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

本书作者为法国的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提出了学习的变构模型。

《学习的本质》_第1张图片
《学习的本质》_第2张图片

(作者图片来源:www.andregiordan.com)

已有知识与新知识

学习者开始学习时,对主题并非如白纸一般一片空白,而是带着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个人经验及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理解和观点。

学习者对任何事都会有某种观点,即使有时因为对某个主题没有明确的判断,也会试着应急似的对其形成一个观点。

这使个体总是觉得自己已经知道或已经掌握了那些待学习的知识。这种碎片知识让人想不到去提某些问题,因而无法获取某些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已有知识并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合适与不合适,只分“具有操作性”或“无效”。已有知识为我们提供一定的便利,有一定程度的恰当性,让我们能解释、预测、行动,但又是有错误的。正确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更有效、实用。例如,正确的描述是地球绕太阳转,但当找路辩方向时,使用的知识却是太阳绕地球转。

新知识的炼制并不一定要摧毁已有知识,通常是中和或替代,也可以共存,以应对不同的情境。

学习是改变先有知识,从一种解释过渡到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以处理特定情境的过程。是先调用先有知识,用于整合新信息,在与新情境的互动中修改先有知识,最终可能抛弃先有知识。

新知识形成/替代已有知识的三个主要条件:

  • 学习者知道新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
  • 新知识能够改变、重塑心智结构;
  • 新知识能给学习者带来好处(用来解释、预测、指导行动),并能让学习者够感受到

在情境中,最初只会以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加工,当已有知识的局限越来越大,并出现更有效、更方便的知识时,才会将已有知识抛弃。

动机

动机是学习者开始学习的第一步,引发动机的可以是学习者的需求(自我决定论)、对学习内容价值的认可,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对自己的信心),学习中的成功,对失败的看法(成长型心智)。

个体的知识炼制

学习要求学习者赋予他所炼制的知识以意义,即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结构、重要性、用处。

个体只能通过自己来学习,一个人赋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被传递给另一个人,只有学习者才能炼制属于他自己的含义,但传授者可以对信息进行过滤,控制外部刺激的大小,促进意义的生产,辅助学习者进行比较、建立联系。

学习情境是知识炼制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情境中得以体现,比如知识的意义、价值、作用。

鼓励实践的“做中学”,需要在情境中,同时需要与其他形式联接。

学习是什么:

  • 是自我发问:“这些知识在哪方面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对看的的现象、结果提问,试图去理解。
  • 是与现实对质:提出假设并验证。
  • 是与他人对质:通过小组学习,各种想法碰撞,得以修改先有知识。
  • 是自我表达: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组织得更好,同时考虑相反意见,重组观点,炼制另一种解释。
  • 是论辩:在一个观点说得通的时候维护它,一旦失败就抛弃。反驳相反观点,为不同意见安排位置。让先有知识更精细,或移除某些先有知识。
  • 是建立网络:在各个知识点间建立联系。

解构已有知识

要掌握一项知识,必须先对已有知识进行解构,否则阻碍对概念的真正理解。需要了解已有知识,明白可能的阻碍、局限。通过小组学习或由传授者提供信息,对已有知识进行干扰,或形成反差。

在对立观点中相互对抗、产生“认知冲突”,这可以在小组中对质实现。

辅助炼制

使用思维辅助工具表达新知识

可以通过图像、隐喻、类比、图示及模型这些工具,帮助炼制知识,理解并组织知识。

知识的记忆和调用

需要将知识存入能够长期保存、容量巨大的长时记忆,仅仅能存储还不够,需要能够进行提取。

在与学习环境差别很大的环境下再次调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才是最终目的。可以通过教别人、在行动中运用或角色扮演进行。

元知识

关于知识的知识,对知识、学习本身有足够的了解,比如知道已有知识对学习的影响。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通过问“你如何进行学习”来了解,学习方式并不唯一,有很多不同的途径和策略,需要尝试合适的,而不是试图用一种完成所有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