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新推了一个美语训练的项目,当中有一个专门解决基础发音的训练。有个女孩看了介绍之后,很感兴趣,于是来找我咨询。我简单解释了一下训练方法和流程,了解完之后,她突然问道:训练营有多少课时?这个问题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训练营的目标是解决发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与学员的基础和努力程度有关,没有什么课时的概念。在我看来,她真正需要关心的应该是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而不是多少课时。
不过,她的这个问题倒是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读到的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家核电厂遇到了一个严重的技术问题,一次故障导致了发电量下降并降低了整个电厂的运行效率。电厂的工程师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没能找到问题所在,无法恢复应有的供电水平。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全国顶尖的核电厂建设与工程技术顾问,看看他是否能够找到问题所在。
顾问到了之后,就去工作了,在之后的两天里,他四处走动,在监控室里查看了数百个仪表和仪器,记录笔记,并且进行着计算。第二天结束的时候,顾问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黑笔,在其中的一个仪表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黑“X”。“这就是问题所在。”他解释说,“把连接这个仪表的设备修理,更换好,问题就解决了“。电厂的工程师们照做之后,发现问题果然解决了。
一周之后,电厂经理收到了“服务”账单,费用为10000美元。经理对帐单数目很吃惊,他想这个顾问只不过在这里转了两天时间,怎么费用就那么高呢?于是,他回信让顾问注明一下收费明细。过了几天,经理收到了一份费用清单,上面写着:“在仪表上画‘X’: 1美元,查找在哪里画‘X’: 9999美元。”
这个故事我一直牢记于心,因为它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则在于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用时间长短来作为价值的判断标准,这个故事中的核电厂经理便是如此,他之所以会对10000美元的帐单感到如此惊讶是因为顾问只花了两天时间,他觉得两天时间10000美元太贵了,但我相信,如果这个这个顾问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核电厂经理可能就不会对这个账单感到惊讶了。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是更长的服务时间,而是问题得到解决,而且时间越短越好,他是在为解决方案付费,而不是为服务时间付费。
如果我们把故事场景换成医院,那么就更好理解了。我们去医院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找专家看病,不是因为专家会在我们身上花更多时间,而是因为专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精准地做出病情的诊断,这才专家和普通医生的关键区别。所以,时间不是重点,重要的是,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同样,高效的关键也不在于对时间进行更好地管理,而在于能否快速地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有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能一个人做那么多事情,而且还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当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猜她应该想我能告诉她一些时间管理上的技巧,但实际上,我并没有什么时间管理技巧,我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做减法和抓重点,永远只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对结果有着关键影响的事情上。我在工作中喜欢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它最终是为什么结果服务,它是否属于那些对最终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那“20%”,如果不是,那么它就是一件没有太多价值的事情,我便不应该在这件事情上花时间。
我其实并不喜欢自己太忙碌,也不要求自己把所有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因为我很清楚我追求的不是忙碌,而是有效,忙碌并不意味着有效,只有那些能够帮助解决问题或者达成目标的行为才是有效行为。我甚至会刻意给自己留出很多空白的时间,因为我需要时间去思考行动的方向。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每天都特别忙碌,可是时间花了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那些不重要,对结果影响不大的事情上了。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仔细想过忙碌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清楚最终要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结果,我们很难评判自己行动的有效性,也就不知道自己忙得是否有意义。其实,真正重要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们能够把握问题的关键,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有人可能会说,我理解二八原则,也明白应该把时间花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哪些才是对结果起决定作用的重要事情。这并不奇怪,因为找到关键点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对相关事物的底层规律有足够多的认知,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获得的能力。
虽然这些能力与个人知识结构,对事物规律的理解,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很大关系,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但是有一个方法却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升效率,避免做无用功,这个方法很简单,你只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就好了:
1. 明确问题:我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很多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们之所以想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大脑感觉到了某种“危机”,并在潜意识中完成“直觉推理”,确定了“解决方案”,然后给我们发出了行动指令。但问题是,大脑是非理性的,它提供的方案并不一定就是有效方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5WHY法,简单来说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你得到的第一个答案可能还不是最终答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继续问为什么,直到你确认这个问题就是自己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为止。
2. 明确结果:我想要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
明确了问题之后,我们就需要思考,自己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这个问题才算是解决了。只有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对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判,否则我们的努力就会变得很盲目。
3. 确定行动方案:那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在明确了问题和想要的结果之后,我们就得问自己此时在做的这件事情对于最后的结果是否有意义,如果没有,那么就应该停止做这件事情,然后继续问自己,影响结果的关键点是什么,或者为了要达到这个结果,我们需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不过,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我们对于关键点的把握不一定正确,这与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有关,但是这个思考过程至少能够把我们引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帮助我们避免盲目的、无目的的行动。
如果我们根据这三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现在在做的所有事情,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做,而有些值得去做的事情我们却没有花时间去做。当我们将那些无效行为从自己的生活中除去,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对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的事情上,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效。
推荐阅读:Susan Kuang第5期个人杂志 | 致成长的这七年
Susan Kuang 独立创业者,留美MBA,Linkedin专栏作者,著有《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推崇“工作生活统一”的生活方式,和“斜杠青年”式自我发展策略,关注理性科学思维和知识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