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探究:年例的前途何在? ——以化州年轻一代对年例的看法和期待为例

年例是粤西地区隆重的传统节日,集祭祀与狂欢于一身。据 《茂名市志》 记载:(年例)“从正月初二起到正月底止,茂名乡村陆续过‘年例节’,。一般一个村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个别村庄在农历二月或者三月。‘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年例主要分布在茂名、湛江地区以及邻近的广西北流市的部分乡镇。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化州市的年例现状以及当代年轻人对年例的看法,探索年例在当代人生活中的意义以及未来的方向。

由于条件有限,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对笔者的高中(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县重点中学)同学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发出问卷一百三十一份,共计收到有效回答一百一十三份,其中来自化州地区的有效回答为一百零六份。受访者的籍贯(居住地)覆盖除宝圩镇以外的六个街道和十六个乡镇。受访者的年龄在十九到二十一岁之间,目前主要就读于大学一到三年级。

在调查中,笔者首先注意到一些与过往文献不甚相符的情况。

以往的文献里多数会详细描述年例期间进行的一些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表演。不过,在这次的受访者眼里,年例期间的活动就是拜神、游神、舞狮、粤剧、木偶戏、歌舞表演、燃放烟花炮竹等似乎不怎么有足够的“地方特色”的活动。这些项目几乎囊括了受访者提到的所有节庆活动,且被提及的频率不相上下。除此以外,只有寥寥数位受访者提出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其他活动,例如杂技表演、游花灯等。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家中不做年例的受访者,约占总人数的20%。这部分人多居住在城区。受访者表示,家中不做年例的原因包括怕麻烦、要上班上学时间难以适应、不想浪费钱等。不过,这些受访者也表示,他们的家庭会在家中的年例期回老家吃年例,或者在那天进行小型的家庭聚餐以及拜神祭祖活动。在这可以看作是年例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努力。笔者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世代生活的乡村去城镇谋生。生活水平提升的他们不再像先辈那样只有到年例才能享受一顿难得的大餐,因而年例在人的身体层面上的吸引力就变小了。另外,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人的解放,人们更多关注和考虑自身和家庭,在是否做年例的问题上更多考虑自身家庭状况和感受来判断是否延续传统的做法。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确实比大型的年例筵席更加省钱省事,也容易带来感受更好的亲友团聚和交流。年例在新时代调整了它的形式。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年例依然保有它最重要的内容——祭祀和团聚。对于出自继续做年例的家庭的受访者,其对年例的描述中出现的关键词都包括“拜神”和“聚”。

而在“祭祀”和“聚”这两件事上,“聚”压倒性地成为年轻一代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在开放式题目“你对年例的印象”一题里,“聚”成为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与此相对的是,没有一个受访者主动提及自己对“祭祀”的感想。虽然基本上他们都会提到年例的祭祀活动,但无论他们是一笔带过还是详细描述,都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来进行描述描述而已。当笔者深入询问其对拜祭的看法时,他们表现出一种“尊重传统”但并不十分在意的态度。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对祭祀过程的具体内涵有所了解。例如,一位受访者就主动为笔者介绍了了“摆钟”和“摆醮”的不同。但也仅此为止了。相比之下,受访者们对“聚”更有话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聚”与除夕年夜饭的“一家团聚”内涵并不完全相同。这里的“聚”的对象包括更加广阔的人群,例如平时很少有机会见面的亲戚甚至同学朋友。由于受访者多为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并不像成年人乃至老年人那样经历过太多的分离,也不会有太多被各种因素阻隔难以见面的亲友。他们深情追述的回忆,尽管细看起来不过是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之间的嬉笑玩闹,帮家里做年例,看烟火放鞭炮之类的琐碎小事,但其中饱含的真情足以令人动容。

在调查结果中,年例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逐渐淡漠,一种是趋向奢靡。不少受访者表示,现在年例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他们很怀念小时候红红火火的“年”的感觉。更多受访者则指出,现在很多地方的年例越来越盛大,很多人讲究年例的排场而淡忘了年例真正的内涵。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希望年例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只有一位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希望年例这个习俗继续下去,理由是认为做年例太过浪费金钱,亲友联系应该有其他更正常的途径。另外两位受访者则对年例的传承表示不在意。

当被问到心目中的理想年例的样子时,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简而言之,小部分人希望年例能够再盛大一些,即使作为东道主很辛苦,但会很激动很快活;部分人希望年例能够向简单俭朴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亲人间团聚的机会;更多人认为年例保持当下的状况就可以了,不必过于俭省,那样会失却过年的热闹气氛,也不宜大操大办,那样过于浪费金钱。这些看似不同的观点在其思考的根源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十分看重年例的团聚功能。三种不同的主张,本质上都是期待亲友之间更美好的团聚体验。

年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做年例者之间的攀比和浪费,例如年例期间人口密集、流动快的特点带来的财物安全问题和超载、醉驾等交通问题也令受访者担忧。在精神文化层面,不少受访者指出,低俗的歌舞表演急需整顿。

年例在未来是否会衰微甚至于消失?从本次的调查研究来看,笔者对年例的传承持乐观的态度。

年例作为粤西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在新时代依然拥有其独到的吸引力。这一次的调查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年例最重要的作用莫过于,作为一个“每年定期的惯例”,给人们一个相聚的机会,也提醒着人们“相聚”这个词的含义。不少文献都考察了年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传统的年例更多的与敬神、祭祖、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新时代的年例则开始更加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一代在这一点上无疑走得更远。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人总是需要亲友的社会动物。在繁忙的现代生活里,人们更加需要这样一个日子的提醒。新时代的年例既然有这一个用武之地,自然不必担心无法持续。

从文化传承的载体——“人”来看,年例的前景也非常乐观。未来年例的传人——生长在化州的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着“年例”这一活动的存在,一直亲身参与其中,包括帮忙操持一场年例、与同龄人玩乐以及欣赏舞狮、拜神、游神、戏剧等节目。有些人家中不做年例,但他们也必定去参加过亲戚朋友家的年例,对于年例绝不陌生。年例是粤西地区人民的一种集体记忆。只要保持记忆的人还在,年例就不会断绝。

在城区变得“小型化”的年例,又或者变得更为盛大却被认为缺少“人情味”的年例,可以看做是年例适应新时代的变体。年例本生长于农耕社会,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移植到当下的信息时代。主动作出调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年例就如同未尝定型的新社会一样,仍在探索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参考文献:

【1】蒋明智、吕东玉:《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岭南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 批准号: 05JJDZH250) ,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岭南春节游艺民俗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 批准号: 06JDXM79001) 阶段性研究成果。

【2】姚雪兰:《粤西地区年例文化研究》,广州大学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3】陈耀泷:《粤西“年例”民俗溯源》,《文化遗产》2014年第3期

【4】吴汉林:《谈年例的渊源与展望》,《南方论刊》2010年第9期

【5】乐斗弹:《化州的年例节上》,《岭南文史》1991年01期

【6】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陈英毅主编) 《茂名市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7 年10 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俗学探究:年例的前途何在? ——以化州年轻一代对年例的看法和期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