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教堂与集市”有感

    有些经典的书,越早读越好,能够帮你少走弯路;当然读的晚了,也没关系,可以帮助你一起梳理过往的经验,再次成长。最近刚看完的“大教堂与集市”,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读的有点晚了。

    这本书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这两本书我读过,所以也就着这个机会,又重温了一些经典片段。这本书主要是探讨了开源文化的来源,本质,以及开源模式对软件开发的影响。整本书由几篇文章组成,最核心的还是“大教堂与集市”这篇。文章讨论在软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比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主导的软件开发,开源管理模式的优势在哪里?

    传统项目管理一般采取的瀑布式开发流程: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编码测试 -> 上线优化等几个阶段。上一个阶段结束时,则下一个阶段开始,每个阶段切换时,一般都是这个项目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并且有很多的交付输出物,例如文档,会议纪要,各种图示等。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部门参与,每个部门对自己所参与的阶段和交付输出物负责。在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下,软件的开发人员责任心不高,为代码做出的设计努力很容易被忽视:因为编码仅仅只是一个小小项目阶段,程序员在整个项目的贡献占比太低,很少有机会给程序员表达自己对整个项目的看法;与此同时,其他人员也很难评价程序员最终的实现效果,因为只能到最后的测试阶段,通过几次(操作,性能)测试bug报告来反馈给程序员,而一般到这个时候项目工期都比较紧张了,如果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也很难调整,从而导致项目失败的风险激增。

    开源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阶段区分,管理比较松散。从项目建立起,系统的代码输出物就一直是公开的,任何项目的相干人都可以直接(针对源码)提出自己的疑问。项目的设计目标是一步步被实现的,用户可以随时获取一个可以使用的版本。每次新版本的发布都会包含对上个版本的bug修复和新功能的实现,让用户能够时时刻刻的感受到自己对整个软件的影响。这种组织模式下,程序员一开始就参与到了项目的进程中,而且从头至尾,都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程序员的能力会被激发出来,责任心会增强;而用户由于从项目一开始就能够看到代码的实现效果,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参与到了编码过程中,bug提出会比较及时,减少了项目重大问题出现几率,也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


    一般软件公司自己开发商业产品,或者是承担某些甲方公司软件项目的开发,让这些代码拿出来开源,估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那么开源模式是否能够针对这些软件开发提供一些新的管理思路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肯定是可以,而且作用很大。

    1、让系统架构师和1-2个高级程序员从一开始就加入项目初始阶段。因为这些程序员都比较有经验,他能够根据自己的过往项目经验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使用原有的代码,哪些是需要重新开放。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传承’。而且这些内容是只有一线的代码程序员能够提供,那些‘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架构师,以及业务需求人员是没有办法给出真实意见的。这些对项目风险评估是第一手资料。

    2、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开始编码,实现项目原型,用以佐证系统设计是否符合需求方向。

    3、按照1-2周的版本迭代周期,发布功能实施线路图。这种模式可以验证系统的设计是否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业务人员每次新周期开始时,需要提供功能实现意图,以及功能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总结上个版本测试用例的实施情况,以及评估新周期的测试用例。程序员总结版本bug修复情况,以及新功能开发意见。

    4、每2-4个迭代周期做一次非功能测试和系统集成测试。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可以压缩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的时间,将编码测试阶段扩充到整个项目的60-70%时间占比。当然这么做的话,对那些非开发人员来说,承担了比原来传统方式下要多的工作,不知道人家是否同意?这是不是就应了一句老话:改革就必然带来新的利益分配?(可能也有变通的做法,就是让开发部门让一部分人从事业务部门需求设计工作,一部分人从事测试部门的测试工作)


    当然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团队,不同的预算,在管理上都会有区别,正所谓思无定式,还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好。软件管理在软件整个发展过程中就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新的管理办法提出,都是结合了当今软件发展的最新趋势,但是如果你的环境离‘最新趋势’还差的很远,那么最先进的管理模式还真不一定对你来说是一把好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大教堂与集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