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难熬的现实来说,理想又算什么?

对于难熬的现实来说,理想又算什么?_第1张图片

我们都明白,毕业从事的行业不一定非要与大学所学专业有关,比起进入哪个专业,我们更在乎进入大学这件事情(反正无论你选择任何专业都不会是你喜欢的),但往往在毕业找工作时,由于简历上只拥有这一项专业的优势,在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就变成了我们必须要去从事这个行业,大多数人都“别无选择”。

这不单单是个别人会遇到的问题,就我了解到的诸多毕业生中,无论是学播音主持,机械工程,人事管理,律师,计算机,几乎所有人都坦诚这并不是他们喜欢的专业,一年后,我再去了解这些人的生活,学机械的去当记者了,学工程的去做人事了,学人事的去做运营了,学律师的去创业了,学土木工程的去当服务员了,学计算机的赖在家里当“米虫”,但无论是记者,人事、运营、创业,这些工作也不见得就是他们喜欢的。

////

当然,他们在学校里可能就不是很「优秀」的学生,也不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依然在原专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那些人毕竟是少数,这些人才是大多数,在数量上,他们更值得被严肃看待。

////

我们采访到松下公司生产部的供应商品质管理师种杰,他的工作主要负责抽检供应商送来的产品,从而得出不良率,听起来似乎是一项非常轻松的工作,但实际上,我们从他的讲述中了解到,它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轻松(你没看错)。

工科类行业加班的工资往往都要高于常日,他一人在外工作,身边没有称得上是亲近的朋友,租住在一间很窄小的合租房内,回到家里也无事可做,吃饭只点外卖,通常在假期里他都是情愿加班的,至少还可以多赚些薪水。

我们是在他刚刚结束夏休假期时(七天)联系到他的,假期内往往领导都不会上班,他就真的变成了“没人管”,他说:“加班五天,一点活儿都没干,就拿着手机玩,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坐等吃饭”。

////

日企都有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平常,即使没有事情可做,也要显得自己很忙,偷懒的方式便只能偷偷跑到卫生间去玩手机,「再严格的管理体系也管不了员工的内急吧」,虽然他们的工作要从上千种产品中去抽查不良品,但无论抽到与否,好像都有很好的理由去推脱。

如此轻松的工作,他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整场采访下来,“心累”,“无聊”是他提及最多的词语,每当听到同学们又在什么地方出差,他总是很羡慕(好像每个人都很羡慕能经常出差的人)

////

此岗位更像是企业对供应商设置的「稻草人」,轻松但不开心,“它不会让我们获得任何的成就感”,他认真的说。但这并不是最让他们绝望的,公司里没有女孩才是。

他很喜欢像记者和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工作,但这是他在不了解工作内容前提下的喜欢,所谓的干一行怨一行,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大学里转专业要考入年级的前几名才有可能,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

在「他样故事刊」采访到的每一个人中,没有一个人的工作是其理想的,这其中不乏身价百万的创业者,大多数人说不出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一生中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但也有可能它就是结束。

除了记者和心理咨询师,他还有三个梦想,分别是考古学家,学术研究,创业者,每一个说出来都相当遥远,但正是有着这些「想法」的支撑,人生道路上正在经历着的心酸,可以说都不算什么了。

如果没有一个很富有的家庭,这些梦想在追逐上可能还要暂搁几年,除了梦想的追逐更重要的事情是养活当下的自己,很多人的家庭环境甚至连每月微薄的生活费都提供不起,而像结婚这样的事情就只能全靠自己,那对于每月拿到的工资来说,梦想又算什么?

////

这同样是让他感到无奈的问题,他常幻想自己是著名考古学家,在西北某荒墓发现楼兰古国遗址,并被央视报道其重大发现揭示了我国的历史长河,用此方式过实现梦想的瘾。

同样的,他在入学时也认为大学无论学习何种专业,毕业之后并不是必须从事,再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会太迟,现在想换工作了,却发现自己除了机械别无所长,看着自己的简历,连投递其他行业的勇气都没有。

工作了四个月后,他还是辞职了,他报考了一所三本大学,每年学杂费加起来要接近两万元,在见识过社会之后他想再抓住青春的尾巴多学点东西,好为自己的人生多点选择,当然也有可能是逃避,即使家庭条件并没有太好,也不至于太差,但对其父母来说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但对他来说,谁又能说他错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于难熬的现实来说,理想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