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1张图片

读马慧元的文章,不明白她说的听古尔德的唱片要等到合适的季节。自己慢慢学着听古典音乐后,才懂得听谁的音乐还真有“是时候了”这一说呢,征候来时,虽不及相思那般恨不相逢,倒也在“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两周前,维瓦尔第的《四季》就成了跑到我心里不断地抓挠我的一只小猫。听呗,我有唱片,EMI的。在说是梅雨季节却见不到几滴雨的初夏的晚上,听了一遍遍《四季》后更来了劲,想把其中的《冬之二广板》放到我的MP3里,这样,上下班的路上我就有得享受了。当然可以把唱片里的这一曲转化为MP3格式,怕烦,就到网上去搜。别说网络是个百宝箱,你真想要个什么,还真不那么容易碰到,不是过了下载的日期,就是找不到服务器,把我整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网络上团团转。总算,在BEEMP3上下载到了,还在土豆网上看到了视频,是卡拉扬携穆特演绎的。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2张图片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3张图片
他们俩合作的唱片封套上总是两人的合影,不知为何,维瓦尔第的《四季》是这样的

这段视频很少用全景,所以我看到的卡拉扬低眉顺眼的。我很纳闷:他不是指挥吗?怎么这种姿态!也就是这种姿态,让我捕捉到了有雷霆万钧之势的瞬间。

维瓦尔第的《四季》每一段都是经典,流传最广的当属《冬之二广板》。很多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移用过这段乐曲,可作为背景,它不曾引起我很大关注,直到前年买了唱片。

我总是在做晚饭的时候放唱片给自己听,《四季》也是。乐曲从春到夏到秋,我的晚餐也只剩下一道“响油鳝丝”了。锅里的油已经滚热得冒着青烟,《冬之二广板》响了起来。我毫不犹豫地关掉煤气出了厨房把耳朵贴到播放器上,才2分多钟的音乐真是不经听,我只好一遍遍地重复、重复,直到我儿叫嚣饿了,我才很不好意思地任音乐往前走。退回厨房再次把油烧热时,“灵魂出窍”这个成语蹦入我的脑海。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音乐呀能叫我灵魂出窍,不如引用维瓦尔第自己描述这段音乐的十四行诗吧: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

安静而美好的时光

……

在这样的意境中,卡拉扬抬头看了一眼正蹙眉拉琴的穆特。一向不苟言笑的卡拉扬会在演出现场以慈祥的目光看一眼爱徒穆特?我的心“咚”了一下觉得此时此刻的卡拉扬,完整了作为音乐巨人的形象。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4张图片
彼时,卡拉扬刚刚遇到安妮·索菲·穆特

去年,卡拉扬诞辰100年,关于卡拉扬的各种信息充斥网络上下,我知道在卡拉扬音乐生涯的早期,曾经有过一段不那么磊落的往事,他说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总指挥的职位,他可以去做所有的坏事,当指挥,是他参加纳粹党的唯一目的。我曾经那么鄙夷过卡拉扬的这段说辞,就是那有雷霆万钧之势的温和一眼,让我理解了卡拉扬曾经的无奈。正是年轻时的那份无奈吧,成为乐坛泰斗后,卡拉扬会提携穆特,并将成为美谈的忘年交持续了15年,让穆特的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日臻完善成为世界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正因为年轻时曾经窘迫过,卡拉扬会帮助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使后者以最快的速度扬名全世界。那句说辞是荒唐,可是又有谁忍心怪罪生命里只有音乐的音乐家呢?音乐主宰了卡拉扬,音乐主宰下的卡拉扬,说的任何话都是为了音乐吧?我这样想。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5张图片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6张图片
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_第7张图片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两人双双出现在封套上的。

为了音乐,晚年的卡拉扬,没有像大多数老人那样躲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功成名就后安适,而是一次次地站在舞台上让他心里神圣的音乐一次次地响起来响起来,这一次,为了让穆特的《四季》尽善尽美,他甚至弹琴为穆特伴奏——难怪我们看《冬之二广板》,看到的卡拉扬总低垂的眼睛。等到视频总算给了个全景让我们看到了卡拉扬凝神屏息弹琴的样子,他白如雪的头发,就是叶芝著名的诗篇《当你年老的时候》,安谧中的柔情如丝绸闪着不动声色却非常动人的光泽。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天堂征文I卡拉扬的那一眼)