如果对方恰好喜欢,当然最好;

曹将同学平时本身就热于整理平台文章和数据,让这我的拆解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哈哈~~~)文章归类估计与本人稍的差异。

当我有重读完他的微信文章后,就决定将他好的经验整理出来,踏踏实实用起来,这才是正经事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解报告】曹将:慢就是快,六年打造一个better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