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跟一位老同事吃饭,聊到共同认识的一个朋友H,让我感触蛮多的。
H先生4年前,被前老板挖到创业公司,从老板助理,到部门经理,再到技术总监……过程中不能说顺风顺水,但结局总归是不错的——薪酬翻筋斗云似地增长,加上他算元老级员工,年终坐享公司的利润分红。
说着说着,气氛突然有些尴尬。
一起吃饭的老同事,差不多也是3,4年前跳槽,一入司碰上了派系内斗,他不想站队却两头得罪。
好不容易被副总提携,副总又跳槽了。新领导不待见他这样的“老人”,没多久就搭砖砌瓦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
他眼瞅着入司职位比他低两级的人,半年就和他平级了,年终还拿了个A+。
“H啊,就是跟对人了”,同事苦笑道,“我和他原本各方面都差不多吧,现在都快不在一个阶层上了。”
“没办法,都是命。”
我特别理解他的不甘。
两人都差不多能力和资质,一个遇见贵人扶摇直上,一个遇人不淑深陷泥潭。老天爷真的好偏心啊!
02
不得不承认,跟对人,是条弯道超车的快车道。
但人常常如此,明知道是重要的事物,反而平日里不去重视,或把这些事情笼统地理解为“拉关系”。
咳咳,你要知道,混职场,人脉是你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而上司,更是这个人脉资源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很多事情,张三做和李四做,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性,在任何一个已成规模的公司里,并没有谁是真的完全不可替代。
除了踏实做事,如果有人能拉你一把,往前跑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被称为“最励志前台”的董文红,2000年进入阿里爸爸时已经30岁了。不懂专业、没背景、不懂互联网,应聘行政助理没被录用,第二次再试,勉强做上前台。
没几年,董文红在岗位上表现不错,在彭蕾的鼓励下,出任行政主管。此后一路开挂,从菜鸟网络的CEO、阿里的首席人力官、再到资深副总裁。
用一个词形容:华丽逆袭。
用一句话形容:努力和坚持很重要,可跟对人特!别!重!要!
这么多年在职场,我见过许多前台和行政,有兢兢业业的,有埋头苦干的,有长袖善舞的,不过无论哪一种,几乎都谈不上逆袭。
相比起来,董文红无疑幸运太多,谁让她的老板叫马云呐。
除了这种最理想的“带飞”轨迹,另一种更常见的“带飞”,恐怕算领导厉害但不好相处的情况。
格力集团的董小姐,当年就碰上一位难搞定的老板,朱洪江。
朱洪江毕业于机械系,是典型的理工男,擅长质量管理和技术开发。董明珠彼时从格力普通销售,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做市场出身。
一个老领导,一个铁娘子,难免争吵。
然而董明珠拎得清,哪怕总裁办公会上吵得一塌糊涂,依然与老板相互合作,没有影响团队的战斗力。这在当时的国企环境下,尤为珍贵。
多数人没意识到,老板不仅是老板,他很可能是你未来的贵人。
你一上来就把老板放在对立面,而不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老板就算想带你飞也带不动啊。
03
既然跟随优秀的人堪称职场外挂,那,如何找到这位“对的人”?
其中固然有运气成分,但一个人的好运与他自身也有很大联系。老天爷在丢运气大礼包时,也不完全是蒙着眼睛瞎扔。
1、自己先成为“贵人”
李笑来说,首先自己得努力成为一个贵人,你才有可能遇见贵人。
你估计听说过“吸引力法则”,优秀的人更容易吸引目光。靠谄媚巴结来的关系,都不是啥值钱的牢靠关系。这年头讲究惺惺相惜,强者互持。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做事认真踏实,举一反三,主动提供帮助及想法,很容易就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刚才提到的阿里董文红,她一开始虽只是个小小的前台,但同事要出差,她会提前准备车次表;炎热夏季,她会主动安排进冷饮;甚至主动在客服忙碌时,帮助解答。
你看,只要用心,没有很困难对不对?
2、主动行动
前阵子,带着自家团队和艺人上节目的杨天真爆红了一把。
翻翻这位34岁手握39家公司的娱乐圈C位经纪人经历,脑海中就浮现出四个字:主动出击。
杨天真不是一般的主动。
她在传媒大学读书时,就给行业知名经纪人王京花发自荐短信:“花姐你好,我叫杨思维,我特别想跟你工作。”
不卑不亢,简明扼要。很快她就收到回复:
“我喜欢主动出击的人。”
两人见面后吃了顿盒饭,相谈甚欢。末了王京花说,你下周一来上班吧。
而杨天真那时,不过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大部分人,在职场上骨子里是被动的,你可以说他老实忠厚,但无法改变一个现实,他们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主动选择认可的前辈跟随。
甚至连谈薪水时,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任何一种竞争,本质都是对主动权的追求。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04
孙悟空如果没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再厉害也不过是瞎胡闹的妖猴。
张飞如果没跟随刘备,恐怕一辈子都是个只会说“俺也一样”的杀猪买肉小贩。
有一句话是,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什么叫正确的事?
我认为,其中就包含选对行业+跟对人。
我认识的不少合作伙伴,都曾有共事经历。他们在早年合作中建立起信任感,未来再度合作自然水到渠成,沟通更直接高效,大家都能将精力专注在事情上。
因此我们在工作时,不妨多留心与同事和上司的相处,他们很可能在某一天,成为你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个转折。
另外,大部分上司其实对主动向自己求教、表达跟随意愿的年轻人,挺愿意给机会的。
你多向认同的前辈和领导请教,一来自己获得成长,二来彼此有了交流,往后更容易产生进一步交集。
正是这些“有来有往”,才让泛泛之交成为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让优秀的人慢慢走到一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