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华为云DevCloud项目管理服务的产品经理恒少,作为布道师和产品经理,出差各地接触客户是常态,线下和华为云的客户交流、布道、技术沙龙。
但是线下交流,覆盖的用户总还是少数。我希望借助线上的平台,和用户持续交流华为在研发效能提升上的思索和实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华为云社区和我聊聊。
开篇语: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摘自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号眉公,也称陈眉公)《小窗幽记》
Wiki在我看来,第一眼一般不会有“乍交之欢”的感觉,尤其是我之前一直使用Office在写作各种需求设计、方案文档。但是,Wiki也大概率会成为“无久处之厌”。
我在四处布道,介绍华为这些年研发转型实践时说过,华为对研发能力的重视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一种可闭环的持续机制,Wiki在国外开始出现的时候,华为就已经引入到了企业内部。
维基百科,这个基于Wiki的全球最大的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百科协作计划,可以认为是全球范围最知名的Wiki产品。
第一个Wiki的产品,也是Wiki的发明者沃德·坎宁安推出的“波特兰模式知识库”。
Wiki一词来自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翻译过来“快点,快点”(有一部美剧叫Hawaii Five-O(中译:天堂执法者),对于夏威夷的风土人情、语言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渠道)
“快点,快点”非常形象的描述了Wiki是为什么而生的,就是“快点”。最初是面向社区的在线的多人协作工具,定位决定地位,Wiki的定位最早是:
1、多人在线协作,群策群力;
2、开放,参与者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
3、简单,创建,编辑,更改,发布的代价越低越好,于此相对比的是早些年比较难编辑发布的HTML文本。
4、为共享、沉淀知识而生
如果拿Wiki和博客,微博,公众号文章来对比的话,后面这些你只能去评论,但是你不能去改别人的内容,只有作者才能修改。而Wiki是授权范围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去编辑内容。
业界也有人常用这个例子来形象描述Wiki是什么:设想一群人(志趣相投),围在一个白板前,任何人都可以添加自己的内容,修改,甚至抹掉,也可以修改别人写在白板上的内容。
介绍了这么多,有些同学一旦联想到自己常见的文档/内容的写作或协作场景,就会觉得Wiki这样也太松散了吧?谁都可以编辑,会不会失控。所以很多同学不会有“乍交之欢”。华为作为一个营利性的企业,碰到Wiki这样近乎无控制的产品,也会觉得有点莫名无感。
但是,华为还是引入了Wiki,经过多年的内部沉淀,发现不少的同学开始“无久处之厌了”,Wiki在华为内部也有了不少坚定拥抱者。从我们和其他很多企业的交流看,Wiki在很多企业都有比较高的使用量。
现在分析想来,Wiki作为一个20多年的产品,为什么依然还在很多企业内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呢?我们统计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些年的一些变化,使得Wiki反而更有生命力:
1、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和自治,团队得到充分的授权。随着敏捷/DevOps的深入人心,扁平化的组织形态逐步普及,团队内部全栈的工程师,相对比较平等,少了很多的评审和过程中的控制,不需要写个设计文档还需要领导审批才能发布,Wiki这种自由开放的在线协作自然会更受欢迎
2、交付节奏越来越快,按周甚至按需可以发布。比如像华为云的DevCloud团队,常规迭代周期做到了1~2周,而且每个迭代都是上线生产环境,甚至做到了按需随时发布。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会再追求重型的需求设计文档,更关注内容本身而不是文档的格式。也不再是那种写完了,再发给大家评审的重型评审过程,而是迭代写完,大家都可以直接使用wiki进行编辑,快速对需求和方案达成一致即可。
3、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知识需要供给,需要分享,需要让更多人参与,并回馈给知识的内容提供者。软件开发的那么多坑和雷,不经过知识的总结与提炼,只能是炸了一批人又一批人,而各个项目或产品团队,日常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是最朴实,最宝贵的一线知识积累,来自于实践,而项目或产品团队都非常忙,为了让大家的知识共享能简单,Wiki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编辑轻量,多人可以一起协作。
4、云端协作,AnyWhere&AnyTime成为刚需和常态。随着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应用,很多企业都陆续把自己的IT系统/工具搬到云端,开箱即用,不需要再通过邮件发送文档。Wiki这种又轻量,又可以并行协作的云端写作也就再次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
5、与客户的联合敏捷、众创进入探索。以前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是严肃的合同,SOW(工作任务书),达标答复,重要客户会议纪要通常都是严肃的,都以特定模板的Office文档来承载。但是我们惊喜的发现,很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严格的甲方乙方,而是采取了联合敏捷,众创的探索,在合同框架下,快速达成一致,赶紧开始干活,一起缩短TTM(Time to market)。所以我们和某些客户的会议纪要,需求的澄清,都是使用Wiki来共同协作的,客户在我们的基础上可以修改,在线达成一致,然后赶紧排需求开发。据说在美国,这样的形式更普及。
不过,客观的说,Wiki目前还替代不了严谨性文档的协作,比如专利啊,给客户的重要文档。Wiki提供的格式(无论是富文本还是Markdown)都比不上Office这样专业的文档工具。因为定位不同,格式的支持多少也不同,所以市场上的Wiki都很难无缝的支持所有的Office的格式,所以从Office拷贝到Wiki,往往会有些格式不支持。
华为云DevCloud 一早就把Wiki作为一个基础服务商用提供,近期,DevCloud上线了新版的Wiki,在用户交互体验上进行了比较大的优化,秉承“Eat your own dog food”的经验,DevCloud团队内部已经使用了新版的Wiki长达了2个月。
作为一个对Wiki已达到“无久处之厌”的老Wiki用户,我们做了如下的优化:
1. 预置了更多沉淀华为实践的Wiki词条模板,接地气,实用为先
2.改成左导航,右内容的布局,词条的切换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需要返回。如下这个也就是我所负责的产品域日常交付的Wiki:),我们是真的“吃狗粮”哦:)
3.分段编辑,支持快捷的并行编写(可以一人写一段,不冲突),一级标题的快捷导航窗口,快速在段落间定位
4. 自动缓存到后台,即使异常关闭,也可以自动恢复之前编辑的
5. 父子词条可拖动调整,点击词条,拖动可以把子词条升级为父词条,也可以把父词条降级为其他父词条的子词条
6. 更多富文本和Markdown格式的支持和完善
7. 词条的变更历史
DevCloud团队目前已经大部分基于Wiki来在线文档协作,现在的PRD(产品需求文档),方案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ReleaseNotes,沟通矩阵,产品服务的规定,回溯报告,重要会议的纪要基本全部基于Wiki来轻量级的管理,大家都可以开放的编辑,丰富完善。
写在最后: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最适合的场景,这是个丰饶的时代,根据自己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DevCloud自身选择了Wiki,也希望能给我们的用户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