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我与它—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关系8—关系11)复盘

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树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他的《我与你》中将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意思是,当我把你看做是实现我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了预期和目标与你相遇时,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一、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1、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2、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

3、马丁·布伯说,不管你是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无论是看起来恶劣的目标,还是崇高的目标,甚至是“我爱你”,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4、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与你,我与它—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关系8—关系11)复盘_第1张图片
《我与你》——马丁.布伯

二、珍惜规则和权利规则

1、武志红老师将一个人的世界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两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2、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3、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新生命的出生,可能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强。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4、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三、关系怎样疗愈一个人

1、罗杰斯的疗法叫关系疗法,他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咨询关系,视为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咨询师的技术。当咨询师使用技术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而当咨询师使用本心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2、关于如何构建咨询关系,罗杰斯提了三个非常简单的原则: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原则意味着我所说的,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和我所体验的是一致的。共情原则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等同于“无条件的爱”。

3、我们不能离开关系而独活,但我们的确需要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当对这些越来越明白后,我们可以远离损耗性的关系,而亲近滋养性的关系,还可以去创造滋养性的关系,减少关系中损耗的部分。

四、天才,和情商有仇?

1、情商高的人,太考虑到别人,自我就受限了;而情商低意味着把别人放到了一边,这时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了。

2、天分或创造力,好像和人际关系能力是负相关。因为没考虑别人,那股创造力或生命力,就缺乏人性化,于是就容易显得特别,甚至是怪异。天才总是坚持在人际关系中做主体,做自己,有可能会显得情商低,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被别人抵触。但因为一直在做自己,和自己的本我有链接,因此一直保持着创造力;而特别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在讨好别人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也因此受损。

3、关系的品质,也就是“我与你”的部分,决定了幸福感的高低。所以,最好是同时在关系中既能做自己,又能爱别人,这两者同时做到很不容易。

4、对于“异端”,就需要寻求关系,而对于所谓的正常人,就需要穿越关系,去寻求那些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能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你,我与它—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关系8—关系11)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