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

(1)被“喊停”的“学而思”

根据群众举报,成都市教育局责成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对所在区域的9个学而思教学点整改,停止招生或者教学。2017年5月12日,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共计五区教育局相继发布通告,对所在区域“学而思”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整治。

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_第1张图片

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_第2张图片

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_第3张图片

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_第4张图片


通报显示中,有四个学而思教学点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擅自招生、违规办学,2个学而思培训学校 筹设期间擅自招生

学而思教学点的其他违规行为还包括:委托或变相委托其它主体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或培训班举办、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竞赛、考级或活动;消防相关问题。

5月15日,成都市教育局又对外公布了该市近千所非营利性文化教育类民办教育机构名单及电子地图,对存在年检问题或者已经停办的进行标注。

(2)“喊而不停”的“学而思”


学而思,原名奥数网。是毕业于川大的张邦鑫和北大毕业的曹允东联合创办,脱胎于3A奥数网,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培训机构之一;旗下拥有智康一对一、学而思培优等机构,以及家长帮论坛、家长帮APP、奥数网、中考网等。

2013年8月19日,学而思集团官方发布消息说,已经沿用10年的集团名称正式由“学而思”更名为“好未来”,并以之作为在美国的上市主体。


受主管部门新监管举措影响,美国时间2017年5月15日,在美上市的 好未来(TAL)周一开盘重跌,当日报收于121.54美元,跌幅5.03%,稍早跌幅一度超过7.1%。

从表面上看,学而思股价似乎受到了地方监管的负面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拉开,却有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这种下跌不仅短暂,而且迅速被再次拉起。

上图显示,在5月15日周一报收于121.54美元的低点后,仅仅过了一周时间,5月22日周一,公司股价已经回到了126.23美元,基本收复失地。显然,在短期恐慌后,投资者依然坚定看好公司前景。

事实上,如果从更长的周期看,这种乐观是有道理的。下图是对学而思进两年的股价周线曲线图。从图中看出,2015年11月20日,公司股价为40.53美元,但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2017年5月22日,公司估计就已经高达126.23美元,期间最高点曾达到132.29美元。

显然,持有学而思的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收益。学而思总市值,也超过了百亿美金。人们习惯上把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公司成为“独角兽”,而学而思的真实市值而不是估值,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金。在国内,除了几个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外,如bat、网易等,超过100亿美金的新型公司,真是凤毛麟角,然而,学而思就属于这种凤毛麟角之一。可以说,尽管学而思的办学遭到了主管部门的“喊停”,但是,学而思的股价及其所预示着的发展前景,却是“喊而不停”。

年报显示,2016年全年,公司净收入从上年的6.199亿美元增长到10.431亿美元,增幅为68.3%;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从上年的1.029亿美元增长到1.148亿美元,增幅为11.6%。归属于好未来的非美国会计准则净利润(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从上年的1.287亿美元增长到1.509亿美元,增幅为17.2%

在公司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在2017财年,公司产能扩张超过70%,在包括2018财年在内的未来3年内,预计增长速度将会在30%-50%。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在回应主管部门的监管新举措时,作为一个公司的学而思,才会以近乎无物的语气,进行霸气的回应:

“公司将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行动。截至目前,公司在成都共计有19个教学点,但其他教学点并没有受到影响。成都教学点仅占公司全部教学点很小的一部分,对公司经营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3)为何“学而思”能“喊而不停”

学而思的“喊而不停”,源于它实在太火:

好未来的主营业务为基础教育的课后辅导。旗下学而思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学位“一号难求”

当前,学而思公司立足于北京,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武汉共计 30 所重点城市

兴业证券的研报显示:公司已进城市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公司收入仍能保持 30-50%的增长。其主要依据有:

一是用技术“武装”教育,提升教学效率。公司重视技术投入及投资。公司准 备聘请专门做技术的公司设计产品,前期先行以少数股东权益方式介入投 资,后期视项目运营状况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在投资中公司更加注重和自身业务的匹配,而不仅考虑转化率较低的流量购买项目。公司下一步重点是研发及 AI 技术方面的投入。

二是用标准化授课,复制扩张能力强。公司合约教师及兼职教师构成体系,逐渐形成以合约教师为主导的局面。目前兼职教师占比约为 10%左右。公司所有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经过试讲、备课、研究教材及与家长互动的环节。公 司教师授课流程实现标准化——资深教师与新入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几乎没有差别公司对教师的依存度低

三是“双师”模式潜力巨大。公司的双师模式为一位主讲教师授课,而学员处 于不同教学点由助教组织听课的远程教学模式。双师模式并非单纯教学录 像,而是学生与助教及主讲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一位主讲教师可以在助教的帮助下带动线下几十个班级的教学。随着系统升级,一位教师可能可以同时向百余个教室授课,目前该种模式的极限师生比暂时不能确 定。目前,接受在线教育的学生人次占到总学生人数的 20%左右,并将随 着双师教室的投入运营而逐步提升。公司通过课前测、课中测及课后练的 方式保证学生按时参加课程,控制教学质量。

(4)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源于教育技术

学而思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中独树一帜,所向披靡,除了大家都能看到的其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其有独特的“秘诀”。在平时,这类“秘诀”隐而不宣,但是再隐秘的事,也会有暴露出来的时候。从近期看,学而思的竞争优势,还有大量不当甚至非法的因素,相关证据有:

一是多次卷入奥赛泄题风波

就在成都市教育局对学而思喊停的一个月前,成都2017年“华杯赛”出现了泄题。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华杯赛考题在开考前便传出。匿名人士提供的录音显示,在华杯赛正式考试前倒数第三天(3月9日,周四)晚上,学生乐乐(化名)所在的学而思培训机构给学生们分发了一张试卷。随后,培训老师在对题目做详解后收走试卷,而其中便有接下来出现在今年华杯赛的题。

在多个家长群中,有家长表示“学而思的老师‘押题’很准,老师甚至能押到题在卷子的哪个位置”。还有家长则表示“确实很准,小孩说今年押中了4题”。

作为华杯赛成都组委会核心成员之一的学而思,既是裁判,又是教练,公正性令人生疑。何况,这并非是学而思第一次卷入泄题风波。

二是“抢跑”、刷题……契合大众“赢在起跑线”的心理

为何学而思让无数家长青睐?其中最明显的原因便是——提分快

学而思一年级数学内容与普通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对比可以发现,学而思的上课进度超前,而且难度非常大。在学而思的暑、秋季招生表中可以看到,甚至有针对学前大班的课程——这就意味着幼儿园的孩子都要沦陷在奥数中无法自拔。

一线数学老师反映说,学而思太超前了,很多内容是直接灌输,直接教孩子如何解题,如何走捷径。这种教学方法,反而扰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更甚者,“机械化刷题”抹杀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得不偿失。

诱惑尖子生,带动中等生,拉动差生……快速提分的战术,所到之处,家长和孩子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被捆绑在一起,奋力往前狂奔。而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心理成长,完全被挤到了角落。

三是饥饿营销,带动了家长焦虑

“定闹钟秒杀名额”、“培优选拔考试”、“集ZAN攻陷家长圈”……疯狂的不仅仅是学而思,还有被这样的疯狂催化的家长焦虑

报读学而思是需要考试的,看分数排进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如果成绩太差,还没有资格去读。这就变成了,报上了的引以为荣,报得晚的后悔没有早点报,没报的赶紧去抢着报。

学而思是极其“高明”的。为何学而思学员要筛选和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培训机构,难道不应该是帮助孩子提升薄弱环节?这样的方式或许在于:第一,筛选用户,提升有效性;第二,通过严格控制班数,形成稀缺性,也就是饥饿营销

四是鼓吹奥数的舆论,或与素质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学而思的学员数量是可观的,学而思所掌控的渠道也在明里暗里影响着家长的思想。

2017年成都小升初政策中,明文规定:学校不得单独、委托或变相委托个人、社会其他机构进行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及各类培训班,禁止以任何形式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然而,在学而思的家长帮论坛中,依然能看到诸多鼓吹学奥数,吸引孩子参加竞赛的舆论,让家长恐慌。

学而思的疯狂,正是抓住了大众“一考定终身”的心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次升学对于家长而言,似乎都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一步输,步步输。于是,以“学而思”为代表的诸多培训机构,便利用着这样的心态,成了家长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5)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

学而思的市值越来越高,与城市中产家庭的教育捆绑也越来越紧。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学而思会成功?其背后的推动力来自哪里?又是谁在推动这种畸形的教育?

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在素质教育错误思想下主管部门贯彻错误教育路线导致的

自20世纪90年代末,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类妖魔鬼怪,纷纷鼓吹素质教育,似乎只要搞了素质教育,学生就能从应试教育中得到解放,获得新生。这一观念是如此的摄人心魄,以至于成功地忽悠了从教育部到各地主要教育的教育厅,使之围绕素质教育新理念,制定新的基础教育路线图。

然而,结果真的是如我们的预期那样吗?我们真的是进入了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成功了吗?

现实是冷酷的

当教育部门把时间强制性地从正规学校还给学生及其家长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是农村孩子、底层家庭、弱势学校的学生。当这些孩子获得可支配的时间后,却没有匹配自由支配时间的资源,来提高素质。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这些孩子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去参加钢琴、奥数、航模等符合素质教育指标的对自由时间的安排。这一现状的结果就是,校园解放,让这些孩子从有人监管,变成了自生自灭的野草。我们知道,孩子们的自制力是非常差的。当学校放弃代管,家庭又无法直管,这些孩子的命运就基本成形了。近年来,大量研究也指出,农村孩子都快要在重点高校,特别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中绝种了。并非农村孩子天赋变低,而是被反实际、违常理的素质教育害死了。

二是城市中产家庭学生。毋庸置疑,城市中产家庭子女,在相当程度上市素质教育的受益者。因为素质教育名义对农村、底层、弱势学校学生入学机会的剥夺,基本上都要被城市中产家庭瓜分然而,这种瓜分,不是无代价的。为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指标,城市中产家庭纷纷被绑上了课外素质教育的战车。无论是智力性的奥数,还是操作性的各类航模比赛,抑或是特长性的各类艺术才艺,纷纷占领学生们的自由支配时间。本应获得自由、实现解放的学生,再次被套上了无穷无尽的提高素质的枷锁。问题是,正如学而思所体现出来的那样,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真的是素质教育吗?显然是否定的。从公开信息看,只不过是把“应试教育”从学校搬到了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搞的依然是短平快、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依然是以提高分数为第一目标。从这个层面说,素质教育真的彻底失败了。

在这一新规则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培训机构。以南京为例,除了学而思这样的巨头外,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私人培训机构。他们基本上都能赚的盆满钵满。然而,一方之所得,必是另一方之所失。教育机构是赚了钱,发了财,但是,城市中产家庭却苦不堪言。不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子女的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想方设法去参加各类培训机构,以提高孩子的素质,直至被掏空了身体的最后一点力气,掏干了钱包的最后一个子儿。

在我看来,对于这种教育之恶政,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是他们采取的种种颟顸举措,赶鸭子一般地把学生从正规的学校赶出,又赶进了校外的培训机构。

从去年起,包括玄武外国语小学、琅琊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在内的南京名校,纷纷开设民办小学。显然,在一个已经陷入教育癫狂状态的城市,这些名校又开始换了新姿势,以民办的形式,磨刀霍霍,准备继续收割城市中产家庭的钱包与尊严。

以前,他们把学生从学校赶到了培训机构;
现在,他们又准备把学生从公办学校赶到民办学校。

圣人有云:有教无类

让学生失去自由、家长失去尊严,或许,就是南京向我们昭示的下一步前景。

作者简介

微信公众号“政经策论智库”创始人,不务正业的非主流学者,先后毕业于两所非顶尖985高校,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2012年忝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17年社科文献出版拙著《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学科贡献》 。

“策以经世,论以明理”。面向时代、面向问题、面向未来的策论,始终是历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中的核心关切。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代中国,更是为策论工作者提供了极为开阔的舞台。本公号秉持中国立场,基于个人兴趣与能力,从策论角度,诊断时代问题,剖析中国利益,呈现中国温度。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思的成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