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忍和残忍之间,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错

朱棣的忍和残忍之间,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错_第1张图片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

看完文章,说说你认为“继承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

明成祖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颇有建树的君主。

但客观而言,他不是一位受百姓崇仰的君王。

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

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

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

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

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成器的不多,越到晚年越发愁!

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坐?

尽管在26个儿子中,朱标并非朱元璋最佳人选。

但朱元璋一登上皇位,还是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

册立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领导人,

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

朱元璋甚至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

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打天下。13岁时,他才被封为太子,

此后便开始了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

所以,朱标理应是明朝第二代皇帝,

但朱标不幸早逝却是始料未及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更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

这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而是接班人没有了,

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

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

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

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

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

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

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最后,只剩下燕王朱棣和朱标次子朱允炆。

朱元璋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

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

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

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

这种性格是很容易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所以,一开始对于朱允炆,朱元璋是拒绝的。

就立储问题,朱元璋曾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

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年幼不懂事。

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

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

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

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

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

这是其实也是朱元璋所期望和看到的。

朱元璋统治期间太过猛烈,官员叫苦不迭,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啊,

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炆也非常有孝道。

朱标死后,朱允炆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必杀技。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

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可能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有很大联系,

朱元璋出身平民,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

在他心中,男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

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

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

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

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

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既然朱棣各方面条件都符合,

为什么朱元璋还要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呢?

很大程度上朱元璋的统治过于铁腕,使得大明的气氛有些压抑,

需要一个仁君去仁治。除了太子朱标其他的皇子都过于尚武,

虽说皇太孙朱允炆年少,缺少为政经验,但可以慢慢培养。

这与《大军师司马懿》里曹操偏向曹植一个道理。

于公是战争连年的国家不能再起杀戮,需要休养。

于私事需要文治的帝皇为自家人的历史留下好名声。

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

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

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导火索,是朱允炆对自己众位皇叔的削藩。

朱允炆继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

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

所谓藩,就是朱元璋大大小小十几个儿子

驻扎在外地拥有合法军队的王。

削藩举措后,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

正所谓等死,造反可乎,于是,燕王朱棣起兵反抗。

朱棣打着“请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攻,这次战役号为“靖难”。

靖难之役,坐拥大明朝天下的朱允炆,

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内就输给了只有北京一隅的朱棣?

之前我们说过,朱元璋认为朱允炆没有能力去应对

朝廷中如狼似虎的人,于是乎,他一方面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来灭掉开国功臣和无数才干能带兵打仗的人,

仅仅这两个案件,就大概处死了几万人,

到朱元璋死之前,六大开国功臣只剩下汤和一人。

另一方面实施八股取士,让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得不到发挥。

就好比把已经成型的产品砸毁,又把能生产此种产品的机器砸毁,

尽管还留下方孝孺等才人辅助,但方孝孺等终究还只是文人。

其次,朱允炆行事拖泥带水,妇人之仁!

而朱棣则一心争夺皇位,不择手段。

在靖难之役部队出发前,朱允炆告诫将士:

“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

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燕王正是燕军的核心,

而建文帝战事未开却先让手下自缚手脚,焉有不败之理?

正是朱允炆在将士出征前说出这样的话,给朱棣提供了保护伞,

使将士面对朱棣时不敢放手一搏,才有后来的失败。

第三,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当,识人不明。

朱允炆方锐意文治,每天与学士方孝孺等人讨论周官法度,把军事决策权交给齐泰、黄子澄二人。

齐泰和黄子澄都是什么人?

齐泰虽然在洪武一朝为兵部侍郎,但并未见其功勋,

至于黄子澄呢,他就是一个文人墨客。

所以把军事决策权交给两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小白,

无疑是自毁长城。

六十万朱重八留下的精锐明军,朱允炆又占据人心和法统正朔,

若仅仅从军事层面上看,无论是靖难前期还是后期,

当时建文帝手下还是有不少厉害的将领的,

用的好的话还是能保住皇位的,但建文帝没有实践经历。

建文帝与燕王对比,建文帝的军事素养是几乎为零的,

而燕王朱棣则是有着南征北战的实践经历。

如果建文帝懂得像他爷爷一样抓住时机,

削藩直接挑最强的燕王开刀,那么也许会产生另一种结局吧?

其实各种假设都可以成为大家的谈资,

比如假设当初朱元璋就直接立朱棣为继承者,

可能日后也不会有朱棣与朱允炆的叔侄之争。

但这些也仅仅只能作为聊天的谈资。

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朱允炆在当上皇帝后,表面上其综合实力是高于朱棣的,

所以他敢对各个藩王动手,

也自然明白和朱棣之间的一战在所难免。

然而,结果却以朱棣胜出。

可以说,朱棣有点逆袭的意思。

那朱棣凭什么逆袭?

其关键就在于朱允炆接连犯错,

两次可以拘捕朱棣的机会皆被他放过,

更令后人指摘不已,称之为“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建文元年三月,朱棣入京朝见,

有大臣建议建文帝借故将朱棣捉拿,未被允准,

五月,朱棣派两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入京朝见,

又有大臣“旧话从提”,

要建文帝扣押两皇子以挟持朱棣,再被拒绝,最终放虎归山。

朱棣并不是一开始知道要撤藩就反抗的,

而是找准时机,等待对手先犯错,

甚至装疯卖傻地让朝廷以为他没有杀伤力,

成日疯疯癫癫,做病入膏肓状。

我们知道像这种“权力的游戏”是残酷多变的,

朱允炆如此轻敌和处处给对方留后路,终究要出大事的。

而古代出兵都要讲究个出师有名,

朱棣进攻南京,打的旗号是“清君侧”,

说是要把皇帝身边的一些奸臣除去,事实上哪还是除逆臣贼子,

其实就是找好借口,把最后一道手续办了。

������E�Ov�"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棣的忍和残忍之间,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